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体育的600天
2017-05-15山宗
山宗
2015年9月,阿里体育在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大潮下成立。如今,距离他们成立已经过去了600天。这家在有些人看来“跑得很慢”的公司,到底都经历了什么,又即将面对什么呢?
“我给阿里体育打60分”
进入2017年,阿里体育完成了三件大事。第一,WESG在常州顺利举办,阿里朝着自创IP的路进了一步。第二,协助阿里巴巴集团与国际奥委会签约。第三,与亚奥理事会达成合作,帮助电竞进入杭州亚运会。
在张大钟眼里,如果给年轻的阿里体育打一个分数,60分或许是最准确的。做体育的基础经济平台,以创造IP做体育的技术平台,让更多人更好地参与体育,这是阿里体育在成立之初所设立的发展方向。
600天过去后,公司延续了成立之初的发展路径,没有做出定位或是战略方面的调整,这是张大钟给及格分的原因。然而基于体育产业的特性,阿里体育在发展的节奏上比预期要慢,这让他不得不扣掉一些分数。
不过“慢”对于张大钟而言,未必全是消极的含义。至少对于体育产业而言,这种“慢”符合他的理解。
“中国体育产业风起云涌,无论是版权还是资产,大家最关注的是如何买东西。但这个行业在中国,存在着巨大的泡沫。”张大钟说。买版权容易,但消除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鸿沟却很难。对于阿里体育几乎不介入版权购买的战略,张大钟这样解释。
对阿里体育而言,体育的媒体服务并不是发展重点。体育传媒人出身的张大钟认为,中国体育产业的核心不应该在媒体,而应该放在群体参与的体育领域当中。
如何为参与体育的人提供服务,这是核心所在。这种服务不局限于赛事转播服务,培训、装备、场馆、票务的服务其实都需求旺盛。按照张大钟的解读,阿里体育希望做的正是这些基础性服务,媒体只是它的延伸而已。
话虽如此,但媒体和内容在体育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尽人皆知。过去两年,体育版权的竞购更是一浪高过一浪,阿里体育相比竞争对手却动作不多。张大钟对此的解释是,阿里体育没有盲目跟风,对市场保持了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未来,他们会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入体育版权的相关领域。
“阿里体育做的是经济,不是产业”
在去年的战略发布会中,张大钟提出了“天”字战略的布局,体育场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今年3月,阿里体育与上海杨浦区政府合作,拿到了杨浦体育中心的场馆运营、商务开发权,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中国有九万亿的体育资产,但是其中体育场馆利用效率极低,这是体制的问题。”张大钟说,阿里体育希望用互联网的方法及智能化的应用,把生产力释放出来,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服务。
体育场馆闲置、利用率低,这是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而国内一些不以功能为导向的大型场馆,这个问题更为严重。优化场馆资源的提法早已有之,但实际操作的问题同样长期存在。对于阿里体育来说,他们怎样去打通存在于场馆、服务与用户之间的壁垒呢?
在张大钟的设计中,场馆以赛事IP和全民健身培训为两大支柱。这就让场馆有了全民健身、培训、竞技三个层次的体育内容和服务。在这个基础上,他们会构建一个资源整合的平台。
张大钟认为,目前国内很多场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功能和服务不完善,培训项目不系统,而且没有一个科学化的标准。所以,阿里体育希望作为一个平台,连接国内外知名的体育培训机构和全国各地的体育场馆,把资源整合起来。
做平台化服务,是张大钟反复阐述的阿里体育的基因。通过使用互联网的功能连接IP和场馆,这种模式被阿里体育称为“体育基础经济平台”。不仅如此,张大钟还强调阿里体育做的是基础平台,而不是应用平台。按照他的解读,从广义上来说,阿里体育做的是体育经济,而不是体育产业。
基于这样的发展逻辑,阿里体育想把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WESG)打造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赛事IP,然后打通电竞馆,实现上下游资源的统一。但这种策略到底具备多强的复制性,特别是在那些传统体育运动领域中,如何更好地连接场馆和用户,还会面临很多疑问和挑战。
“阿里体育与阿里集团一样,具有颠覆性”?
