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育人胜过教书

2017-05-13帕提古丽·司马义

魅力中国 2017年4期
关键词:生物德育教师

帕提古丽·司马义

摘要:常言说“有德无才,成不了事;有才无德,要坏事;只有德才兼备,才能成大事”。 生物课程作为高中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科目之一,其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动植物的起源与发展。在生物课程中渗透德育教学,实现学生德育工作与生物知识的同步进行,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德育教育

引言

《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明确规定: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文明礼貌、自尊自爱、与他人协同活动的良好品格等。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不仅能达到较好的德育效果,而且能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又能成为品学兼优的人才。高中生物教材为德育渗透提供了内容丰富的素材。针对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德育来说,其内容并没有可选择的文字材料,生物具有理科特性,一般很容易让我们较多地重视它严密的知识体系传授,进而忽略其深邃的德育渗透。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认真钻研教材,不断挖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把德育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德育是情感陶冶与潜移默化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教师的工作态度、言谈举止以及教学时的设疑、解惑等行为都蕴含着大量的道德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道德教育意义,是同学们进行自我教育的良好素材与参照体系。

作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仍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节课。生物学科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十分紧密,比如血糖调节与糖尿病,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催熟,与此同时生物课本中的知识更新的很快,我们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多多吸收一些互联网中的新内容,善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给学生进行授课。

因為某些条件的限制,有些学校不能够正常的开展生物学实验教学。这时,我们教师可以多想办法,巧妙利用生活中的一些简易装置或简单改造进行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自身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教学的意义是不仅体现了教师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而且还能够凸显出教师对每位学生的责任心。只要这些行为在我们教师群体中不断的发生,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尊重他人、对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创新这样的道德信息,学生们也就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自我教育,道德品质也将会得到提升。

二、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德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生自身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决定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自己主观努力以外,还要靠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与帮助。教育学生明确学习根本目的,端正学习的态度,促进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同学们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升。鼓励与指导学生们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在教学课堂上相互切磋外,在课余时间也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鼓励。为了更好的让学生们在学习上进行合作,每隔一段时间,还要根据每个学生具体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能够做到互相帮助;课下,还要根据学生们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共同探讨。又或者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举办“一帮一”活动,积极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在班会上要适时的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增强每位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的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优良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坏的习气逐渐减少的好局面。

三、在生物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

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当下,来自于网络方面的不利因素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有些学生甚至夜不归宿,上夜网,进游戏厅,还有一些去酒吧等场所,喝酒、抽烟现象普遍。身为生物教师的我们一定要结合本学科的一些知识特点,对学生给予思想上的德育教育,利用生物学科中的相关知识教育学生要热爱生活、热爱生命。

例如,在教学“神经调节”这节内容时,当讲到兴奋性递质与抑制性递质时,教师可适时补充一些与之相关的如兴奋剂、镇静剂之类的构建原理。再搜集相关的图片与资料,向学生一一予以说明解释,使学生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毒品对人体及精神方面造成的伤害。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认识沾染毒品对家人还是对社会所带来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教育,更能让学生懂得生命之可贵,无形中提升学生们珍爱生命的意识,而且还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意识。

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深化德育教育

要根据不同学校的具体条件在第二课堂中深化德育,开展一些对渗透德育教学有益的课外活动。可组织同学们进行校园的植物调查,设计一些绿化方案,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培养学生严谨科学认真的态度,增强个体的求知欲望;还可通过知识竞赛、实验操作比赛等方法增强其勇于拼搏、勇于攀登的精神,使学生们在道德与情感上受到良好的熏陶。通过组织这些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之余,还扩展了学生们的知识视野;在发展学生特长的同时,又能培养自身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促进他们早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五、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态度及良好习惯的培养

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时要秉承着面对实际问题,能遵循事物本身的脉络,实事求是,并做出正确反应的倾向。科学态度的建立更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生物科学发现史本身是一个好的德育素材。比如,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探索生物膜结构的历程、酶的发现以及酶本质的探索过程等。这些生物知识包含了科学家的思维、分析、假设和判断等的全过程,是科学家严谨作风、勇于探索的结果。因此,生物教师一定要在教学中充分将这些德育素材利用起来,以此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不怕挫折、困难的探索精神。

总之,生物学科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重视生物课程的德育功能,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知识点,寻找恰当地切入点,把德育贯穿于整个高中阶段的生物教学中,以此来增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董玉香.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可能性及策略[J].河南农业,2008(22).

[2]万晓军.基于“生物技术”内容教学的生态德育[J].生物技术世界,2014(6).

[3]黄梅珍.浅谈“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课的德育渗透[J].现代教育论丛,2010,(10).

猜你喜欢

生物德育教师
第12话 完美生物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生物趣多多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秋天在哪里
美育教师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