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概念及实验操作的高中物理教学浅议
2017-05-13翟甜甜
翟甜甜
摘要:无论是概念还是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都是非常重要且必不可少的教学措施。物理概念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快速了解物理相关知识,从而懂得如何着手開展物理实验,理解现实中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的开展,可以促进学生对于物理概念及规律的认识和掌握,并且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所以本文尝试以概念和实验的角度分析如何开展高中物理教学工作。
关键词:概念;实验;高中物理
一、促进高中物理概念教学
(一)对原有物理概念进行重定义。
在学习高中物理之前,很多学生已经了解了很多物理现象,并且很大程度上形成了一定的经验,这些经验有一部分是正确的,可以促进高中物理的学习,还有一部分是错误的,所以必须对此进行纠正,以保证不会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阻碍了学生的学习,这也是一种正确高效的教学措施。
(二)把概念中难点进行分散,步步为营开展教学。
相对于初中物理而言,高中物理的概念与之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因为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不完全,导致对于新知识的接受速度较慢。例如在进行高中物理的势能、动能等概念教学时候,作为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学生对此很难深入认识和理解,所以需要通过具体讲解势能、动能、弹性势能、重力势能等概念,并且引导学生了解各种变量对于这些动能、势能的影响,才能够通过细化的概念逐渐帮助学生了解动能、势能概念的整体含义,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
(三)通过物理假说构建物理模型。
在高中物理中,很多时候因为实际情况较为复杂,所以人们为了能够更加快捷形象的进行处理,所以选择将其转化为更为简单的物理情境,进而形成一定的经验规律,这种方法被称作是构建物理模型,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物理模型的建设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其能够很好的促进物理知识的理解掌握。所以高中物理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巧妙地借助课堂教学展示物理现象、物理假说、模型的探究和构建,并且互相交流物理结论,尽可能从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其从浅显的物理概念开始,逐渐的增强复杂物理概念的理解效率和深度。
二、通过高中物理实验引导学生学习物理
(一)借助实验帮助学生确定和验证物理规律,间接进行物理难点教学。
很多情况下,物理规律的验证就是教学过程中最为困难的地方,单纯的依靠教师口干舌燥的讲解,学生也很难彻底的理解,此时借助实验对事实进行探讨验证,并且教师适当的进行启发,就可以引导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领悟和总结出对应的物理规律,关于物理规律的教学难题也迎刃而解。
例如在进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过程中,能量是虚无缥缈的,无法形容出来,所以我选择在一个支架上挂一个磁铁球,磁铁球上面吸附着满满的铁钉,然后随机抽了一个学生上来,把球拉到他的鼻子前,让他保持不要动,然后把球放手,学生们看着球摆出去又摆回来,满满的铁钉马上就要扎到学生的鼻子,一个个吓得尖叫,但是事实上铁钉却只是几乎碰到学生鼻子,却没有扎进去,通过此实验,学生立刻就领悟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含义,显著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
(二)借助趣味实验培养学生学习高中物理的兴趣。
物理的诸多实验中,有很多是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的,这种类型的实验可以显著的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现代认知心理学中,认为动机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兴趣的存在,兴趣本身也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变化,兴趣更是显著促进人们获取知识、开拓视野和促进学习的内部动力。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适当的构建一些有趣的实验环境,会很好的吸引学生课堂的注意力,在确保其减少走神几率的同时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对摩擦力相关知识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我在实验之前准备好了一根铁棒,两端直径及光滑程度等都是完全相同的。然后让全体同学推选出一位力气最小的女生和一位力气最大的男生一同上台参与实验。我安排两位同学分别紧握铁棒的一段,然后互相拉扯,结果男生轻松获胜,然后我将男生一段的铁棒偷偷的涂上润滑油,再让这两位同学继续重复这个动作,则女生轻松获胜,男生还差点摔了个大跟头,引得全体同学大笑不止,然后我在给他们解释我所动的手脚,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前后的现象差距如此之大,这样就很好的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摩擦力一课我自然也上的很成功。
(三)通过分散性实验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
复杂的物理概念可以通过多个简单的物理概念的讲解学习,最终达到领悟掌握复杂物理概念的目的。除此之外,通过分散的多个实验步骤,也可以达到帮助学生领悟掌握复杂物理概念规律的目的。
例如,在关于压缩气体做工会导致气体的内能增加的知识点中,我采取多个实验步骤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是使用打气筒快速的为一个密闭的压缩罐打气,然后让学生来摸打气筒,结果发现打气筒外表变热了,此时我让学生们寻找发热的原因,他们给我的解释是摩擦所产生的热。对此我不发表意见,然后继续开展下面的实验。我把打气筒与压缩罐之间的连接断开,然后继续按照原来的打气速度打了相同的次数,然后让学生继续摸打气筒外表,结果外面基本温度不变,于是我要求学生们解释前后出现如此变化的原因。学生们开始理解气体受到压缩后其内能会增加,温度自然上升了,这样也就不会有学生继续错误的认为内能增加是摩擦导致了。
(四)重视演示实验中学生的参与。
三、在演示实验的操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是创设情景,做一些简明、娴熟的示范点拨。引导学生在对物理概念的形成阶段,像科学家那样地思维,主动思索实验方案,控制实验条件,排除干扰因素,在实验中测量数据,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处理信息,在信息中寻找和发现规律。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教师演示,学生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例如:有的老师在“楞次定律”一节的教学中,变原来的课堂演示实验为边做边讲实验,每两位学生发一套实验器材(干电池、电流表、原线圈、条形磁铁、导线),实验中让学生首先观察电流方向与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的关系,再观察原线圈的电流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把直观的材料作为培养学生知觉、观察力的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准确地进行观察,然后引导学生讨论、研究、对比、总结出感生电流所引起的磁场方向与磁铁运动方向的关系,最后训练学生用科学的语言描述,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从而顺理成章地写出楞次定律。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不应当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需要在其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选择更好的方法进行物理概念的讲解同时,还能够通过设置巧妙的实验,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实现更好的高中物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先林.高中物理常态化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