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求人生大襟怀展现山水大气势

2017-05-15叶子

大社会 2017年4期
关键词:气势生机技法

◎叶子

追求人生大襟怀展现山水大气势

◎叶子

马流洲 我国著名山水画家。1942年出生于潮汕,196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广东省民间文学艺术家协会顾问等。其多幅作品分别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毛主席纪念堂管理局、中央军委办公厅八一大楼、人民大会堂管理局、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中国美术馆等收挂、收藏。

大幅山水画,以得气势为主。

岭南无高山,可在马流洲的笔端却峰峦叠翠;南粤无大雪,可在马流洲的画中却常有银装素裹之景;珠水平缓,但马流洲的作品却现巨浪滔天、惊涛拍岸……

马流洲的山水画作,通古今韬略,融南北技法,从立意到构图,从线条到笔墨,从着色到渲染,气韵贯通,浑然一体,笔法粗犷泼辣,画风奔放豪爽,大气磅礴,势不可挡!

这样的艺术成就,来自画家对师法自然的坚守,徜徉山水之间,在大自然中寻找艺术灵感、创作源泉,追求人生大襟怀。

这样的艺术成就,来自画家对中西技法的融汇贯通,在中国山水画中融入西方画的技巧,用丰富的表现手法展现出山水大气势。

《川浩壑鸣》2007年作 92cmX180cm

气势和精神相生

《苍茫》 2004年作 90cmX97cm

马流洲山水画的主旋律是雄壮、宏大和赞叹。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充满着整个画面空间,从而让人获得一种气势磅礴、博大隽永的感觉。从其学画和创作经历来看,他先师承传统,后学习西方。小时候,邻居在画碳像,让其跟着学,告诉他学了本领,以后饭碗就有了。中学时得益毕业于上海艺专美术老师的悉心指导,他如饥似渴的从传统绘画中汲取精华。1961年到广州美术学院就学,在岭南画派大师关山月、黎雄才的艺术主张和方法的指导下勤学奋发,期间以学习西方绘画为主。

马流洲说“我们的老祖先讲究点线面,而西方讲究块面结合。我是否可以把我们的传统与西方块面表现方法相结合呢?”马流洲试探着把西方技法融入到山水画中。他的个别画中,没有大片的空白,反而层层叠叠,布满空间。他的笔墨技巧,强调的是大块墨色和线条的相融,画山石轮廓时,用笔且重且实;画河水和云雾时,采用灵动的滚笔。他的大块面技法呈现出大气势的画面气息,人站在画前,磅礴雄伟的山让人感到山势逼人,滚滚涌来的水倾泻而下,如身临其境。他的山水画让人感受到的是充满生机、饱满的生命力,让人不自觉的被祖国壮丽的河山所震撼。

马家山水,水是灵魂。马流洲在追求技法创新的同时,不忘琢磨笔下工夫。他深知,最难画的是水流的动态。他研究不同年代不同画家,了解他们表现水的手法和技法。他看傅抱石的水是灵动、飘逸的;他看李可染的水是画面中的白,是用墨块和色块挤压出来;而关山月笔下的水非常写实,黎雄才则画得厚实,强调水和山的融合;张大千笔下的水变幻无常、生气勃发。为了把水画活,马流洲观察水的不同存在形态。他发现水存在虽千姿百态,但有规律可寻,为此总结出水“涌、冲、批、飞、跳、旋涡”等不同形态的细微特征。

2005年,他为天安门城楼中厅创作的《一派生机》取材是黄河壶口瀑布。黄河是母亲之河,千百年来,黄河是中华民族顽强抗争、不屈不挠的记忆图腾。“站在壶口,望着奔腾的黄河水,我耳畔响起的是铁军厮杀的吼声。那一排排巨浪就像炎黄子孙集合的队伍,那深沉而雄厚的咆哮伴随着十几亿中国人前进的脚步声,响彻世界。特别是登上天安门向南远眺,我更是强烈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一派生机。”激动不已的马流洲,大笔一挥,尽情描绘黄河壶口瀑布的大气势之美。

