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哲学思考

2017-05-15查晓鸣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1期
关键词:人居山水园林

查晓鸣

(四川省简阳市建筑设计院,四川简阳641400)

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哲学思考

查晓鸣

(四川省简阳市建筑设计院,四川简阳641400)

文中追寻钱学森教授思维发展的轨道,论述了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过程。并对山水城市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和哲学思考,提炼出对山水城市的理解。并探讨了山水城市理论的独特性,分析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和现实性。探讨了山水城市理论在国内的实践,认为它是21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值得研究、探索和实践。通过对山水城市的本质、与现代城市学理论的关联、现实性的总结与分析,希望对山水城市的研究有所启发。

城市规划;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哲学思考

城镇人居环境是个有机生命体,如果把城镇比作人体,建筑是城镇的细胞,社区是城镇的器官,水体是城镇的体液与血液,江河是城镇的血管,森林与园林绿化是城镇的呼吸系统,道路是城镇的骨架与输送系统,绿化是城镇的免疫与净化系统,湿地是城镇的肾,市政基础设施是城镇的神经系统。

1.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本质1.1关于山水城市理论内容的阐述

(1)山水城市理论的提出。1990年7月钱学森教授在给吴良镛院士的一封信中,正式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他说:“我近年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能不能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创立山水城市的概念?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1]钱学森教授的这封信是在读了北京菊儿胡同危旧房改建为北京的“楼式四合院”的相关报道之后有感而发的,于是提出了“山水城市”的概念;

(2)山水城市理论的发展。两年以后钱学森教授再次提出山水城市。先后给多位学者写信,他在信中说:“现在我看到,北京市兴起的一座座长方形高楼,外表如积木块,进去到房间则外望一片灰黄,见不到绿色,连一点点蓝天也淡淡无光。难道这是中国21世纪的城市吗?”[2]他又说:“对于中国城市,我曾向吴良镛教授建议:要发扬中国园林建筑,特别是皇帝的大规模园林,如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把整个城市建成为一座大型园林。我称之为山水城市。”他在发言的结尾总结说:“山水城市的设想是中外文化的有机结合,是城市园林与城市森林的结合。山水城市不该是21世纪的社会主义中国城市构筑的模型吗?”

1.2 山水城市理论的哲学内涵

(1)“天人合一”的可持续发展哲学观。山水城市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山水城市思想的本质是探索城市人工建设与自然环境构成的关系,从而探索人类聚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建设适宜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就意味着环境污染、生态失衡和物种绝灭加剧现象的消失,使城市、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并可持续发展,是自然化的城市或城市的自然化。山水城市理论认为中国的城市建设应该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正是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哲学观,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观点。现代城市学中有许多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的结合。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在19世纪末著《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和平的道路》,提出“田园城市”(Garden city)设想。美国现代建筑大师F·L·赖特,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城市问题于1932年著《正在消失的城市》,提出“广亩城市”(broad acre city)。芬兰建筑大师E·沙里宁1942年著《城市,它的生长、衰退和将来》,提出有机疏散论。法国现代建筑大师L·柯布西耶于1922年作《明日的城市》,1937年作《阳光城》,提出“现代城市”方案。这些城市观念都关注城市与自然的结合,让人们居住于田园或绿色的人居环境之中,它们都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和实验。而山水城市的概念与构想,既能包容前面那些城市模式的合理部分,又能因地制宜和因时因人而异。

(2)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城市问题。钱学森教授曾经说过:“山水城市”不是自然经济时代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而是属于全体城市居民的未来时代的城市整体。对于古典园林取其长,再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的现代城市——“山水城市”。

这些思想是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辩证法的结合,是古为今用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典范,是立足于为“居民百姓”这一根本的唯物史观。

