APP下载

生命活动调节类综合性试题的解题技巧

2017-05-16吴海峰

试题与研究·高考理综生物 2017年1期
关键词:典例生长素体液

吴海峰

一、总体分析

1.动物神经和激素调节的命题角度

(1)神经调节部分的试题大多以多图组合的形式出现;

(2)激素调节部分的试题大多会从有关激素分泌的部位和作用以及反馈调节等方面进行考查。

2.免疫调节的命题角度

(1)以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免疫疾病的发病机理等过程图解为背景进行考查;

(2)以文字信息背景进行考查;

(3)以曲线图、结构图等形式为切入点考查免疫的相关基础知识。

3.植物激素调节的命题角度

(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2)探究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其在生产上的应用;

(3)探究各种植物激素对生命活动的影响;

(4)掌握实验设计的原则、方法及结果分析等。

二、应对策略

1.动物神经和激素调节的解题应对策略

(1)对于神经调节类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干所给提示,并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①熟悉教材基础知识和教材中的相关插图;②掌握分析图示的正确方法,从图示中的特殊部位突破全图;③掌握判断反射弧结构的方法、明确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及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特点。

(2)对于激素调节类的试题,应把握调节特点(反馈调节)和过程,关注验证某些激素的生理作用的实验方法和设计思路,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迁移到具体问题中。

2.免疫调节的解题应对策略

(1)①熟悉体液免疫、细胞免疫、过敏反应、淋巴细胞产生等的过程图解;②具备分析“变形”图解的能力,并能做到迁移应用。

(2)对于文字信息背景题:①熟悉免疫的基础知识,关注吞噬细胞的功能、淋巴因子的作用、抗体的产生等细节知识;②具备文字分析能力,仔细审题,挖掘出有用的解题信息。

(3)正确分析相关曲线、结构图是解题的关键。

3.植物激素调节的实验题解题应对策略

(1)熟知“生长素是通过促进细胞伸长生长来促进植物生长的”,理解重力和单侧光对胚芽鞘生长素分布的影响,进而解答与生长素的发现、合成与运输有关的分析题。

(2)关注曲线的变化规律,从各曲线横坐标和纵坐标所代表的含义入手解答试题,理解促进、抑制的含义与生长速度快慢之间的关系。

(3)熟悉经典实验,把握处理实质,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明确实验设计的方向,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逻辑)关系,准确解答有关植物激素的实验设计题。

三、典例突破

(一)熟记并能区分特殊结构或细胞的功能

1.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

【典例】下图为人体某反射弧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解析】该图为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通过判断可以确定,①为神经中枢,②为传入神经,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⑤为感受器,A项错误;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会产生具体效应,效应器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B项错误、C项正确;切断③后,由于反射弧不完整,刺激②时,④(效应器)不会产生具体效应,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3)切断实验法判断——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2.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曲线的分析

【典例】下图表示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受到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解析】在受到刺激后,由于正常海水中膜外和膜内的Na+浓度差较大,所以Na+迅速内流引起较大的动作电位,对应于曲线a,A项正确;根据图示,未受刺激时,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B项正确;在两种海水中,均是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C

【拓展】下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

【曲线解读】(1)a线段:静息电位,外正内负,K+外流;(2)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Na+内流;(3)bc段:动作电位,外负内正,Na+通道继续开放;(4)cd段:静息电位恢复,K+通道开放,K+外流;(5)de段:Na+—K+泵活动加强,排Na+吸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水平。

3.兴奋在突触中传递的过程及特点

【典例】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可以被3上的某种物质特异性识别

D.1中內容物使b兴奋时,膜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解析】在突触小体中电信号转变为神经递质形式的化学信号,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能量,A项正确;神经递质的释放方式是胞吐,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B项错误;神经递质能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C项正确;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时,膜外表面分布的是负电荷,D项正确。

【答案】B

【拓展】(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远远慢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这主要与神经递质的产生、释放需要一定时间有关;(2)突触小体内线粒体和高尔基体含量相对较高,这主要与其代谢及分泌功能有关;(3)神经递质释放的方式为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此过程消耗能量),最终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识别。

4.中枢神经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典例】做膝跳反射实验时,若实验前告诉受试者,在其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膝跳反射可能会表现得弱一些,其原因是( )