《一派生机》对马流洲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山水画讲究意境的创造,要超出有限的“象”,趋向于无限。山水是有形,可山水的远景则是无形,山水画正是通过“有形”和“无形”的统一,表现宇宙世界的一片生机。马流洲在《一派生机》中注重意蕴的丰富表达,表现出在追求画面物理空间博大的同时,更追求精神的强大。随着《一派生机》的完成,他的艺术创作生涯也进入一派生机。

《云嶺回壑》(中国美术馆收藏)2002年作 124cmX248cm

《一派生机》2013年作190cmX505cm

“创新不能乱来,要统得住”

山水画,讲究工夫,没有坚定的信念和坚持,难以成才。马流洲说,在画画这件事上,他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正是这股喜爱支撑了他几十年,让他完成了古、灵、精、怪的创作阶段的飞跃,实现了创作“四结合”:中西结合、古今结合、大自然和想象结合、与现当代名家艺术语言表达相结合,从而形成了独特的马氏山水画风格特色。

“所谓‘古灵精怪’,指的是开始创作时很古板,发展到能自我精通、精巧表达,在此之上背叛自己原来的画法,走出一条新路来,这是‘怪’,也叫创新。”在马流洲眼里,并不是所有新东西都是创新,“创新”更需传承。他说,“传统”二字过去当时间概念使用,其实“传统”应是可以传下来的表现手段和方法,所形成的规则可以统得住,如古代的题字落款。创新也要有规则,不能乱来,要统得住。

因此,尽管马流洲把西方画技法融入到山水画创作中,依然把创新置身于中国山水画的绘画语系里。他认为,意境的创造离不开画家的文化艺术修养。“意境营造来源于写生所积累的素材和人的修养。修养包括创作经验、人的文化素质、审美境界等。修养犹如盆景,不修不养不好看,既要修它,也要养它,才有好看的造型。”马流洲说,创作里的山像是莽莽昆仑,可细看又不是山的摄影或实景再现,它就是经过修剪、反复推敲提炼之后,在其心中所存、笔下所述的山川。

他擅长创作大型题材作品,多次受邀为天安门城楼、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创作作品。大型题材作品,常常是十几米的大画。画大画,画面的构图和意境营造,挥毫泼墨间都有讲究,精神需要高度集中,也需要用上很大的体力。这可为他喝酒找到好的借口。他常开玩笑说,酒可壮胆、激发创作灵感、增加体力、消除疲劳。没有酒,那么大的画怎么完成啊!他在钓鱼台国宾馆18天的创作中,完全是靠酒解除疲劳。

“李白用酒逼出真情感,他写出的诗,意境多深远。他笔下的庐山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黄河落九天’,我到过庐山,实际景物并没有如此壮观。”所以,在马流洲心中,酒的地位是很高的。不过随着年事渐高,他也放下心头之爱,偶尔小酌几口过过瘾而已。“不过,呷一小口的开笔酒是必不可少的,没有酒气的画面可就比较呆了。”

回想多年的创作经历,古稀之年的马流洲说:“几十年来,我奉行‘四好’的艺术理念,即‘好画画,画画好,好好画,画好画’。我的人生追求‘善、德、功’,其中的‘功’指的是每个人做好自己的本分事情。你卖豆腐的,认真负责生产豆腐;我画画的,把画画好让大家欣赏,这些都是功。”他说他最后的愿望就是“假设老天允许我活到90多岁,我一定再到北京办画展,届时画展前言将写上:过瘾的一生,一生都在过瘾。”

艺术无止境,追求无止境。

马老一定会如愿以偿!

《萧瑟层林》2003年作 97cmX180cm

《千里金沙水》 2000年作 190cmX505cm

猜你喜欢

气势生机技法
让大运河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手绘技法表现
生机暗涌
生机何傲然
作品一
咏鸡
散谈山水画之“势”
让句子有气势
秀秀台
气“吞”万里如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