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教学的策略

2017-05-13张景远

新一代 2017年4期
关键词:鉴赏教学诗歌初中语文

张景远

摘 要:初中语文教学中诗歌的学习占了很大比重,同时诗歌的鉴赏也是考试的难点和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古诗词中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其审美能力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任务。本文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熠熠生辉。它博大精深,艳如百花,汇集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文化永远的根。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精髓”,并要求初中学生在7-9年级背诵优秀古诗文80篇。可见古诗词教学对加强中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培养审美能力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因此要调动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积极性,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教师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

一、诵读感知,培养语感

学习古典诗歌,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多“读”古诗名篇,体味作品中反映的生活美、自然美、情感美、艺术美、语言美,能够在优美的诗歌语言和意境中熏陶情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多“读”古诗词,还可以更深地感受作品文学形象,从而培养提高审美的能力和审美情趣。如读李商隐《无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死干”时,诗人忠贞的爱情和缠绵的相思之苦,就会深深触动着我们的情感之弦;读“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陈子昂那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孤寂身影历历在目,挥之不去。激励学生读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让每位学生选一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认真领会意境,揣摩語意,把握节奏,然后配上自己喜爱的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声情并茂地进行演读,还可以赛读。比赛的时候其他同学担任评委,从读音、语调、表情、背景音乐与意境配合等方面评判,选出优胜者表彰。

二、解读鉴赏,深入探究

(一)细读诗题,感知诗词的内容。许多古典诗词的题目向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有的简洁地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如夏完淳的《别云间》,这首诗的题目,不仅交代了地点(云间),又表明了情感(别),一看诗题未读诗句我们就已经明白了诗歌的主旨——诀别故乡之作。可见,我们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词的时候,一定不能忽视诗题。

(二)抓住诗眼,体会诗词的情感。鉴赏诗歌,不仅要抓诗的题目,更要把握诗词中提挈全诗、凝练传神的关键字眼,这就是所谓的诗眼。例如学习李煜的《相见欢》时,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之后老师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首词应用怎样的一种感情来读?可否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概括呢?”这样的提问就是在启发学生寻找文中的诗眼。学生明确是“离愁”。的确,这个词就是诗眼。接着,教师可用这个诗眼继续教学,提问:“作者写了哪些离愁别绪,为什么是‘剪不断,理还乱呢?”这样就通过诗眼把学生带入到诗词的意境之中,能够使学生深入去探究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情感。

(三)由景至情,体会诗词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是诗人最常用的表现手法,又称“寓情于景”,该种手法通过描绘景色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以乐景衬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当然也不乏以哀写哀、以乐称乐的手法,景中寓情、情中含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如王安石在《泊船瓜洲》中写道:“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春风十里,吹绿了江南的缕缕青丝,面对此情此景,王安石的心中却不禁升腾起一股浓烈的忧伤,不知家乡的春天是否也如这江南一般生机盎然?这是一首典型的借乐景抒哀情的诗,江南的三月春意盎然,而作者从此景中写出的是对家乡的思念。

三、借助意象,拓展思维

意象是中国诗词特有的审美内涵,也是反映作者创作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意象是集客观与主观为一体的产物,它既是诗歌所描写的对象,也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投射,是心灵的再创造产物。中国诗词具有简短凝练,含蓄蕴藉的特点,意象成为切入诗词的一把钥匙,离开了意象,也就无所谓诗词了。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全章都是用意象组成,诗意的发现就在于理解诗中意象之间的联系,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因此诗词鉴赏离不开意象鉴赏这个重要环节。

在中国古代诗词教学中诗词意象往往具有一定的认识规律,可作为辅助理解的工具。例如“柳”在古代诗词中多用于送别场合,表示留别、相思、依依不舍之意,因为“柳”与“留”谐音,故有此用。例如王之涣的《凉州词》、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等诗,分别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即是明证。再如“冰雪”多表品德高尚,“菊花”代表心性高洁,志向出尘等等。

四、品析名句,丰富积累

品析名句可以加强对古诗词意境的理解,甚至能进一步增强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如学习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句,因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直”字看似浅显平白,但却是“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既准确地摹状,又凸显出无风的大漠空旷苍凉之感,很见作者练字的功力。沙漠上没有山峦树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用一个“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作者抓住了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描写,画面开阔,意境雄浑,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色。

在诗词教学中,我们应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原则,通过品味语言、感知意象、领悟意境,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鉴赏教学诗歌初中语文
诗歌不除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新课标下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策略
中学美术鉴赏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探析
诗歌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