今年1月,阿里巴巴集团与国际奥委会(IOC)达成6届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赞助协议。这对于旗下的阿里体育而言,也是重磅战略性事件。张大钟透露,在正式签约之前,阿里集团与国际奥委会已经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和相互了解,并不是只基于所謂达沃斯论坛的契机。
正是基于这种深度交流,阿里集团与国际奥委会提出了一个奥林匹克第三次革命的概念。第一次革命是电视的应用,第二次革命是赞助商的应用,第三次革命是数字化。
而在数字化革命的时代下,阿里巴巴会从云服务、电子商务以及奥林匹克频道这三个方面来帮助国际奥委会。作为拥有完整体育基因的阿里体育,会从各个维度落实阿里集团与国际奥委会的合作。
与国际奥委会的这一合作,在阿里体育的蓝图中绝非孤例。细细数来,与阿里体育签下合作协议的国际性体育组织包括亚奥理事会、国际泳联、国际拳联、中国橄榄球协会、LPGA等组织,覆盖不同大洲、不同项目和不同协会。
在张大钟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发展逻辑。因为协会与企业一样,是制定行业标准的最高组织。与这些组织建立合作,就能够成为制定规则、改变业态的一方。
“阿里巴巴的基因就是有颠覆性的,所以阿里体育一定有颠覆性。”
然而在频频建立合作关系后,阿里体育实质性推动并不多,这一点受到了外界的质疑。张大钟回应说,赛事、媒体、培训、会员、电商、云服务,要做这六七项事情,每一项都不简单。最简单的就是花钱买媒体,这是最快的。但阿里体育希望走得慢一点,把事情一项项落实好。
张大钟说,阿里体育之所以能有时间去雕琢体育基础经济平台,源于董事会的充分耐心。在他看来,背靠阿里集团的好处就是较低的发展客户成本和获取大数据成本。阿里体育可以汲取这些用户进行智能化分析,引导到体育项目当中来。这大大缩减了用户发展的时间,提升了精准度。
而对于舆论来说,最关心的问题可能还是,“阿里”二字的阿里体育,究竟如何最大化地导入阿里巴巴集团在电商平台上积攒的海量用户,完成一个从量到质的巨变。
但张大钟对此有不同看法。他判断单纯的导入缺乏创造性价值,只有跟阿里体育既有的IP和服务的产品结合,才能产生增加的价值。这就是所谓的双向导入。
具体来说,阿里体育可以为电商提供内容。与此同时,阿里体育能通过电商平台获知消费者的喜好,在这个基础上实现资源和服务的整合。张大钟说,阿里体育正在搭建与阿里体育这样的平台,争取今年完成搭建。
“电子竞技就是未来的战场”?
电竞,一直是阿里体育着重发力的领域。创造WESG这个品牌,UI及签约亚奥理事会,都与发展电竞生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和我们的对话中,张大钟专门介绍了阿里体育发展电竞的核心逻辑。
目前,电竞产业还没有世界性、权威性的组织,甚至亚洲内部的组织也不完善。与此同时,对于电竞的解读也更加积极。“看不起、看不懂、跟不上这样的现象,很可能出现在电竞产业的发展中。”张大钟说。
在未来,电子虚拟技术所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多,从日常的生活到军事化战争,都会有电子竞技的元素融入其中。
因此,在张大钟看来,世界电子竞技是未来体育世界,乃至未来世界的博弈。认识到这一点后,阿里体育布局电竞产业的逻辑和背景就更加清晰了。而在幫助电竞项目进入亚运会后,张大钟也希望能够为电竞项目进入奥运会寻找到契机。
不仅是电竞,阿里体育在高尔夫、橄榄球等我们印象中的“小众”项目上也频频发力。对于这样的布局,张大钟透露,阿里体育在目前阶段并不会去拼足球、篮球这些太火的项目。反倒是一些用户净值、忠诚度高,价格敏感度不高的小众项目,可以走得通C端付费的商业逻辑。
“我只愿意培养对体育有热爱的人”?
目前,阿里体育的员工已经接近200人。这对于一个成立不到2年的体育创业公司而言,已经初具规模。人员的补充,让阿里体育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业务线的拓展。不少行业内的优秀人才,也冲着阿里体育的名号慕名而来。那么对于一名体育产业老兵而言,张大钟有着怎样的体育人才观呢?
热爱,是张大钟提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硬性的要求。“如果不热爱体育,TA再有天资或者再有能力,我认为都可能没法走得更远。”
干体育产业,需要的是耐心、时间和忘我的投入,这跟运动员的精神是一致的。如果热爱这个行业,TA会为之付出很多。相反,如果对体育产业没有这种高度的热爱,就无法培养一种忠诚和定力,也就无法长期在里面坚持下去。
张大钟有着丰富的人生经验,他见过太多急于投入体育产业的人,如果不是做好了长期为之奋斗的准备,只是纯投机的话,他不建议这些人去做体育。“体育产业发展的节奏很慢。它不是做一个软件或者产品出来,马上就能火的产业。如果说有很多机会的话,其他行业的机会比体育更多。”
在阿里体育内部的管理中,张大钟也是这样贯彻自己的理念。“如果他热爱这个事情,我会很有耐心地培养。但如果他并不热爱,只是当作一份简单工作的话,我是没有耐心培养的。”
在杨浦体育中心的办公区,阿里体育与600天前那个连核心队伍都没有搭建完成的创业公司相比,俨然两副模样。在张大钟眼里,创造体育IP的能力,以及运营、执行体育基础平台服务的能力,成为了现阶段阿里体育的核心竞争力。
在有资本、缺市场的体育产业发展阶段,掌握这样的能力,已经让阿里体育给其它体育公司设置了一个不低的门槛。在2017年之后的计划里,张大钟和阿里体育,希望办好两件事:第一,在打造IP方面,把WESG做得更好。第二,把体育服务的基础平台做好。
“想做的事情不能太多,两个就已经蛮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