A.反射弧发生变化

B.传出神经受损

C.感受器受到抑制

D.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

【解析】反射弧结构没有发生变化,A项错误;传出神经没有受损,B项错误;感受器正常,没有受到抑制,C项错误;大脑是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调节作用,所以若实验前先告知受试者,让其有思想准备,膝跳反射会表现得弱一些,D项正确。

【答案】D

【拓展】常见的生理或病理现象与神经中枢的关系:

5.明确下丘脑的部分调节作用

【典例】下列对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分析错误的是( )

[Ⅰ过度紧张][Ⅱ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Ⅲ血糖含量降低][Ⅳ寒冷环境][下 丘 脑][①][②][③][④]

A.由Ⅰ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由Ⅱ造成,引起下丘脑分泌②抗利尿激素,最后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C.由Ⅲ造成,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

D.由Ⅳ造成,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節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舒张,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

【解析】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过度紧张会引起下丘脑分泌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最后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A项正确;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进而使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B项正确;血糖含量降低时,下丘脑通过神经的作用,可以促使两种激素③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最后使血糖升高,C项正确;寒冷环境中,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作用,可以引起④毛细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同时体内产热量增加,这样可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D项错误。

【答案】D

【拓展】(1)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2)下丘脑具有分泌功能,可以分泌抗利尿激素和促激素释放激素;(3)下丘脑内有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水盐调节中枢;(4)下丘脑有感受兴奋和传导兴奋的功能。

6.各种淋巴细胞的功能辨析

【典例】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而成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不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增殖

【解析】T淋巴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后,可参与细胞免疫,A项正确;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B项正确;造血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两者分别在骨髓和胸腺中发育成熟,C项正确;体液免疫过程中,T淋巴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B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D项错误。

【答案】D

【拓展】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具有识别作用但不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是吞噬细胞;不具有识别作用的细胞是浆细胞。

(二)熟记并能区分信息物质的功能

1.神经递质

【典例】止痛药(如“杜冷丁”)能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但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同时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也不变,据此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解析】由题意可知,止痛药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不受影响,其可能是阻断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又由题意可知,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也不变,说明止痛药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可能是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使神经递质失去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机会,A项正确。

【答案】A

【拓展】影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因素:由于突触处的兴奋传递是化学传递,突触间隙与细胞外液相通,递质的释放与扩散是在突触间隙内进行的,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也暴露在突触间隙中,因此,递质传递过程很容易受内环境理化因素改变的影响,凡能影响递质的合成、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的结合以及消除等过程的因素,都能影响其兴奋的传递。

2.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典例】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下列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

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

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细胞

【解析】图中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激素C为甲状腺激素,A项错误;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高时,会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使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减少,从而调节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B项正确;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的甲状腺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降低,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减弱,C项错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为全身几乎所有的细胞,D项错误。

【答案】B

【拓展】激素分泌失调症:

3.几种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典例】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促进茎秆伸长,两者促进植物生长及其关系的图解可用下图表示。请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前体物质][(色氨酸)][生长素] [细胞伸长][氧化产物] [赤霉素][促进] [①][③][②]

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由植物细胞合成的微量有机物

B.图中赤霉素对①过程起促进作用,对②过程也应起促进作用

C.赤霉素促进茎秆伸长是通过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实现的

D.赤霉素与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同

【解析】赤霉素与生长素均为植物激素,是由植物的一定部位产生的微量有机物,二者化學本质不同,能协同促进植物生长,A、D两项正确;由图示可知,赤霉素促进①生长素的合成;②为生长素转化为氧化产物,赤霉素对②起抑制作用,B项错误、C项正确。

【答案】B

【拓展】各种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

(三)掌握并能迅速分析调节过程图

1.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

【典例】生活中存在以下现象:(1)婴幼儿经常尿床,随着年龄的增长,尿床现象会明显减少;(2)成年人由于过度惊恐而出现无意识排尿现象。以上现象说明( )

A.婴幼儿在夜间产生的尿液比白天多 B.婴幼儿排尿反射的兴奋只到达脊髓

C.无意识排尿不属于神经反射活动

D.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调控

【解析】排尿是一种反射活动,其反射中枢在脊髓,因婴幼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大脑不能对脊髓中的排尿中枢进行控制而出现尿床现象;成年人在过度惊恐状态下,大脑失去对脊髓中排尿中枢的控制而出现无意识排尿现象。这些现象均说明脊髓的生理活动依赖于大脑皮层的调控,D项正确。

