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整合与应用
2017-05-15肖丹丹
吴 飞,张 锐,肖丹丹
(1.北京大学体育部,北京100871;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
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整合与应用
吴 飞1,张 锐1,肖丹丹2
(1.北京大学体育部,北京100871;2.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61)
对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进行探讨,研究认为:1)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均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2)将两种研究范式进行整合和应用互为补充,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定量研究是对运动员技战术运用进行客观的量化统计,定性研究能够辨别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真正意图。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进行整合和应用,可能才是探求运动员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效果、最终得失的最佳方法。
乒乓球;定性研究;技战术分析;定量研究
乒乓球项目的科学化探索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初,对战术训练水平的文献多为定性描写[1]。经过不断探索,老一代乒乓球科研工作者在诸多预设的指标中确立了经典三段论的重要指标:发球得失分、发球抢攻得失分、接发球得失分、接发球抢攻得失分、相持段得失分。三段统计法在乒乓球技战术研究中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这些指标的目的是量化竞技乒乓球项目的科学研究,使统计数据更加客观真实。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研究人员又发现定量研究并不能完全反映运动员在比赛中技战术运用是否得当。在繁琐的技术统计数据中,科研人员需要根据对运动员技战术风格的了解,以及对乒乓球技战术的深刻认识,来选择直接或间接决定比赛胜负的敏感指标。而这种敏感指标的选取则属于定性认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交互式向前发展。
在一些优秀的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文献中,研究者自觉地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相结合运用。但是,在CNKI中,运用“主题”模糊搜索“定性研究”并且加“定量研究”“乒乓球”时发现,目前并没有研究者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认识和总结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范式在乒乓球科学化探索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对于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范式的讨论在教育学、医学、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等多学科中,均有着较多的分析和讨论。甚至在体育领域的学校体育、体育社会学、运动训练学等,都有较多的著述。本文试图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研究范式进行探讨,意为充实运动训练学乒乓球研究方向的理论体系,在方法论方面引起相关研究者的注意。
1 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1.1 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的优势
定量研究(Quantitative Research)范式是科学主义思潮的产物,其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是实证哲学,用自然科学的实证方法解释客观的社会事实,用精确的数量分析研究社会现象及其相互关系。通过具体、客观的观察,描述解释其因果规律,通过经验概括得出结论[2]。定量研究是从量的方面精确地认识事物的方法,侧重对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范围和空间结构的测量、计算和分析。就体育学研究来说,定量研究范式认为在人们的主观世界之外,存在一个客观唯一的真相,研究者必须采用精确而严格的实验程序控制经验事实的情景,从而获得对体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了解。它采用统计技术,考察体育现象“量”的规律性,从而把握事物性质[3]。
1963年,吴焕群在《乒乓球记录统计方法》中,以发球抢攻、接发球、对攻、拉弧圈球、搓攻、被攻情况作为基本指标,首次比较系统地讨论了乒乓球比赛技战术运用情况的统计方法[1]。1988年,在中国乒乓球队备战第24届奥运会的科技服务中,吴焕群、张晓蓬等人结合专家意见,从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整体观出发,把比赛时的整体能力划分为三个阶段,把揭示“三段”训练、竞赛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三段评估理论”(图1),同时,以得分率和使用率为评价指标,提出了乒乓球比赛制胜的经典理论。这一模式的建立使相同运动员和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时期和相同时期的实力比较成为可能。经过吴焕群、张晓蓬等几代竞技乒乓球项目科技工作者不断探索而形成的乒乓球三段统计方法的建立,确立了定量分析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的地位和作用。科研人员从运动员的发球、接发球的种类、落点,第3、4、5板的技术运用类型、落点的分析与汇总等方面统计出具体的数据,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寻求破解对手技战术套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的定量研究在测量、还原、计算和分析比赛实战中,能够相对客观地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这是定量研究最大的优势。
