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农创”新动能
2017-05-15丁爱波
丁爱波
农村产业融合在山东⑥——
2016年6月,平度市被确定为全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之路迎来了新的政策机遇。作为山东省唯一的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市,同时也是全国百强县和传统的农业大县,平度市的农村产业融合之路路径清晰、模式明确。其中,农民创新创业载体(以下简称“农创体”)的建设,拓宽了平度农村产业融合之路,催生了产业融合的新动能,成为平度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
新农人、老农人
总投资70亿,总规划面积172平方公里,在平度市店子镇东部的青山绿水之间,一座全国唯一的国家农业公园正在此处书写它的美丽画卷。
“国家农业公园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态,它既不同于一般概念的城市公园,又区别于一般的农家乐、乡村游览点和农村民俗观赏园,它是中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升级版,是农业旅游的高端形态。”店子镇党委副书记鞠锋民告诉记者。
很显然,作为平度产业融合中的高端项目,这座位于小镇上的国家农业公园必然有着与其相匹配的“野心”。在该项目核心区的一片空地上,鞠锋民指着远处的群山,语速飞快,“在不久的将来,它将为一个世界级的集休闲农业、生态农业、文化农业、科技农业于一体的乡村旅游胜地。”
资料显示,该项目计划一期总投资40亿元。其中,产业项目部分,茶山集团、禧福集团、佳瑞葡萄酒集团、青岛茶泽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园区企业自建的诸多项目均已开工建设。
其中,青岛茶泽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所运营的未来世界农博馆项目已经建设完成。农业的科技元素与养生元素在这里诠释的淋漓尽致,茁壮生长的各类“奇瓜异草”让前来观光、采摘的游客们大开眼界:木本的多年生的番茄树年产可达八千斤,可连续生长15年的太空草莓,还有地瓜、辣椒、茄子、薄瓜等常见的蔬菜瓜果,在这里,均以树的姿态生长。
同时,馆内创造了新的循环模式:鱼菜共生。在水池内放养锦鲤鱼,将喂鱼产生的粪便供给蔬菜,清洁了水池同时还能将粪便二次利用,从而养成无公害有机蔬菜。
“科技重塑农业,养生赋予农业新的内涵。”青岛茶泽休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孙维华告诉记者。值得一提的是,孙维华原本是一位地产商人,在平度市工商资本下乡的大潮中,她展现了新农人群体对于农业的理解与阐释。
这些高端的产业融合项目是支撑农业公园持续发展的关键,鞠锋民告诉记者,店子镇将通过国家农业公园,一手抓现有农作物改良提升,一手抓引进高精尖特品种,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融入高精尖农业研发、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胶东民俗文化展示、田园农耕体验、乡村旅游观光等业态元素,拉长延伸第一产业链条,实现农业‘接二连三,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坚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立足国家农业公园的休闲旅游特色,充分发挥第三产业旅游特色,带动当地传统手工业、工业的发展,着力打造旅游纪念品的制造,形成第二、第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新局面,打造三产融合亮点。”
品牌形象的精准塑造是店子国家农业公园得以成功的关键。为了尽快提升公园的品牌知名度,店子镇特聘请知名策划专家王雨农为该项目做整体策划和营销。王雨农是平度人,他为平度市的诸多农创体提供了品牌策划,还亲力亲为,在他的老家——平度南村镇亭兰二村,创办了“青岛年猪”“味觉公社”等一系列农创体。
有意思的是,就在记者在青岛年猪基地采访的当天,王雨农还在基地接待了前来拜访的青岛蓝树谷集团副总经理刘云霄。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位于平度市云山镇,是全国最大的青少年综合体验项目,其中的百草园、农牧业综合示范区也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典型。
“什么策划专家,我就是个养猪的。”王雨农幽默地说。作为知识分子下乡的代表,他与孙维华的创业路径有着许多不同。他对农业有着乡愁的眷恋,也有着生活方式层面的重新诠释。在他看来,农业是可以“玩”出来的。“农业可以‘玩的活色生香、异常有趣。”
他的年猪生产基地环境优美,更像是一座庄园,在那里,你丝毫闻不到寻常养猪场的那种臭味。庄园之中有一汪袖珍湖泊,左岸是一排粉刷着黄色涂料的现代化猪舍,猪舍内的大白猪们吃着自动饲料机传送过来的饲料,喝着自动饮水机的清水,猪粪通过生物发酵转化为有机肥料,有机肥料又可以施用于基地内的蔬菜、花草。整个园区运作形成一个生态循环系统,也是一個可供消费者前来参观的农业生态观光园。
位于李园街道的乐义基地同样也“玩”出了新花样。该企业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种植计划、统一种子供应、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生产资料供给、统一品牌销售”的“五统一”管理模式,大力发展果蔬种植和销售。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发展自有基地2050亩,壮大了当地的果蔬产业。
