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兰花蕾辛夷香

2017-05-15王志翔

中医健康养生 2017年3期
关键词:苍耳子辛夷樵夫

文/王志翔

玉兰花蕾辛夷香

文/王志翔

玉兰花开早,农历正月、二月开始长出花骨朵,看似带毛的小桃子。此时的玉兰,除去枝梗、阴干,便成了中药——辛夷。

辛夷既是一味中药,也是文人墨客的“宠儿”。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记载:“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

唐代诗人王维晚年隐居在辋川的辛夷坞(今陕西省蓝田县境内),此地因盛产辛夷而得名,那里还有一种紫粉色的辛夷,含苞待放的颜色和芙蓉很像,它傲立在高高的树梢,俯临深涧,欲绽光华。

辛夷生长地域广泛,不论平原或山区丘陵均能生长。《本草图经》曰:“始生汉中川谷,今处处有之。木高数丈,叶似柿而长。”

辛夷之名由来已久。传说很久以前,一位姓秦的秀才得了一种怪病,鼻孔常年流涕,不辨香臭,且散发异味。他不堪忍受,欲寻短见时,巧遇一位樵夫。在樵夫的指点下,秦秀才在南方的深山里找到了一种香气四溢的花蕾,他采了一些回家煎汤连服数日,鼻病竟然痊愈了。秦秀才病愈后,很是感激,当时忘了问名字,总觉得多亏樵夫指点,自己会意,就叫此花为“心意花”。天长日久,“心意花”就被传写成了“辛夷花”。之后,芬芳四溢、充满诗意和灵气的辛夷便成为一味解除病痛的良药。

在唐代,辛夷又叫“木笔”或“迎春”。称之为“木笔”是因为:其树干、枝条是光秃秃的,只有木枝的末端有一个含苞的、近似椭圆形花骨朵,看上去就像一枝毛笔一样。由于其开花较早,故又名为“迎春”。到了明代,则有"白辛夷”的记载,白辛夷是白花玉兰的花蕾。白辛夷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整体功效则不如紫花玉兰。

中医学认为,香气可以解郁、行气、散结、通窍。芳香类药品,其性多温,其味多辛。其中常用的,有树脂类的乳香、苏合香、安息香、枫香脂;有木材类的沉香、檀香、降香;有根茎类的木香、郁金;有花叶类的辛夷、玫瑰花、白梅花、薄荷叶、艾叶、藿香;有果实类的砂仁、小茴香等等。

花蕾入药知多少

花蕾是指即将盛开,但还没开的花骨朵,是鲜花盛开前的状态,这个时期的花不仅惹人喜爱,而且其挥发成份保存较好,香味未散失,应及时采收入药。譬如,丁香、玫瑰花、绿萼梅、野菊花、旋覆花等入药均选择花蕾。有些花需要收集其花粉,所以要在全盛期采收,如蒲黄。

辛夷味辛性温,无毒,气味辛香,味薄而散,性浮而升,入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故而能温中,治疗头面目鼻之病。李时珍说它是治疗鼻渊的要药。辛夷走人体头目、鼻窍,能助清阳之气,上通于“人体之天”,故能治疗头、面、齿、鼻之类的疾病。

辛夷含有芳香的挥发油,可以保护鼻黏膜,具有收缩鼻黏膜血管的作用,可制药外用于鼻腔。在通鼻窍方面,辛夷和苍耳子作用相似,经常相互配伍,可相互增强效用。辛夷虽不如苍耳子力强,然而也没有苍耳子之燥烈,且没有毒性,所以临床应用较苍耳子更为广泛。

此外,辛夷尚可治疗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常用辛夷配伍防风、白芷、细辛等发散风寒药;也可配伍薄荷、金银花、菊花等用于疏散风热,以增强通鼻窍、散风邪之力。由于辛夷有毛,为避免刺激喉咙,内服需要纱布包煎。

【辛夷花煮鸡蛋】

材料:辛夷15克,鸡蛋1枚~2枚,水750毫升。

做法:辛夷用纱布包好,清水浸泡30分钟,然后与鸡蛋一起放进砂锅内,加入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煎约1小时,然后捞起鸡蛋,放进清水片刻,取出,把剥过壳的鸡蛋再次入砂锅内煎煮片刻即可。盛出鸡蛋和汤,吃蛋喝汤。

功效:祛风寒,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塞、鼻渊、鼻流浊涕。

【辛夷花滴鼻液】

材料:辛夷10克,杭白菊10克,苍耳子10克,清水200毫升。

做法:将各种药材包在纱布内,洗净,浸泡30分钟,加入清水,煮沸后,文火煎煮30分钟~50分钟,取浓汁。

用法:置于滴鼻瓶中,外用滴鼻,每日每侧2滴~3滴,每日2次。

功效:宣通肺窍,止浊涕。

猜你喜欢

苍耳子辛夷樵夫
你好,我叫乌鸫
带刺的苍耳子
樵夫的剑
鼻炎防治良药——辛夷
苍耳子中萜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樵夫与赫尔墨斯
樵夫与赫尔墨斯
衍生化GC-MS同时测定苍耳子中14种脂肪酸的含量
樵夫巧解元字联
苍耳子治疗过敏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