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后勤饮食服务中心基层管理人员管理风格转变浅析

2017-05-15魏子青

求知导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乡绅管理

魏子青

摘 要:文章通过对高校后勤饮食中心基层管理人员特点与“乡绅”特点的分析,总结出二者在基层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共同点,阐述“乡绅”在管理乡村日常事务中的优势与特点,以期转变饮食服务中心基层管理人员的管理风格,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高校后勤饮食服务中心;基层管理人员;乡绅;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一、高校后勤饮食服务中心管理人员的内涵与特点

高校后勤饮食服务中心是高校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全校师生的饮食服务工作。其食堂员工流动性大、普遍素质不高,且多数来自农村地区。而基层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素质,担负着食堂成本核算、日常管理等繁重的任务且工作时间较长,但与其他多数员工一样属于临时工,工作关系无法确定,就连福利待遇、组织生活与正式工也有着很大区别。

二、乡绅的内涵与特点

“乡绅”一词,自明清以来开始频繁出现,其内涵是一个不停变化的过程。但是总结其不同历史时期的共性可得出:乡绅是国家权力末梢的自治主体,充当国家在乡村治理中的代理人。

三、高校后勤饮食中心基层管理人员与乡绅的共同点

1.基层环境特点

根据户籍信息统计,百分之九十的基层管理人员出自农村,其文化程度一般为初中到高中,整体素质偏低。带有根深蒂固的农村思維方式和行为方式。虽然到城市中来工作,到高校饮食部门来担任档口班组长,但其本质是放弃了耕地的农民,在经营档口期间逐渐养成了小商贩的狭隘利益观,而这种利益观与学校的管理在根本上是矛盾的。同时,食堂较为封闭的环境也滋养了这种落后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使他们的阶级思维惯性体现得较为明显。

2.人文环境特点

从基层操作人员的人文环境来看,与“乡绅所处的环境如出一辙”,正是典型的熟人社会环境、人情社会环境。并且带有浓重的“乡土政治”倾向。“乡土政治”往往造成政令的失效与形同虚设。档口班组长集团、基层管理集团、上级领导集团恰恰形成了上文所述的“社会”“乡绅”“皇权”三足角力的局面。古时,皇权与社会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在档口班组长与上级领导集团之间反复上演。而起桥梁作用让三者发生联系的便是“人情社会”。 而作为整个后勤权力末梢的基层管理者便发挥着“乡绅”的作用。但是借鉴以往“乡绅”的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四、管理风格与员工工作态度的转变

基层的人文环境与人自身的条件由于其历史的沿革无法改变。那么,在后勤改革环境下,改变基层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管理风格是管理者以追求领导有效性为目标,以领导行为为基本表现形式,以管理活动过程为载体,在影响下属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可塑性和个性化特征的管理行为模式。郑伯壤等认为家长式领导与西方领导理论存在本质的区别,家长式领导更加强调上司与下属的关系建立在清楚的上下关系与角色套路的基础之中,强调在一种人治的氛围下,显现出严明的纪律与权威、父亲般的仁慈及道德的廉洁性。这种领导风格更加注重领导与员工之间关系的建立,强调领导与员工之间建立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交换关系,而是一种交织着关怀、权威等情感的复杂交换关系。这种员工与领导、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复杂的关系即为员工关系。因此,员工与管理者形成何种类型的关系便受到领导风格的影响。

因此,档口班组长作为饮食中心的一部分,除了物质上的满足,还渴望从饮食中心获得一种类似于“家”的感觉。其工作满意度的高低,与饮食中心和员工、员工和员工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形成的氛围,即员工关系密切相关。这个特点也决定了管理目标与管理者的和谐与否成为影响档口班组长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借鉴“乡绅阶级”的特点与基层管理的智慧,管理者注重与管理目标建立良好的管理关系,处理好日常饮食管理工作,可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使学校后勤工作人员形成工作向心力,共同为建设“和谐校园”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非行政化启示[J].党政研究,2016(3).

[2]刘青平.领导风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理研究——以员工关系为中介变量[J].中国管理科学,2013(S1).

猜你喜欢

乡绅管理
管理漫画
浅议5S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画痴
乡绅与17世纪英国宪政革命的冲突与平衡
画痴
画痴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正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