1.2 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的不足
乒乓球技战术的复杂性和对抗性使纯量化的指标统计有时不能反映出比赛的真实情况。在进行乒乓球量化统计时,不需要真正懂得乒乓球技战术如何实施和实施效果。通常技术统计数据反映的是每一板球的击球技术类型、路线,科研人员计算统计结果并在技术分析报告或者乒乓球技战术论文中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但是,乒乓球的技战术实施是双向的、错综复杂的,受多种难控因素的影响,很难精确地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每一板球都有控制与反控制相对抗的特点存在,并且与运动员当时的击球质量、击球时机,以及对手的技术运用情况等变量都密切相关。而定量研究并不能涵盖乒乓球比赛中出现的所有变量,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
图1 乒乓球三段评估理论[1]
以王皓的一场国际比赛技战术分析来说明定量统计在复杂的乒乓球技战术实施和充满对抗的乒乓球比赛中的局限性。科研人员曾对王皓的一场重要国际比赛进行分析,统计出整场比赛(打满7局)的第1、2、3、4、5板球以及相持段的技术种类、线路,以及每一板球与最后得失分的关系。三段技战术统计指标均显示王皓技术发挥不够理想(三段得分率均低于对手)。王皓的个人技术统计指标不同于马琳。马琳的发抢段是其制胜关键,发抢段得分率一般要达到70%以上,马琳才能在比赛中胜出。王皓个人技术全面,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相对较为均衡,发抢段、接抢段均需高于对手(60%左右),相持段与对手持平,王皓则能胜出。因此,当三段得分率均低于对手后,很难界定王皓在哪个段落的发挥欠佳是导致其输球的主要原因。因此,这样的统计结果不能让王皓、教练员和研究人员感到满意。因为输掉比赛的最关键原因,并没有从数据中发现。科研人员对录像进行反复观看,发现比赛中有一个不易发现的关键“节点”。在这个“节点”之前,王皓技术运用流畅,场面处于优势状态;而在这个“节点”之后,王皓无谓失误增多,在场面上开始处于劣势,最终输掉了比赛。随后,科研人员以此“节点”为界限,将比赛分为两段,对王皓及王皓对手的技术再次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王皓的对手在“节点”之前的技战术运用与“节点”之后的技战术统计有惊人的相似(发球、接发球、第三板、第四板技战术使用比率相近)。即,表明对手在技战术上变化显著,对比赛结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这个所谓的“节点”,只是对手变换发了两个一般比赛中很少使用的发球类型,扰乱了王皓的比赛思路。此后,对手又逐渐回到自己擅长的技战术套路中,但是王皓却无法再次控制场上局面。研究人员将这场比赛统计结果和分析报告及时反馈给王皓和教练组,并将“节点”的观察呈现在技术报告中。分析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心理因素在乒乓球技战术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定量数据能给当时处于低谷的王皓带来信心(节点的划分,也向王皓再次强调:技战术运用的坚决性和出手质量是其成败的关键)。
这场球如果仅从量化指标观察,并不能看出王皓输球的症结所在。对手的2个发球变化,也不能从繁杂的技术统计数据中脱颖而出。而高水平乒乓球运动员之间的较量,有时会因为一个技术细节没有处理好,导致整个技术链条的断裂。在最高级别的乒乓球比赛中,获胜的不一定是技术打法最先进的,但一定是犯错误最少的一方。仅仅用定量数据往往不能完全展现比赛全局。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比赛的“节点”,并灵活地以节点为界限将比赛划分为两个段落后,再进行量化研究则发现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这个“节点”的发现暗含着定性研究的特点。
2 乒乓球技战术定性研究的优势和不足
2.1 乒乓球技战术定性研究的优势
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在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有人将其译为“质性研究”“质化研究”“定性研究”等。中国学者陈向明将其译为“质的研究”。目前,在国内还没有统一译法。定性研究源于人文社会科学,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而实现的研究方法。它强调研究者在自然情景中,采用实地体验、无结构访谈、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文献研究、个案调查等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分析方式以归纳法为主,以当事人的视角理解现象的意义或对事物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和理论,但不对研究结果作普遍的推演[4]。国际上已经开始反思量化研究的局限性,并对定性研究加以深入地理解和运用。从阐释主义范式视角(Interpretive Perspectives)出发的定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近30年来在社会科学领域发展迅速[5]。