1.3 人居环境哲学的内涵

(1)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生产的地方,是与人类生存活动密切相关的地表空间,是人类利用自然、改造的主要场所。人居环境科学是以包括乡村、集镇(社区)、城市等在内的所有人类聚居形式为研究对象的科学,[3]它着重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把人类聚居作为整体,从文化、社会、经济、政治、技术等各个方面,系统、全面、综合地加以研究。人居环境是指一个由人、建筑及其周围自然环境构成的系统,是人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后形成的一种人工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社会环境。建筑、地景(景观)、城市规划为主导专业。人居环境是人地关系的集中体现。人居环境范围简化为全球、区域、城市、社区(村镇)、建筑等五大层次。人居环境从内容上划分为5个系统(见图1):自然系统、社会系统、居住系统、人类系统与支撑系统,人居环境分为4个分支:地下人居环境、地表人居环境、方位人居环境、营建人居环境,或者直接将人居环境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人居环境的内涵应该是人文与自然相协调、生产与生活结合、物质享受与精神享受统一。

图1 人居环境五大系统Figure 1livingenvironment five systems

(2)人居环境是人居住的,也是人管理的,更是为居民服务的,构成人居环境的三大要素:人类社会、人工环境、地域环境,即人、物、地(空间)。人居环境建设包括五大原则:正视生态的困境,提高生态意识;[4]人居环境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互动;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关怀广大人民群众,注视社会发展整体利益;科学的追求与艺术的创造相结合。着重体现与人类居住和活动有关的要素,反映居民对住所及环境的主客观感受和需求。人居环境系统(见图2)是一个在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自然人工环境系统。人居环境(人类住区)是一种人们生存和行为的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的总和,根据其规模和范围,可以分成宏观环境(区域、城镇、自然地带等)、中观环境(村落、社区、建筑物等)与微观环境(室内、家具摆设、小品等)。人居环境除了要全面规划、设计和创造各种人为环境及相互之间有机、互动的匹配,更要重视人为环境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协调。

图2 人居环境系统的构成Fig.2 the formation ofcityhuman settlements systems

(3)生态人居环境系统是物质环境建设的主体,其中包括生态区域人居系统、生态城镇人居系统、生态社区人居系统和生态建筑人居系统,人类及其人类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建设发展起来的以人为核心的人工生态系统,包括人工建造的人工环境,如城镇、道路、建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等。以自然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与人居生态系统四个系统构成了人居环境框架的水平结构,自然系统是基础,对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起着支撑作用,经济生态系统是社会联系自然的中介,社会系统则对其他系统起着指导作用,而人居系统是社会、经济系统的主体与载体。社会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与人居生态系统是以自然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其发展受到自然生态系统基本规律的制约,各系统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强调复合系统整体性大于四个系统属性之和。若将其在一个坐标系中看待,这个有机整体是由垂直层面和水平层面组成的网络结构(见表1)。

表1 人居环境研究体系基本结构框架Table1 Habitat environment research systemstructure frame

2.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理论与现代城市学理论的关联

2.1 山水城市理论融会了现代城市学的基本理念

现代城市人居环境理念的核心是系统思想、人本思想和生态思想。山水城市思想包容了这些思想的要领,与现代城市学的基本理念相一致。

(1)系统思想。系统思想是现代城市学的重要基础。1898年,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了完整的系统观:“一座城市人居环境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就像一棵花、一株树或一个动物,它应该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保持统一、和谐、完整,而且发展的结果决不应该损害统一,而要使之更加完美”。将近一个世纪,城市人居环境理论不断发展翻新,但系统思想的实质一直没有变化。“山水城市”的概念也完美无缺地表述了系统思想:“城市人居环境是一个大系统,没有系统的整体考虑怎么行!”“我们既要讲究单座建筑的美,更要讲究城市、城区的整体景观、整体美”[5]。钱学森的山水城市模式是与他对城市学的提倡一起提出来的,是深入研究并自觉运用系统论的产物。在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论述中他首先强调城市的体系,认为一个城市人居环境的科学体系是搞好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战略所必须建立的。

(2)人本思想。人本思想是晚期城市人居环境学理论的精华。它强调历史文脉,强调人居中心,强调公众参与,强调多元性、复杂性和非理性。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提出“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要让大家安居快乐”。人居中心思想、人本主义的精神渗透在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理念中。

(3)生态城市思想。关于生态城市,钱学森先生明确指出:“生态城市人居环境实在是我说的山水城市的基础——物质基础”[6]。“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7]。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要求把整座城市建成“一座超大型园林”[8]。再次强调了生态问题在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概念中的重要地位。