【答案】D

【拓展】解读排尿反射的示意图:

[g大脑皮层][高级中枢][低级中枢][c骶髓排尿中枢][d传出神经][b传入神经][膀胱][e逼尿肌(效应器)][a膀胱壁感受器][盆神经][f][h]

(1)成人能“憋尿”,但在医院尿检时,也能主动排尿,用字母和箭头表示主动排尿的过程:g→h→c→d→e;(2)某病人高位截瘫,小便失禁,其排尿反射过程:a→b→c→d→e;(3)上述例子说明低级神经中枢和高级神经中枢之间的关系是低级神经中枢受相应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

2.动物激素的分级调节

【典例】下图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图中胰岛细胞为胰岛B细胞

B.神经与胰岛细胞之间通过化学物质传递信号

C.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

D.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机体血糖平衡

【解析】胰岛素的主要功能是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抑制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C项错误。

【答案】C

【拓展】有关激素调节的两点提醒:(1)并不是所有的激素都是通过下丘脑到垂体再到相应腺体来分级调节的,如胰岛素的分泌;(2)并不是所有的反馈调节都会使相应过程趋于平衡,如正反馈调节。

3.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

【典例】机体内环境稳态是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结合图解分析(图中ABCD表示器官或细胞;①②③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长期焦虑和紧张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原因是D细胞活性下降使淋巴因子的分泌减少,影响了特异性免疫

B.图中A器官既能参与神经调节,又能参与体液调节,是体内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枢纽

C.C细胞可产生抗体,其原因是C细胞识别抗原后能迅速增殖、分化

D.图中①②③三种物质既体现了激素间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反馈调节

【解析】C细胞可产生抗体,说明C细胞为浆细胞,浆细胞不能增殖、分化,C项错误。

【答案】C

【拓展】(1)渗透压感受器和渗透压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2)抗利尿激素的产生和分泌部位是下丘脑的神经分泌细胞,而释放部位是垂体后叶;(3)在水盐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分泌激素);(4)在水盐平衡的调节过程中同样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4.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典例】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B.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a、b、c、d、f

C.HIV侵入人体对⑤⑥尤其是⑤有破坏作用

D.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发生在机体首次接触抗原时

【解析】⑤⑥两种免疫依次表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A项错误;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T细胞)、c(B细胞)、d(效应T细胞)、e(记忆T细胞)、g(记忆B细胞),a(吞噬细胞)和f(浆细胞)不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B项错误;HIV侵入人体主要破坏T细胞,降低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能力,尤其是细胞免疫能力,C项正确;细胞e→细胞d→③作用的过程是二次免疫过程,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四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1)看免疫的结果:如果免疫引起靶细胞裂解并释放其中隐藏的抗原,则为细胞免疫;如果两种成分结合,形成了沉淀或细胞集团,则为体液免疫;(2)看“参战”对象:如果由物质(抗体)参战,则为体液免疫;如果由细胞参战,则为细胞免疫;(3)看作用对象:如果作用于抗原,则为体液免疫;如果作用于细胞,则为细胞免疫;(4)看抗原的种类:不同抗原物质引起的免疫类型不同。①存在于内环境中的抗原引起的是体液免疫,如蛇毒或过敏原引起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②胞内寄生菌、自身肿瘤、移植器官等引起的是细胞免疫;③病毒感染先引起体液免疫,再引起细胞免疫。对于胞内寄生生物,体液免疫先起作用,阻止寄生生物的传播感染;当寄生生物进入细胞后,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将抗原释放,再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最后清除抗原。

5.植物激素间的关系

【典例】南京地处亚热带地区,四季分明,植物能接受外界光照、温度等变化的刺激。某些植物通过调节各种激素的合成,冬天休眠、夏天生长,其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0 ℃有利于过程①②③④,30 ℃有利于过程①③⑤⑥