在知识的形态上,知识分为可以表达的知识——明确知识,以及难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明确地表达出来的知识——缄默的知识(Polanyi, 1962)。明确知识具有逻辑性、共享性,可以进行编码和易于传递;而缄默知识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存在于组织个体成员当中,表现为思想和技巧,嵌于实践活动中。所以,缄默知识的传递更需要通过个体的研究和生产实践来获取。而且,知识缄默度越大,越要求有更丰富的媒介去实现知识转移[6]。对于乒乓球技战术的定性理解就属于缄默的知识。比如,乒乓球技术运用中,总出现“吃住球”这种业内用词。很难解释什么是“吃住球”,但是专业人员通过观察运动员球拍接触球的瞬间动作就能判断出运动员是否“吃住球”。这种缄默的知识属于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定性认识,基于此认识而得出的判断往往是定量研究所不能比拟的。竞技乒乓球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而每一位顶尖运动员均有其独有的技战术风格特点。如果研究人员仅仅用简洁的三段统计方法或许能发现运动员在比赛的哪个段落出现了问题,但由于方式较为粗放,统计分析则显得不够精准;如果研究人员精细地统计运动员每一板技术类型、路线、效果等指标,则使比赛统计数据纷繁复杂,整个研究限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并且会耗费大量时间。因此,研究者需要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发展进程不断探索和发现技术敏感指标。而如何确立敏感指标则属于“缄默的知识”。比如,在国家乒乓球男队,很少有运动员第五板采用回摆技术,只有王皓和陈玘使用率较高。因此在对王皓进行科研公关和服务时,将会精细统计分析第5板技术。而如果对王皓技战术风格不够了解,对每一板技术都精细研究,则会产生繁复琐碎的统计数据,反而不利于发现问题所在。基于以上理解,笔者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采用的定性分析概念界定为,研究者运用个人对乒乓球技战术的理解,对乒乓球比赛进行深入细致的解释和分析,包括在定量研究之前对乒乓球技战术统计指标的界定以及之后对数据的分析。
2.2 乒乓球技战术定性研究的不足
对乒乓球技战术分析采用定性研究的范式有一定的难度。定性研究是在一群小规模、精心挑选的样本个体上的研究。研究不要求具有统计意义,但是凭借研究者的经验能有效地洞察运动员技战术实施的特点和内在规律,以及它们可能对比赛结果带来的影响等。因此,定性研究对于研究人员本身具有较高的“门槛”。因为这种研究范式可以被“学”习,但是不能被“教”会。指导教师能够告诉学生他们做定性研究需要知道的知识,但是导师无法以学生现在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他们,只能设法安排让学生亲自去获得这些知识、技能所需要的经验。而学生必须愿意先拥有这些经验,然后才能选择是否希望继续,也才有自己创新的基础。学生必须在尚不清楚在做什么的时候就开始研究,需要自愿悬置怀疑。他们必须冒着失去胜任感、控制感和自信心的感觉,犹如在不熟悉的水域里游泳,暂时放弃已有的标准和准则[7]。这是一个艰苦、不确定、高焦虑的过程,同时也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研究人员的必由之路。
定性研究的不足在于,这种研究范式是一种主观解析,在很大一部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个人能力和研究水平,而研究水平和个人能力的高低可能造成与事物真相存在或远或近的距离。就像一块顽石放在两个工匠手里,一个出产美玉,另一个可能成为一堆乱石。其次,研究者要抱着一种开放的、探索的心态。研究的初始概念框架只是研究者尚未出发时的一个临时地图,而且这个地图是根据研究者的个人经验和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旦进入实地,很可能发现这个地图并不好用,不符合研究对象的实际情况,需要及时进行修订。而且,对研究框架进行修改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和逐步完善。如果在正式研究开始之前先做一个预研究和统计分析,那么对检验要确定的技战术研究方向是否合适会很有助益。
3 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整合和应用
如图2所示,研究者在流程的第一个步骤是“收集资料”。收集资料是一个积累材料、业务学习、增强研究乒乓球技战术经验的过程,即首先要“读懂乒乓球”。第二个步骤是了解“研究对象及其对手”。乒乓球运动员的打法种类繁多,技术流派自成体系。同样打法的运动员技战术特点也迥然不同,比如张继科、马龙同样是右手横板两面反胶选手,但张继科的技术特点偏重旋转、力量,而马龙则偏重速度、灵巧。在进行乒乓球技战术分析时,研究者要在“懂”乒乓球的基础上,明确研究对象(所研究的运动员)的个人打法特点,即“懂得研究对象的技术优势和技术盲区”。第三个步骤是“知识编码”,经过两个步骤的知识沉淀后,研究者对于所有掌握的乒乓球技战术知识进行内在的编码,形成了“缄默知识”,即在“读懂乒乓球”的基础上,并拥有个人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内化经验和感觉之后,对要特定研究的比赛进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即确定研究的切入点。这一过程是研究者对乒乓球技战术定性认识的展现过程,是定性分析实施的精华所在。
图2 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整合与应用流程
定性研究方法倾向于研究个案,其目的是研究特殊现象,强调发现或解决具体问题[8]。Patton[9]认为,定性研究方法的深刻性和详尽性源于小样本的个案研究,其研究样本的量可以少到不足以类推。可见,由于研究对象较少,定性研究方法并不强调研究结果在整个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推广,其研究结果的意义在于发现一场或几场乒乓球比赛所蕴含的特点、规律和数据背后双方运动员的技战术内涵。实际上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一样也是具有“实证主义”的立场。