2.2 山水城市理论的独特性

(1)独特的构想出发点。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想是比较超前的,它的思想是以大自然环境为出发点,对城市化的估量与方式有新的、更宽广视野。而现在的城市规划与建设基本上是以现状为核心和出发点的,思路比较狭窄。

(2)不同的构想对象。在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想中,钱学森认为,规划、设计、建设的对象不应仅仅局限于道路、建筑物等硬件,而应该是包括人、植物、动物、气候等这类软件、弹性件的复杂系统,钱学森强调城市总体设计的重要性。

(3)结合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继承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并要求城市建设要与其相结合。把中国的山水诗词、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和中国的山水画融合在一起,使人离开自然又返回自然。[9]“山水城市的概念是从中国几千年对人居环境的构筑与发展总结出来的”。1995年10月钱教授在给高介华先生的信中谈了关于山水城市的看法,他说:“山水城市则是更高层次的概念,山水城市必须有意境美!何谓意境美?意境是精神文明的境界,在文艺理论中有许多论述讲意境,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4)适合中国社会的城市模式。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是适合东方文化的未来城市。它不同于西方的田园城市、生态城市人居环境与广亩城市等。它们仅侧重于物质环境改善,忽略了人的本质是社会人。[10]“我们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还有一个内涵,这和国内同志要多讲,即其为人民的社会主义内涵——要让大家安居快乐,不是少数人快乐,而多数人贫困。……所以说透了,山水城市是社会主义的、中国社会主义的,我们把我国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了”。山水城市不是自然经济时代的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而是属于全体城市居民的未来时代的城市整体。对于古典园林“取其长,再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结合起来,成为中国的现代城市——山水城市。最终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这也是苏扬一家一户园林的扩大,是皇家园林的提高。”“要让每个市民生活在园林之中,而不是要市民去找园林绿地、风景名胜”。

(5)结合先进技术。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要求城市的建设必须将中国古典文化传统与外国先进的文化和建筑技术结合起来,将传统与未来结合起来。山水城市是建立在用现代高科技手段来实现的未来城市。钱老强调:“山水城市人居环境还要充分引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也是高技术城市。”在自然山水和现代城市的结合方式上,钱老提出:“把建筑和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统归于我们所说的‘建筑科学’。同时将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概念提高到不只是利用自然地形、依山傍水、而是人造山(即大型建筑)和水,这才是高级的山水城市”。他在评价重庆、武汉两城市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构想时指出:“有自然山水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再加人工建筑结合为山水园林城市是可以做到的,这还是比较容易的一步。[11]就可以进而考虑在没有自然山水的地方建人造的山水城市了。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是未来时代依靠高科技技术手段创造的人居山水环境。如果说自然经济条件下的皇家园林是依靠千百万劳动人民用血汗控制堆叠了人工山水,而未来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山水空间环境,则应是用高科技手段实现的人类创造的人工山水环境。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如果不用20世纪、21世纪的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实现”。

3.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的局限性

3.1 乌托邦式理想理念

钱学森先生毕竟是一个科学家,他以悲天悯人的胸怀提出山水城市,但作为一个理论来说,山水城市没有全面的城市规划思想基础,缺乏真正的山水城市实践作为物质基础。[12]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只能作为理想式的指导思想提出,而不能作为指导城市规划实践的理论。它是钱学森先生针对中国现状提出的解决西方规划理论充斥中国这一问题的指导理念,是我们中国规划的理想方向。

3.2 指导思想与城市功能之间的矛盾

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思想以山水诗词和古园林的美学与规划思想作为山水城市的理论基础。但这在根本上与城市功能是矛盾的。田园诗人陶渊明作为山水城市的创始者,他做了72天彭泽县知县就辞职隐居桃花源了,山水诗词的思想是寄情自然之间,放浪形骸,逃避世俗的束缚,是隐世的思想。古园林的形成也是如此,它们大都是避世者所造的桃花源。但现代城市人居环境规划所追求的是鼓励人们入世,参与社会活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进步。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应促进人们的交流,让人们更积极的生活。

