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布衣大佬吴稚晖

2017-05-15

艺术品鉴 2017年4期
关键词:吴稚晖篆书拍卖会

秦 晋

布衣大佬吴稚晖

秦 晋

国民党尊之为元老, 蒋介石待之以师礼;

蒋梦麟称之为中国学术界一颗光芒四射的彗星;

胡适誉之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

章太炎称之为“康有为门下之小史,盛宣怀校内之洋奴”;

冯玉祥斥之为“变节为一人之老狗”;

既有人吹他、捧他.也有人骂他、恨他……

这也不足为怪,因为他是生活在特殊时代的一个独特的人物。

国民党元老吴敬恒(字稚晖)早在上世纪初就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革命家、思想家、教育家,而且,还不应该忘记他也是一个书法家。他写的篆书非常有名,据说曾和谭延闿的真书、胡汉民的隶书、于右任的草书并称为民国时的“真草篆隶四大家”。

吴稚晖,又名敬恒,清光绪辛卯科举人。参加过康有为、梁启超的《公车上书》,主张维新,推行新政。曾东渡日本,西至英法,后追随孙中山先生,加入同盟会,投身辛亥革命,也支持过蒋介石的内外政策。他生于1865年,比孙中山大1岁,长于蒋介石22岁,是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最年长者。可谓不折不扣的“党国大佬”。

这位被胡适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四大反理学的思想家之一”的特色人物,一生中有很多传奇故事。当年为了推翻清政府,他与蔡元培、章太炎等人组织爱国学社宣传革命,写起政论文章笔锋非常犀利。后参加同盟会,并追随孙中山。而当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时,曾要他出任教育总长,但吴稚晖回答说:“做官我是做不像的。”在总统府住了四天就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编辑了。

虢季子白盘文146×39cm成 交 价:RMB 55,200拍卖公司:安华白云拍卖行有限公司拍 卖 会:2012年春季拍卖会释 文:丁亥。虢季子白作宝盘。丕显子白,庸武于戎工,经维四方。

吴稚晖学贯中西却又淡泊名利。他一生不做官,信仰无政府主义,甘做“大观园中的刘姥姥”。曹聚仁先生曾有文章说“他可以说是政治圈中的‘滑头码子’,当然是头等聪明人”。在南京时,吴稚晖是蒋介石官邸中的常客,进出不用通报。但蒋介石几次要他出来做官,他却说:“我是无政府主义者,脾气也不好,不敢当呀!”终其一生只当了个中央监察委员,而且是个从不办公事的委员。

吴稚晖不但头脑聪明,而且言行独特,幽默有趣。他出生在江苏武进县,但幼年失母,6岁时便随外祖母到无锡生活。所以他到老也是一口无锡话,许多人把他当作无锡人。他总笑着说:“说我武进人可,无锡人也可,总之,是中国人也。”吴稚晖22岁(1887年)考中秀才,后进入江阴南菁书院读书。至1889年他参加乡试又中了举人,后三次参加会试皆未中进士,其间他从南菁书院转读苏州紫阳书院,还任教于北洋大学堂和上海南洋公学等。

走遍中国南北,后又留学日本、到过英、法、德诸国的吴稚晖,由于深感中国文字方言的复杂难读和中国工业科技的落后,所以他极力倡导为汉字注音以及勤工俭学,这两项提倡在中国现代史上均有重要的意义,也证实了他具有不同寻常的远见。后来他按康熙字典的字韵,首创了国音字典,开了中国拼音字母之先河;为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他不断地鼓动国人要“用脑力去帮助双手制造器械,发明科学,制作文明,提高智慧。”他说:“手拿钳子、榔头、螺丝钉,便可吃饭;只能教书,半饥半饱;光会写会算,饿杀坯!”在那个时代背景下,吴稚老也是一位主张把线装书丢进茅厕里的激进派,他号召国人不要只会空谈,而要学做科学家,不做吟弄风月的文学家。

篆书七言联尺 寸:125×25cm×2成 交 价:RMB 34,500拍卖公司:江苏龙城拍卖有限公司拍 卖 会:龙城雅集·2015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为人所广为诟病的是,吴稚晖经常为蒋介石摇旗呐喊。蒋介石在做某一件大坏事的前夕,总是由吴稚晖出面大造舆论。为此,民国十八年冬,冯玉祥曾给他一个电报,内容说:“如有人骂先生: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不惜以党国元老为独夫作奴才,死后有何面目见先总理于地下!先生将何以自解?”