除此之外,为了推动农民创客群体的发展,2015年1月,乐义基地创建了立山农创园,目前入驻创业企业22家,以现代高效农业为方向,结合生态农业旅游,面向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退伍军人以及大学生等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创业孵化。
据乐义科技示范基地有限公司总经理郭俊山介绍,目前园区设运营管理区、创业培训区、创业孵化区、技术指导区、休闲体验区等五大功能区,为创业者提供诸多社会化服务,这些服务包括:低成本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以及资源共享的优质平台。同时,还定期聘请创业导师,对创业人员进行农业生产技术及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每月组织创新活动及竞赛,开展培训、大赛等交流活动50余次,服务创客1000余人次。
政策发酵,资本下乡,创客进村,土得掉渣的农业正在成为各方竞相争夺的香饽饽。就农业本身而言,以孙维华、王雨农、郭俊山等人为代表的工商资本和新型经营主体进入农业,无论从资金能力,还是技术、操作能力来看,都更有实力去整合经营土地,实现规模化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他们是新农人,其创业过程展现了新农人对于农村产业融合的独特理解,而蓼兰镇杨家顶子村支部书记杨同林所创建的诸多“农创体”,则展现了老农人对土地的深刻感情。
据了解,曾经的杨家顶子村只有一两个蔬菜大棚,村民靠种地勉强能够维持生活。如今,一个个大棚连绵起伏,蔬菜瓜果十里飘香。来自青岛各地的旅游观光团络绎不绝。
杨同林告诉记者,近年来,杨家顶子村大力发展“一村一品”项目,以大葱、韭菜、土豆、西红柿、草莓等无公害果蔬产业为主导,先后流转本村及周边土地1000余亩,发展优质无公害大葱基地1200亩,草莓保护地栽培200亩,建成设施大棚80亩,培育发展了文祥家庭农场、杨同光家庭农场、占伟家庭农场、占连家庭农场、书学家庭农场及京华家庭农场等家庭农场6户。同时,村庄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以青岛盛跃惠民专业合作社为载体,为周边种植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公司等提供农业种植机械化服务,推动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对于随之而来的产品销路问题,杨同林想到了发展订单式农业。在他看来,这是解决农产品周期性波动的一把利器,在他的推动下,该村成功引进了青岛福生食品有限公司蔬菜生产基地,生产加工的农副产品全部出口至日本,百姓足不出户就把产品销到了国外。
瓜果“四季歌”
平度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农业传统深厚,拥有18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数量在全国县级市中最多,堪称中国品牌农谷。著名的云山大樱桃、明村西瓜、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等农产品,享誉全国。其所开创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平度模式”是诸多县市学习的榜样。
有意思的是,上文所提到的四大产品,也正好对应了平度农产品的四大节日:春天的云山大樱桃节,夏天的明村西瓜节、秋天的大泽山葡萄节、冬天的马家沟芹菜节。平度市发改局局长董玉玲告诉记者,“四季节庆”已成为展示平度现代农业的亮丽名片,推动了高端特色名牌农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农民持续增收。
这一系列农产品中,值得一提的便是大泽山葡萄。驱车行驶在淄阳水库旁的公路上,四处极望,均是坐落在绿山青山之间的葡萄园。
青岛葡萄“大观园”示范园位于淄阳水库南岸,是山东省鲜食葡萄研究所对外展示的载体。核心区占地面积1000亩,辐射面积3000亩,是一处集葡萄科研、生产、展覽、观光、苗木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生态园。该项目建有葡萄历史长廊1公里,被评定为AA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5万余人。2016年,被确定为(食在平度)泽山农创体重点支撑项目和大泽山镇精准扶贫四大基地之一。
土生土长的大泽山人昌云军是该项目的创始人。昌云军是名副其实的“葡萄达人”,他育出了中国最甜的葡萄“金手指”,被当地人誉为“葡萄大王”。
据昌云军介绍,“大观园”兼具农业科普与旅游性质,在观光区内分布着100多个葡萄品种,堪称中国葡萄博物馆。同时,该项目还为农户提供葡萄苗木和实践基地,对有意向发展葡萄种植的农户,在示范园与专家一对一学习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并在试验田实践葡萄种植方法和管理方法;对缺乏资金无法启动种植业的贫困户,园区将免费提供苗木,并免费培训种植技术。
“大观园”的不远处便是高氏庄园。其创始人高竹亭的转型之路,代表了企业家对自然生态的认知变迁。
