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旗袍遇上3D打印
2017-05-15
“有人把3D打印比喻成第三次工业革命,它将在未来取代现有工业生产模式。因为3D打印不再受数量,形态,开模成本等问题的约束,相对于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的大量复制,3D打印更加的适用于个性化产品,一个父亲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礼物,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
——北京乐坊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王铮
7月27日,全球首款3D打印旗袍在“北京时尚·创享未来”主题发布会上惊艳亮相,获得社会广泛关注。这两套近乎完美的3D打印旗袍是在一支年轻、高效、跨行业、跨专业的新团队从零开始,经历14个日夜绽放在我们面前。团队是由“时尚控股”品牌部、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王旭东牵头组建,设计工作由北京樂坊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王铮、北京雪莲国际时装有限公司设计团队负责,而技术攻关工作由张抗抗带领的清华大学创业团队紫晶立方与深圳光韵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承担。这是一支集服装设计、建筑设计、工业设计、3D扫描数据建模、3D打印等多领域的合作团队。他们抱着挑战极限的态度,在短短一个月之内,建立起充分沟通、互信合作的关系,冒着失败的风险,去完成这件挑战性极强的,似乎不可完成的事情。
从零开始
3D打印旗袍听起来简单,但其实比想象得要复杂得多。在实现3D打印旗袍的过程中,团队不断的攻克难点。“从立项到完成,总共也就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于这么一件全新的事情来说,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可喜的是,团队各方的专业水平都很强,从服装设计、建模水平、3D打印技术水平,应该说都是全国一流的,并且相互理解与信任,很快就能够做到劲往一处使,把这个事情做成做好。”张抗抗说。
为了保证打印成功率,确保按期完成,紫晶立方邀请深圳光韵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技术咨询方,并承担了部分打印任务。经过紫晶立方/先见三维与光韵达的工程师奋战三个日夜后,终于将原本创4仓才能打印完成的旗袍,“塞”到了1仓里,使工期缩短了4倍,成本降低了3倍。
完羡绽放
两套3D打印旗袍主题分别为“绽放”Florwering Cheongsam和“蝶恋”Butterfly Cheongsam。
绽放旗袍Florwering Cheongsam,设计理念源自于清晨正在绽放的花瓣,花瓣经过抽象与提炼形成连续的空间曲面,借助3D打印将绽放的瞬间定格在服装之上。服装的剪裁取白于民国后期的短裙式旗袍,如高领、无袖、收腰、侧开等元素。绽放旗袍利用新科技呈现中国时尚,创新与传承。
蝶恋旗袍Butterfly Cheongsam,设计理念源自于一对依偎在一起的蝴蝶,彼此挥舞着翅膀但又紧紧交织在一起。通过不同的镂空方式呈现蝴蝶翅膀丰富的纹理与层次。正面翅膀的轮廓线从左肩到右侧胸,再到左腿侧开处,正源白于传统旗袍剪裁的轮廓线。蝶恋旗袍在传统式旗袍的基础上融合了现代小礼服的裙摆,通过3D打印的新科技表达时尚。
“坚信时尚与科技的跨界融合一定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次我们尝试把3D打印技术与中式旗袍设计相融合,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实验,用3D打印材料和工艺来诠释中式旗袍的韵味,传统元素和科技元素在同一作品中呈现,起初我是有点担心受众是否能够接受这种跨越,但看到在发布会上观众们惊喜的神情,我就确信了,这次尝试是成功的。我们要有意识地推动科技与时尚跨界融合,为时尚产业的创新发展注入更加强劲、持久的动力。”王旭东说。
《时尚北京》对话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中心 王旭东
《时尚北京》:您一直从事艺术与科学的跨学科合作方式研究,对于此次的3D打印旗袍的完成给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王旭东: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带头在中国扛起“艺术与科学”的旗帜,我们无论在艺术创作、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中都坚持艺术与科学交融的大方向。之所以有一些人会认为科学与艺术是风马牛不相及的,这是近代学科细分导致的结果。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天生具备的两种独特的能力,他们始终是相互关联的、相互影响的。正如这次3D打印旗袍的尝试,无论是工程师还是设计师,都要突破自己学科限制,突破自己的固有思维模式,才会发现原来还有这么多创新的可能性。
《时尚北京》:在制作期间遇到过什么困难,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王旭东:很多人也许会认为,“时尚”与“科技”的融合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是“两情相悦”的结合,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技和时尚作为两个不同的领域,各自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特有的独立体系,尽管两者渴望交叉融合,但让他们有效地、深入地融合是很困难的。我认为这就是团队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服装设计要掌握用3D打印技术的思维模式,而不仅仅是工艺流程,3D打印工程师也要理解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意图,而不仅仅去执行操作打印。两方面在思维方式上的交叉和融合,才是真正的交叉融合。
《时尚北京》对话北京乐坊科技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王铮
《时尚北京》:您第一次接触3D打印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了3D打印设计?
王铮:第一次知道3D打印是在央美读书的时候,那时候学校买了一台,听说3D打印精度高、速度快但是很贵。而我第一次真正的使用3D打印机是我在UCL读硕士的时候,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是用3D打印机建造一栋房子,从那个延续一年的课题开始,我逐渐的了解其原理,并且不断赋予实践。
之所以一直在延续这个载体去创作,是因为3D打印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革命,更是一种全新的设计方法,这个方法要求设计师必须摆脱传统的画笔和图纸,而走向三维,要在空间里创作才能发挥3D打印的巨大潜力,通过几年的不断创作,我已经掌握了三维设计方法所需要的技术基础(建模软件)和思维方式(空间设计思维),每创作一件作品,我都有新的理解,创作让我兴奋。
《时尚北京》:服装与科技结合已是目前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对此您怎么看?
王铮:我个人很看好智能化服装和3D打印服装的前景,至少可以从服装的配饰开始,我自己的工作室LeFun乐泛就在从事3D打印饰品的设计和生产。大家已经可以买到我们设计的首饰,鞋子,手包等产品了。
服装主体与科技结合还处于概念阶段,距离市场化还比较远,有许多技术壁垒没有攻克,比如说带有智能芯片的衣服如何清洗就是一个研究课题,我们也在努力研发可以市场化的3D服装产品。但是任何构想都需要给予耐心和时间,因为只有需求产生了,技术才能发展。
《时尚北京》对话北京紫晶立方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张抗抗
《时尚北京》:从组建团队到第一件3D打印旗袍的完成,对您来说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张抗抗:最大的收获是认识了志同道合的伙伴,贾总、王旭东老师、王铮设计师的思想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也成为未来事业上的伙伴。我是搞技术的,会设计3D打印机、会应用3D打印,也许在设计师们看来,这是很高大上的、不可思议的技能,但其实,换位来看,在我看来,贾总对于时尚与服装的理解、王老师对设计的见识、王铮高超的设计与建模技术,何尝不令我叹服呢?而做这第一件3D打印旗袍,正是需要多元化的复合能力,我们这组人走到一起,协作努力,才能做成这件事情。
《时尚北京》:3D打印将对未来生活有何改变?
张抗抗: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高。换句话说,就是好的设计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了。好的设计往往是个性化的,而个性化是与“工业设计”违背的个性化意味着高成本,而低成本的工业设计才能普及千家万户。换句话说,“工业设计”可以理解为“工业制造束缚下的设计”,是很有局限性的。而3D打印可以大大拓宽工业制造所能达成的范围,从而拓宽了“工业设计”的外延,从而使“工业设计”也能实现个性化。用一句话总结,就是3D打印可以加速“个性化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