B.冬天休眠时,植物体内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都会增加

C.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能促进过程⑤⑥

D.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是由一种激素调节完成的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某些植物冬天休眠、夏天生长,10 ℃环境相当于冬天,植物处于休眠状态,促进过程⑤⑥,30 ℃环境相当于夏天,植物处于生长状态,促进过程②④,而过程①③在任何时期都能进行,A项错误;植物休眠时体内生命活动减弱,脱落酸含量增加,而生长时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含量增加,B项错误;夏天的日照时间长,所以长日照能促进过程②④,短日照(冬天)能促进过程⑤⑥,C项正确;由图可知,植物的休眠和生长是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完成的,D项错误。

【答案】C

【拓展】(1)各种激素对植物的调节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其实质是基因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3)在植物生长的某个时期中含有多种激素,各激素之间相互作用,所表现出的生理作用不仅与激素种类有关,而且与激素的浓度相关。

(四)重点实验分析

1.动物激素调节实验

【典例】为了观察小狗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病变,可以采取下列哪项实验措施( )

A.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

B.给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

C.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D.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

【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引起的,切除发育正常的小狗的甲状腺会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A项错误;给甲状腺功能不足的小狗注射一定剂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导致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趋于正常,B项错误;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之一,用碘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不会导致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C项错误;用甲状腺制剂连续饲喂发育正常的小狗,会导致小狗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含量过多,D项正确。

【答案】D

【拓展】研究激素生理功能的常用方法:

2.动物神经调节实验

【典例】图甲所示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乙所示为测得的膜电位变化。请回答:

(1)图甲中装置A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 __________________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电位。装置B测得的电位相当于图乙中 点的电位,该电位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 電位。

(2)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刺激后,在兴奋部位,膜对离子的__________________ 性发生变化,钠离子大量流向膜 __________________,引起电位逐步变化,此时相当于图乙中的 段。

【解析】(1)由图示可知,A装置测的是静息电位,B装置测的是动作电位。(2)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钠离子的流入量增加,形成动作电位。

【答案】(1)a 静息 c 动作 (2)通透 内 b

【拓展】在蛙的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其实验结果如图1、2、3、4所示,据图分析:

(1)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静息时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2)在图2所示位置给予刺激,电表发生两次偏转,说明刺激后会引起a、b间出现两次电位差;(3)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3.植物激素实验调节

【典例】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很有兴趣,并为此设计了下图所示的实验:

(1)该同学在研究植物向光性产生的原因时,进行了图1所示的实验,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

(2)为了证实(1)中的原因,该兴趣小组的同学又设计了图2所示的实验。若胚芽鞘 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生长最快,胚芽鞘 (填字母)生长最慢,则能证实(1)中胚芽鞘弯向光源方向生长的原因。

【解析】(1)单侧光不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产生,只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导致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图1中乙的生长素不能透过盖玻片,尽管胚芽鞘尖端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但向光侧的生长素不能移向背光侧,故胚芽鞘仍直立生长;(2)单侧光不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产生,图2中甲、乙两胚芽鞘尖端产生的生长素量相等,即A+B=C+D;单侧光照射会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D>A=B>C,所以胚芽鞘d生长最快,胚芽鞘c生长最慢。

【答案】(1)单侧光引起生长素从向光侧移向背光侧,背光侧生长快 (2)d c

【拓展】(1)明确实验目的和要求:实验目的一般都能直接从题干中读取,也可间接通过实验步骤或实验变量总结得出;(2)明确设计实验的原理:一般在题干中能找到实验原理,即使在题干中找不到,其也是教材中最基本的生物学知识或生物学原理;(3)正确选择实验材料和用具:目前,实验所给材料和用具都必须使用,此点可作为验证实验设计是否合理的依据之一(题目已经给出);(4)合理安排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设计的方向,确定实验变量,设计对照实验,在遵循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厘清实验步骤;此外,要加强训练,提高能力;(5)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要分清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预测的实验结果应与实验的假设一致;探究性实验是对未知事物进行探索,其结果往往有多种可能,且一个结果对应一个相应的结论;(6)得出科学的结论:关键是找到实验中隐藏的因果(逻辑)关系。

猜你喜欢

典例生长素体液
高考动量试题典例评析
分式复习指导
基于科学思维培养的“生长素的调节作用”复习课教学设计
探究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两重性作用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研究
含容电磁感应问题典例剖析
川木香煨制前后主要药效成分在体外生物体液中稳定性
浅谈生长素对植物的作用
小儿支原体肺炎体液免疫功能与hs-CRP检验的临床意义
PH的计算方法及典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