高竹亭生于1949年,其创业的第一桶金源于石材加工生意,在生意最红火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石材加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他开始决定转型。1998年,依托当地丰富的葡萄资源,他创办了大泽山镇首家葡萄酒厂——青岛泽山葡萄酿酒有限公司。
此后,随着对农业理解的不断加深, 2006年,高竹亭又从附近农民手中承包了坐落于泽山湖东南岸的菩山约200亩山峦薄地,承包期为50年,并成立了青岛高氏葡萄种植庄园有限公司,决意把这片山峦薄地开发建设成一个“原始、生态、和谐、自然”,融山、水、园、林、花、果为一体的葡萄绿色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庄园。
如今的高氏庄园,在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和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有机生态农业观光园基础上,以“农创体”建设为契机,全面打造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在平度葡萄产业的链条上,还有一系列的公司值得我们书写,比如位于明村镇三合山景区附近的青岛爱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该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模式,是集葡萄种植、葡萄酒酿造、研发、陈酿、销售、旅游观光、休闲会所于一体的综合性葡萄酒酿造企业。值得一提的是,该公司目前还开发了蓝莓酒系列产品,而其所采用的蓝莓原料,便来自于相距不远的青岛沃丰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沃丰苑的总经理田素峰是一名从平度市灰埠镇走出的技术专家,在身边的朋友看来,拥有10多项高分子材料发明专利的她,本可以在科研道路上走得更远,但她却在2013年回乡创业,创办了青岛沃丰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据田素峰介绍,沃丰苑专注于高端水果种植,目标是打造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高端水果种植销售、果树育苗、农业观光旅游的现代化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目前,该公司已流转土地1100亩,建成了蓝莓园、秋月梨园、映霜红桃园、软枣猕猴桃园、redlove红心苹果园等种植区,修建了总储水量为3万立方的蓄水池2个和养殖区。
这些“农创体”的发展自然而然地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以沃丰苑明村镇采摘园为例,该项目占地1100亩,都是从周边农民手里流转的,年租赁费用1000-1200元,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农民增收约120余万元,此外,沃丰苑每亩地的用工成本3000元/月,每年可为周边村民增加劳务收入330万元。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沃丰苑牵头成立了青岛三合山果业专业合作社,带领大家发展高效农业和农业观光项目,沃丰苑为社员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平台,农民按照沃丰苑的要求搞好果树种植,这样既有利于沃丰苑进一步做强做大,又可以解除村民发展高端农业无技术无销路的后顾之忧,做到合作共赢。田素峰告诉记者,如果按照带动农民种植蓝莓2000亩计算,每年可为农民增收4000余万元。
促进农民增收就业是农产产业融合的最终落脚点。在平度,类似沃丰苑的“农创体”还有很多,比如前文提到的杨家顶子村,其创业园突出扶贫功能,打造集高效蔬菜种植、温室育苗、生态养殖、农产品加工储藏、休闲观光采摘旅游、电商销售、科技培训等于一体农民创业园区,并按照“政府引导、资金统筹、合作社带动、村户参与”的运作方式,将周边农户吸纳到产业链上,有效带动了周边12个村庄50个贫困户、138名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杨家顶子村附近的管家村贫困户管永成就是其中之一。管永成今年47岁,残疾,丧失劳动能力,女儿管倩倩今年上大学,家庭非常困难。创业园专门为其妻子葛桂芳提供了园区保洁岗位,每天工资80元。女儿暑假期间,有打工的意愿,也主动安排她来园区工作,月工资2400元左右,让这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有了基本保障。同时,扶贫创业园还与管永成家签订了脱贫协议,为其10亩土地提供免费播种、耕地、收获、收购一条龙服务,对收获的小麦高于市场价0.15元全部收购。合作社还为其免费提供大葱种苗和技术指导,鼓励其发展大葱种植,收获期采取最低保护价每斤0.45元收购,使他家的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再比如前文所提的愛迪尔葡萄酿酒有限公司,近年来,该公司安置困难户有5人,其中一名贫困户王冲,20岁,未婚,父母双亡,患有癫痫病。据公司负责人介绍,除每月给他生活费800元外,公司还包吃包住,并为其治病。
一系列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农创体”构建了起来,“用二三产业的利润合理反哺农业,产业链利益分配更加合理,提高农业竞争力,带动农民增收。”董玉玲告诉记者,在平度,农民可以通过土地入股、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额外收入,也可以进入到相关企业中打工赚钱,还可以通过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参与到现代农业中。