研究者通过定性研究后,确定切入点,进一步明确具体的实施办法——确立统计指标,对比赛状况进行统计,得出具体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试图找出数字背后的规律,或者进行描述性统计,或者推断出运动员在乒乓球比赛中技战术运用与最后得失分之间的因果关系,这种方法为定量研究。定量研究遵循的是实证主义,用确凿的统计数据说明运动员的技战术运用情况。定量研究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最经典的方法是三段法,通过最后一板的序次将整场比赛划分为三个段落:发抢段、接抢段和相持段,计算每一段的得分率和使用率,并以三段统计法为基础发展出更多的定量统计指标,对运动员某项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在实践中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总之,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犹如硬币的两面,相互联系,互为依存。对特定乒乓球比赛进行分析时,定性研究决定了研究的方向,进而确定统计指标,最终在实践中再用定量研究的数据加以呈现,撰写分析报告从而转化为研究结果。如果没有定性研究的“质”的认识,定量研究就失去了方向;如果没有定量研究的数据,定性研究也只能是泛泛之谈,缺乏可靠的依据。“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10]。
4 整合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应用实例
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建构新的统计指标——分析奥恰洛夫发长球的规律。
奥恰洛夫的发球在欧洲运动员中比较有特点,而其最具代表性的发球是长球,虽然在比赛中这不是他使用最多的发球,但是奥恰洛夫常常运用长球来突然扰乱对手的技战术节奏,并以此来寻求突破口。在2016年卡塔尔公开赛奥恰洛夫以4:1的成绩战胜张继科,从而再次引起中国队的高度重视。
最早提出研究奥恰洛夫发长球的想法来自于国家队教练吴敬平(马琳和王皓的主管教练)的科研团队。但,当时对运动员发长球的技战术未见著述。因为,在高水平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发长球战术并不是主要战术。而奥恰洛夫技战术打法比较有特点,发抢上旋球是其进攻体系中的得分套路之一。科研团队经过分析后,选取比分、发球时机、发球类型、发球线路、最终得失分对奥恰洛夫的长球进行统计和分析,对马琳当时的备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乒乓球科研人员对技战术进行分析已将近70年,很多研究人员对技战术统计指标进行过理论和实践论证。经典的三段统计指标能够较为便捷地发现问题,但是缺乏精准性;详尽的技术统计指标注重细节,反而很难让最关键的指标脱颖而出。研究者在实验室创造出不少在理论上貌似合理的指标,但是在实践中,在高水平运动队中往往难以实现,甚至有可能冒着说外行话的风险。乒乓球是技巧性非常高的项目,如果研究者自身对旋转、速度、力量、落点、变化等要素没有长期的学习和研究,很难设定出合理有效的统计指标。因此有时提出一个不同的新颖、实用的研究点(统计指标),并且能得到运动员本人和教练组的认可,往往凝聚着研究人员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对于奥恰洛夫的长球研究就是其中一例。科研人员对奥恰洛夫和张继科2016年卡塔尔公开赛中发长球的技术进行统计与分析,希望能为国家乒乓球男队制定技战术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表1数据,奥恰洛夫对张继科发长球的规律总结如下:1)奥恰洛夫发长球的主要线路是张继科的反手。在11个长球中,10个在张继科反手位,1个在张继科中路。此种发球奥恰洛夫不发张继科正手;2)奥恰洛夫第2发球发长线的概率较高。在这场比赛11个长线发球中,有7个是第2发球,占64%。3)从奥恰洛夫发长球时的比分分析,在关键球(局末)奥恰洛夫发长球的概率较高,11个长球中,局尾发5个,占45%;开局(4:4比分之前)同样也有5个,占45%;局中发长球仅1个,占5%。4)从奥恰洛夫发长球的得、失分统计来看:得分率(73%)要高于失分率(27%)。奥恰洛夫发长球对张继科威胁较大。
表1 2016年卡塔尔公开赛奥恰洛夫对张继科比赛中发长球的时机、效果统计
从发球时机来看,奥恰洛夫在自己的发球轮中,第1个和第2个发球都有可能发长球。科研团队在研究奥恰洛夫技战术时,发现奥恰洛夫有发长球的习惯,尽管总体的数据不多,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我方运动员的站位、注意力分配都起到了一定的分散作用。如果用常规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三段法进行统计分析,并不能凸显奥恰洛夫的发球特点,降低了运动员备战的实效性。研究人员通过多年对奥恰洛夫的技战术跟踪后,发现其发长球有个人特色。但是,奥恰洛夫发长球并不是其主要的发球类型,而是对于侧旋发球的补充发球,充当着扰乱对方战术的作用。而且,奥恰洛夫发长球的总数在2016年对张继科的这场比赛中仅有11个。常规的统计分析则会因为统计量较小,而没有显著意义[11]。通过对乒乓球技战术的定性研究分析后,研究人员进一步思考如何发现对方发长球的规律,确立了赛时状态(比分)、发球时机(1发还是2发)、发球类型和发球线路和最后得失分的5个统计指标。对比赛进行统计后,得出奥恰洛夫发长球的具体规律。这种研究只是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的个案研究,发长球出奇制胜的欧洲运动员不多,但是这种看起来不是对方主要得分手段的发球方式,可能为其在激烈的乒乓球比赛中换取珍贵的“喘息”机会,甚至能够成为比赛的转折点。而我方运动员如能很好地处理奥恰洛夫发的长球,则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奥恰洛夫发短球的威胁。通过定性研究发现新问题,确定新的研究指标,此后再进行有的放矢的定量研究统计分析,为运动员、教练员的备战起到实际的效用。在乒乓球技战术研究中,这种实证分析是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进行有机整合和应用的典型案例。
5 结束语