3.3 根本矛盾——人口密度

作为国家人民大量聚集的城市,因人口密度过大而产生很多人文、生态矛盾。我们作为规划者当然希望把满招损的城市变为谦受益的桃花源。但人口密度过大的现状是现实,我们不可能超越现实去建设桃花源。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实践的根本矛盾是人口密度的矛盾。

4.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现实性

尽管在现在的中国,山水城市人居环境作为理论来讲与现今中国国情有一定矛盾。但周干峙院士说的一句话却给我们以启示:“我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意见,如果正确了就要坚持,不要因为有了困难就退却。[13]我们坚持共产主义,不是说马上共产主义就能实现。我们坚持把广州建设成山水城市,也不表示广州马上就成了山水城市。你认为环境很重要,那就要坚持,不要胡思乱想”。山水城市是目标,而不是标准。

4.1 结合古典园林的造景要素与造景手法人口密度的矛盾我们短时间内无法解决,但我们可以用其他的方式来体现山水城市的概念。例如用园林的造景手法来处理城市人居环境的空间结构,使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具有空间上的美感,利用师法自然的手法,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园林的造景要素也应在中国的城市普及。自然而然的蜿蜒水体,以小见大的假山,置石。堤湾宜柳、桃李成蹊、栽梅绕屋、移竹当窗的植物配景。无一不是中国城市结构缺少的。正是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指导城市结构的理念。

4.2 对自然的尊重

从历史上看,人类聚居形态的形成是人类活动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局部改造自然的结果。顺应自然表现了对自然的尊重与适应,而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也是以对环境的适应与创造为前提。[14]历史与现实的事例都证明,对环境的改造要在自然生态系统自我更新与调节可容纳的范围内进行,过度地利用和改造自然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行为。中国文化崇尚自然的精神,以尊重与适应自然为前提,体现了一种朴素的生态学思想,造就了传统聚居安定祥和、充满田园诗意的生存环境。这种理想聚居环境的景观图示对于现代城市山水风貌整合的建设与发展具有哲学上的思想含意。

4.3 对人的尊重

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强调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人与人相和谐的城市,即理想的最佳社会环境城市,最终目的是为了人。他强调城市人居环境是人的居住点,城市人居环境是人民的居住点或区域,也就是大大小小的人民聚集点形成的结构,这种结构是由人的社会活动需要形成的。[15]他要求给人们提供的居室温暖、凉爽、有湿度和舒适。他对北京四合院那种良好的人文环境是赞赏的,他设想在现代化的楼里也设绿地园林,将每个社区人居环境建成人们和谐生活的乐园,人们“生活在社区,工作在社区,有学校,有商场,有饮食店,有娱乐场所。日常生活工作都可以步行来往,又有绿地园林可以休息,这是把古代帝王所享受的建筑、园林,让现代中国的居民百姓也享受到,这也是苏扬一家一户园林构筑的扩大,是皇家园林的提高。中国唐代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就要实现了!这样的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将在社会主义中国建起来!”可以看得出他是动感情的,这是一种深厚的人文精神。

4.4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崇尚自然的精神,其中山水文化具有很深厚的哲学根基,它融入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人生情趣、审美观念和空间意识。“山水”在中国人眼中不仅是可感可及的自然景观,而且具有潜在的精神意义,其中物化了创造者和欣赏者的观念与情趣。城市人居环境作为文化的载体,往往都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内涵,包括风景名胜、历史遗存、人物、宗教信仰、传统节庆、民俗文化等。各地区各城市的文化是不同的,这种地域文化的多元性恰恰是中国城市文化丰富多彩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是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是富有中国传统山水文化底蕴的,并与西方当代生态文化相结合的,是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大潮流。

5.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理论在中国的实践——以重庆市为例

2001年重庆市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的奋斗目标。重庆地处两江交汇的山地区域,具有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传统和特质,在历史上即是我国著名的山水城市。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文化传统,为重庆创建山水园林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景观资源。建设“山水城市——既是推动现代化文明城市建设、创造高质量人居环境的现实要求,也是突出城市特色、保护城市文化传统的客观需要。”