“农创+”的六大模式
未来农博馆的科技元素、“四季节庆”的品牌要素、店子国家农业公园的旅游要素、爱迪尔和高氏庄园的工贸要素、各个创业园中的互联网要素以及每个“农创体”都有的脱贫要素,在推进农村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平度市所进行的农创+要素的模式,已成为促进其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一环。
当然,每个“农创体”都承载着多种功能,比如创业园中不单有互联网元素,自然还会有工贸元素、旅游元素、脱贫元素,而这些一二三产业要素在农创体中的叠加、融合,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化学反应”,推动了各个产业的协同发展。
“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平度市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经验,就是将产业融合建立在优势产业基础上,并与科技、品牌、旅游、电商、工贸、脱贫等要素相结合,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和供应链重组。”在4月12—13日召开的全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暨现场观摩会上,平度市副市长徐广举这样说。
徐广举表示,2016年以来,平度市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创平度相结合、与食在平度相结合、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打造出了“农创+科技”、“农创+名品”、“农创+旅游”、“农创+电商”、“农创+工贸”、“农创+脱贫”等“六大模式”。
这其中,“农创+电商”模式作为“互联网+”的农村实践,尤为值得一提。据介绍,近年来,平度市通过抓好电商运营平台建设,先后培育发展农创工坊、金超越电商、华E电商、壹品汇等本土电商运营平台20多家。全市建成由大学生、农民参与的市级电商运营中心2个、镇级电商运营中心7个、村级电商服务站1500余处,各类电商经营企业(含网店)1万余家。
农产品的包装运输难题也被破解。平度若干企业与顺丰合作,采用真空气囊新包装技术,有效破解农产品远距离运输包装难题,由原来卖省内扩展到卖全国乃至卖到国外。数据显示,大泽山葡萄去年电商销售700万公斤,网销鲜食葡萄全国第一。云山大樱桃夺得淘宝网4月销量全国第一,共销售1500万公斤,农民增收近亿元,带动创业就业2.95万人。
“农创+要素”的模式改变了平度的产业形态和生产体系,农创群体也由此在平度茁壮成长,一大批有影响力的草根达人、返乡创客和致富先锋纷纷涌现。前文所提到的葡萄达人昌云军培育的金手指葡萄连续两年荣获“中国最甜葡萄状元奖”;刘德波研制成功大葱一体机,获得4项发明专利,并走上央视《创业英雄汇》;返乡创客王连强以“返乡农民工共同的农场”入选“全国新农民创业创新百佳成果”;致富先锋王桂欣创立“合作社+基地+互联网+创业园”模式,带动周边13个合作社1400多户农民采用公司化生产销售农产品,在全国建立9个种植基地,被誉为“圆葱大王”。在这些先进典型带动下,平度农民创新创业蔚然成风。去年以来农民创业人数达到9814人,新发展市场主体7468户,均增长62%。
新的收入增长点和动力源也水到渠成的产生。资料显示,平度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增长10%左右,2016年城乡收入比为1.82:1,明显低于全国2.82:1水平。大泽山镇引导农民从事假睫毛生产,年产29亿对,占全国产量的90%、全球市场的85%,带动1000余个家庭作坊共同致富;新河镇依托80多个农民创业企业,带动2.1万农民从事草编工艺品,年人均增收6600元。
城镇化水平也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围绕产城结合,农业与其他产业、新兴业态融合更加深入,“食在平度”旅游品牌、“电商服务站”、“创客经济”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冒出,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13.7:52.7:33.6优化为2016年的12.1:56.7:31.2;城乡环境更加宜居,全省城乡环境满意度调查由2015年的第121名跃升到第2名,2016年,城镇化率比2015年提高1.7个百分点,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8580人,落户城镇农业人口增长53.4%,实现了新农村与城镇化协同发展,奠定了农民奔小康的坚实基础。
产业融合发展并非一日之功,徐广举表示,虽然平度在农村产业融合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品牌带动作用不明显以及缺乏拳头旅游项目带动等方面不足。“下一步,我们将以10个示范镇(街道)、98个示范村为主体,以项目建设为载体,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依靠项目的深入开展,加快推进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