简而言之,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均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而将两种研究范式进行整合和应用,互为补充,才能发挥出更大的效用。定性研究在乒乓球技战术分析中,充当着指明方向、辨别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真正意图的作用,而定量研究是在实践中进行具体的统计,并通过统计结果不断修正研究人员对于分析的定性认识,两者互为依存,不可分离。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的整合和应用,可能才是探求乒乓球比赛的技战术运用、最终得失的真正内涵。
[1]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2]范克新.社会学定量方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7-11.
[3]胡永红,周登嵩.复杂科学视域下体育学定量和定性研究的差异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12):15-18,40.
[4]李鸿儒.定性研究中的信度和效度[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
[5]Pope C.Interpretive perspectiv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research[A].Dkirk,Dmacdonald,Mosulliva N.The handbook of physical educa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6.
[6]章岚,许小冬,赵开强.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一种更加注重程序化、情景化的研究方法[J].体育科学,2004(7):1-4,11.
[7]陈向明.质性研究:反思与评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4
[8]陈向明,曲霞,张玉荣.教育质性研究概念框架的本土探索——以一项实习生与指导教师互动的研究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4(4):3-10,28.
[9]Patton M Q.Qualitative evaluation and research methods[M].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90.
[1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2.
[11]彭玉生.社会科学中的因果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1(3):1-32,243.
责任编辑:刘红霞
Integration and App lication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es About Table Tenni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WU Fei1,ZHANG Rui1,XIAO Dandan2
(1 P.E.Department,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087,China;2.China Institute of Sport Science,General Adm inistration of Sport of China,Beijing 100061,China)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es in table tennis technical and tactical study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t suggested that quantitative research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about table tennis techniques and tactics had their ow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at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kinds of research methods could have a greater effect in practical studies.A quantitative study was used to research the players’techniques and tactics for objective quantitative statistics.Qualitative research in table tennis tactics analysis was used to identify the real technique and tactic intention of players.The integ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esmay be the best way to find the real rule of techniques and tactics of table tennismatch.
table tennis;qualitative research;techniques and tactics analysis;quantitative research
G846
A
1004-0560(2017)02-0122-06
2017-01-20;
2017-02-13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基础业务费项目(课题编号:基本15-05、基本16-44)。
吴飞(1977—),女,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乒乓球项目科学研究、人口健康。
肖丹丹(1978—),女,副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乒乓球项目的科学研究,E-mail:xiaodandan@cis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