1953年,吴稚晖病逝,享年88岁。196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3届大会上举荐他为“世纪伟人”。

这位大佬一生清廉,抗战开始后法币急剧贬值,生活也难免陷入困顿之中。于是1943年,由张道藩、章士钊、徐悲鸿、吕斯百等人起头,替吴稚晖在《中央日报》刊登“鬻书润例的启事”。

吴稚晖精通考据之学,古文字造诣颇深,青年时就擅长书写篆书,是国民党内著名的“四大书家”之一,陈布雷评价其“雄劲整秀,纯以籀隶之意行之,既论书法已足千秋”。他曾对人玩笑说,当初他应试举业时,应该是不第的,但因为他通篇使用大篆,考官看不懂,又觉得他字写得不错,这才中举。

篆书 五言联尺 寸:130×31.5cm×2成 交 价:RMB 45,200拍卖公司:北京盛世元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拍 卖 会:2013年秋季大型书画艺术品拍卖会

吴氏书名在外,润格又不太高,启事刊出,求字者甚众,据说短短一年之内,竟得润金五六万元。吴稚晖生性豪爽,每天清晨起都会写字三四个小时,以完成当日的接件,不似普通书画家,往往交件无期。反倒是裱画店因工期所限,有时不得不将生意转介同行。

蒋介石对吴稚晖敬重有加,也酷爱他的书法。吴稚晖居重庆时,曾应蒋所请,书《蒋金紫园庙碑》,全文八百余字。吴当时已七十七岁了,依旧凝神贯注,用两个半天一丝不苟完成,被陈布雷称为“圆浑凝重,是楷书篆化的精品”。而蒋家《武岭蒋氏宗谱》内外题签以及其奉化丰镐房中厅“报本堂”的匾额也皆由吴稚晖题写。

抗战胜利后回到上海,求购其书法者仍络绎不绝,被人戏称为“书画托拉斯”。由于其篆书享有很高声誉,他常与张大千等名家合作,书画合璧,交相辉映。新中国成立前夕,吴稚晖去了台湾,于是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吴稚晖能写篆书和楷书。他的楷书得力于《瘗鹤铭》,虽所见不多,但从他落款或题跋的小字中可窥见高古凝劲之一斑。我们所看到的吴稚晖书法还是以篆书最多。

岳忠武王诗句尺 寸:100×39cm成 交 价:RMB 25,960拍卖公司:台湾富德国际拍卖股份有限公司拍 卖 会:2016年春季拍卖会题 识:潭水寒生月,松风夜带秋。

吴稚晖自幼学习大篆,是当代无敌的篆体家,他青年时期字就已经写得很好了。清末时,有一次江苏学政坐着大轿经过孔庙,在下马碑前没有下轿,恰好被吴稚晖看见,他气愤地拾起砖石向轿中乱掷,弄得学政十分狼狈。差役将吴稚晖捉住,转送南菁书院。当时山长(院长)是著名经学家黄玄同,这位老夫子对吴稚晖的尊孔精神颇为欣赏,从轻发落,只给予羁押三天、游街示众的处罚。学政也怕事情闹开有“非圣蔑贤”的坏名声,只好说了几句严加管教之类的话,便不再深究了。不过此事之后,无锡人背地里称他“吴疯子”。

如今在拍卖会上偶尔看到吴稚晖的作品面市,其中大多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书作。如《虢季子白盘文》这幅作品,是吴稚晖85岁所书,时为1949年。其文书写得线条静穆,结体安然,没有那种跳跃性的躁动感,落笔清新干净,线条在平直中略带一点弯曲,生动灵活,通篇观之,别有天趣。若比之吴昌硕书法中的霸悍强劲之势,吴稚晖这类文人书法,就显得有点内敛羞涩,然而正是由于书家的这种业余状态,反而使趣味从中生焉。

篆书五言 对联尺 寸:171×36cm×2成 交 价:RMB 32,200拍卖公司: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拍 卖 会:第二十二届联谊拍卖会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艺术品拍卖兴起后,他的书法作品在市场上几乎看不到,仅在1997年出现在一次拍卖会上。近几年,拍卖场上偶尔也能见到吴稚晖的作品,但市价不高。2002年,其《篆书八言对联》在华辰获价1.98万元。2007年其《行书六言对联》在上海泓盛拍得1.56万元。2010年12月,吴稚晖与张大千合作的《松岩高隐》拍出106.4万元。2013年6月,在广州拍卖会上,吴稚晖《虢季子白盘文》拍出55,200元,成其作品市值的最高纪录。

目前,吴稚晖共有92幅作品(含与人合作)进入市场,已成交拍品62幅,总成交额220万元。虽然总的来讲价格不理想,但有收藏家指出,随着整个书画收藏氛围的浓郁,吴稚晖的作品市值还是有强劲的增长势头。

猜你喜欢

吴稚晖篆书拍卖会
张晓东《篆书国有岁以团扇》
吴稚晖的『三不』
鲁大东篆书苏轼“人生十六乐事”
家有谢天谢地
邓石如篆书《唐诗集句》
国民党元老吴稚晖爱“恶搞”
疯狂编辑部之拍卖会
国民党元老爱“恶搞”
国民党元老爱“恶搞”
清代篆书第一人
——钱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