5.1 重庆市的山水文化传统

重庆地处山川秀美的自然环境之中,山水文化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尤为深刻,在城市风貌上表现得也更为突出和明显。重庆坐落在群山之间,又有多条河流经过市区,城市人居环境的规划建设与自然山水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城市人居环境格局、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建筑特征、园林名胜等都表现出鲜明的山水文化特征,是重庆城市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1)城市格局。受山体和江河的影响,制约重庆的城市格局表现为山、水、城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城市人居环境用地布局和结构形态表现为有机松散、分片集中的“组团式”。近代以后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用地拓展的“组团式”结构依然表现得十分明显,反映了自然环境对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

(2)城市空间形态。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受自然地形地貌的影响明显,呈现出自由式、立体化、多层次的典型山地城市空间形态特征。道路系统依山就势、自由灵活。梯道、石阶遍及街巷,街道空间灵活多变。处处有“疑无路,又一村”之境界。山体把城市人居环境和建筑抬了起来,建筑依山势而建,三维的人工环境与三维的自然环境有机契合,形成独特的“双三维”立体城市风貌。建筑层叠交错,反映地形特征的竖向结构清晰,使得城市的层次感强,轮廓分明。

(3)传统建筑特征。重庆传统建筑具有鲜明的山地建筑特色,特殊的山地环境以及人们长期适应这种环境而发展的建筑技术和方法造就了独特的山地建筑风格。[16]在地形地貌利用方面,建筑巧妙地采用错层、错位、吊层、吊脚、挑层、抬基、附岩等手法。灵活适应地形变化,既争取了建筑空间,又减少了土石方工程量、节约了投资和造价。

5.2 注重山水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及世界范围内文化文流和渗透的日益频繁,重庆城市的山水文化精神正在日益消减。道路逢山开山、逢水架桥,追求宽大平直,破坏了原有的城市格局;建筑高挖深砌破坏了自然地貌;建筑体量追求高容积率而相互攀比,破坏了原有的城市人居环境轮廓线和空间尺度;建筑形式追求“现代化”丧失了传统建筑特色;风景区大肆进行度假中心建设,破坏了自然景观环境……。继承城市文化传统,重拾山水文化精神,建设山水城市,是当前重庆城市规划建设的紧迫任务。

5.3 继承和发扬山水文化传统

重庆的山水文化传统,体现于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自然山水环境与城市人工环境有机融合、协调发展。必须树立整体的城市保护观,在规划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都要贯彻山水文化精神,延续重庆城市人居环境的山水文化特色。

(1)山水环境的保护。山水环境是重庆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基础。保护好山水环境,不仅是城市生态保护的需要,也是城市文化保护的要求。因此,应以两江(长江、嘉陵江)、两山(中梁山、铜锣山)的保护为重点,划分山体和水滨禁建区,整治污染,加强植被绿化,创造优良的城市生态环境。

(2)城市传统格局的保护。“多中心组团式”结构布局是重庆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的传统格局,从总体上保护好这一基本格局,是延续城市山水文化特色的要求。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要积极拓展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空间,开辟新区,减轻旧城和环境的压力,引导城市继续朝着多中心组团式人居环境结构发展;严格控制城市各片区(组团)之间的空间隔离带,注意保护城市人居环境山脊轮廓线、江河岸线,并使城市建筑天际轮廓线与之协调;留出和开拓城市视觉景观通廊,将山景、水景与城市景观相互融合,体现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整体环境风貌。

(3)城市空间形态保护。重庆突出的山地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形态反映了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的高度契合,保护与延承山地城市人居环境空间形态特征,既是山水园林城市建设的要求,又是城市人居环境历史保护的内容。[17]在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中,应保护与发展依山就势的自由式道路网络,强化空间节点,避免方格网式棋盘布局;建筑物的体量、造型、高度和色彩应与环境协调,增强城市人居环境空间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创造丰富的城市景观。

(4)园林绿地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园林绿地系统是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历史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充分利用文物资源,因地制宜地将文化遗产保护与园林绿地建设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强城市人居环境绿地的整体性、系统性,还可以突出城市人居环境的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城市的人文景观。在重庆园林绿地建设中,应特别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古典园林保护、文物古迹公园建设及古树名木的保护。

(5)风景名胜区保护。风景名胜区保护结合环主城生态绿化圈建设以及市区内的公园建设,根据其景观特点和环境构成,划分保护范围与建设控制区。保护好山形地势河溪水系,加强植被绿化,防止山地灾害、自然灾害及人为灾害对森林植被的破坏,消除污染,维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按照文物保护原则,保护好文物古迹,加强景区景点建设,改善基础服务设施,提供适宜的观景场所,积极开展观览、休闲、娱乐度假、疗养等旅游活动。

(6)古典园林保护。古典园林保护结合城市人居环境公园建设,除保护好园林内的历史建筑、小品建筑外,要特别加强园林植被、水体等自然要素的保护和维护。避免生物的、自然的、人为的破坏与威胁,充分展现古典园林的魅力。

5.4 景观建设与历史文化的展现

城市人居环境景观是审美主体(人)对城市具体审美对象的感知。从人居环境空间结构层次来看.可以将城市人居环境景观分为宏观层次(城市人居环境总体景观风貌)、中观层次(城市人居环境空间景观)与微观层次(建筑景观)。

重庆山水园林城市人居环境景观建设在各个层次上不仅要体现“山城”、“江城”的特征,塑造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特色,而且要注重传承历史文脉,充分展现城市人居环境的历史和文化,丰富城市的人文景观。

6.结束语

随着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的不断明晰及其相关研究的不断深人,山水城市人居环境正在由最初的科学构想,逐步成为吸引国内外更多有识之士参与探索的一种关于未来城市人居环境模式的理论学说与城市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实践。由于融入了众多专家学者与许多实际工作者的贡献,山水城市人居环境理论变得更加丰富和完善。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和建筑科学的发展史表明,山水城市人居环境应当属于一种先进的城市人居环境观念和模式,属于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人居环境模式,值得研究、探索和实践。感谢查华普先生、王在芳女士、西南科技大学杨剑教授对我的支持与帮助。

[1]钱学森.1990年7月31日给吴良镛的信.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164-165.

[2]钱学森.1992年10月2日给顾孟潮的信.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170-171.

[3]查晓鸣,杨剑.基于人居环境理论的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研究[D].绵阳:西南科技大学,2011.06:58—68.

[4]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论宏观建筑与微观建筑[M].杭州:杭州出版社,2001.359-263.

[5]查晓鸣,杨剑.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演进分析[J].四川建筑,2012,(6):16-18.

[6]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M].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8.

[7]钱学森.给鲍世行的信[M].城市学和山水城市,1994.463-464.

[8]钱学森.1995年10月22日给高介华的信[M].城市学与山水城市,2001.

[9]钱学森.社会主义中国应该建山水城市[J].城市科学,1993,(2).

[10]钱学森.1992年10月2日给顾孟潮的信[J].城市学与山水城市,2007.

[11]顾孟潮.急需用“三论”武装我们的头脑[J].建筑学报,1985,(4).

[12]顾孟潮.论钱学森与山水城市和建筑科学[J].建筑学报,2000,(7).

[13]顾孟潮.论钱学森关于建筑科学的五个理论[J].中国工程科学,2003,(8).

[14]顾孟潮.钱老的山水城市构想与城市建筑发展趋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15]顾孟潮.山水城市—知识经济时代的城市建筑模式[J].南方建筑,2001,(1).

[16]鲍世行,顾孟潮.杰出科学家钱学森论城市学与山水城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17]王铎,王诗鸿.“山水城市”的理论概念[J].华中建筑,2000,(4).

TU984.2;TU985.12

A

1671-5136(2017)01-0025-06

2017-03-11

查晓鸣(1977-),男,四川省简阳市,城市规划师,西南科技大学硕士,从事生态城镇规划与设计、人居环境建设、地下城市规划与建设、生态社区设计、生态建筑与民居建筑设计的实践与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人居山水园林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爱在一湖山水间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山水之间
清代园林初探
一处山水一首诗
古代园林里的“美人”
和千年园林的今世之约
雪中园林的七个片段
《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