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佛教的世界观及修行方式

2017-05-13唐建刚

魅力中国 2017年4期
关键词:本源念头感官

摘要:佛教的根本目的是为这个世界寻觅到它的本源,对于个人而言就是明白自己生从何来,死向何去,而生死之事,对世间万物则是探索它们为何会如此存在。在佛教看来,纯粹客观的世界是不存在的,它得以呈现在人的感官印象中,便不得不与人的主观意识发生了隐秘的作用。因此,单纯的研究认知活动中主体或者客体本身或者二者之间的关联并不能真正解决根本问题,着力点应该落实在人之认识当中,这是我们发现世界的最根本处,本文将从此处着手展开,揭示佛教对世界的解释以及人该如何修行方能体验到世界的本真。

关键字:佛教;禅宗;惠能;十八界;观心止念

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首先开始于我们来感受这个世界,即是我们人作为主体和外部世界作为客体,二者发生互动关系就是我们对这种世界的认识过程,也是最基本和最直接的方式。而这种认知方式只能是个人的,别人的感官我们自己是无法了之的,所以每个人心中的世界和其他人的是不一样,正如书本华所言:“世界就是我的表象。”我的世界只是属于我个人的感官经验世界。关于自己世界的形成,佛教就是从个人的感官开始认识的。佛教有个概念叫“十八界”,包括“六尘”、“六门”、“六识”,这就是将心与物、主体和客体进行了具体感官的划分。“六尘”就是外物的色、声、香、味、触、法;“六门”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尘”入“六门”即形成“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物就是靠这六识在发生关系。这种关系在佛教里也称为“境”,以人作为认知的发起者,则“万法唯识,境外无物”。正是在这种心物关系中,人的意识有了前后相继,有了时间,有了空间,有了因果关系,有了逻辑演绎。这正是我们认知世界的方式,我们人类文化体系的建立正是从这种最基本的认知中开始的。正如康德的划分一样,这种认知方式只能适用于经验世界,而对于世界的本质是无法认识的。而佛教则认为人们如果一直在这种心识与外境中来回寻觅,则难离生死之路,难悟究竟之法。

佛教给人的感觉基本上就是“一切皆空”,就像金刚经里讲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事实上,佛教是直接从那个最本质的真如实相中来讲的,不是以我们现在大家都用的二元对立、因果关系的角度来看待的。佛教认为人的六识,以及十八界都是虚幻不实,都是虚妄暂时的,这在《楞严经》中有具体的描述。这种描述很难用我们惯常在意识中因果思维的方式里去把握,因为他不是以一种动态的观点来考察,而这种观察方式在我们看来就是一种悖论。举例而言,《中观论》中有“八不之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就像一颗种子长成一颗大树一样,我们的常识认为是这个种子在长时间后长成了这个棵大树,但是《中观》论不这么看,它认为既然不能在同一时刻存在一颗种子和树,就无法去说明这粒种子确实长成了这颗大树,因为种子存在时还没有大樹,而有了大树后种子就不见了,所以无法去证明,只是我们在时间的前后关系中感觉到是这样的。事实上,在古希腊时期巴门尼德和芝诺就曾描述过这种否定生灭运动的世界观,他们认为“运动只是一种外表的现象,而真正的运动是不存在的。现存的一切都不是产生出来的,真正说来也不会灭亡。”他们质疑过:“假如一个存在物在他存在之前是无的,那它是从哪里生长出来的,又是怎样生长的呢?不存在的东西又怎么会陡然的冒出来呢?”他们认为现存的一切本来就有,没有根源;现存的一切也不会灭亡,他们将永远存在下去;产生是没有的,消灭也是没有的;它没有时间前后中的过去和未来,因为它整个在现在,一直都在。芝诺曾举过“飞失不动”的例子来说明运动的错谬性,他以静态的时间性来看待运动,认为每一时刻中的飞逝只在他在的位置,下一刻也只在它在的位置,这二者之间没有时间的连续性,自然就没有运动的产生。可以看出,佛教的不知相对性两边的中观思想以及巴门尼德和芝诺的观点是违反了人们惯常的思维习惯的。或许我们不得不借鉴康德将世界一分为二,人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确实存在二重世界性,在经验世界一切都是运动的,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生死幻灭,时间的车轮永不停息,这是我们切实能感受到的现实世界。而另一个则是我们习惯性思维无法把握到的,那是现实世界的根本,是实相,不曾变化,百千年来从未变过,世间万物都具有它,而这正是佛教所讲的佛性,禅,人人具足,无生无灭,这就是佛教修行人远离红尘俗世,入深山去证悟到的无上正等正觉;当然,这也是西方哲学家一直苦苦寻找的世界的形而上的本源。有一点十分重要,这种本源,也就是佛性,它并不是远离尘世间存在的,它蕴含在世间的事事物物当中,它就在当下这里,你我都有,一一具足,而之所以我们觉察不到,我们放眼望去,世间皆是生灭无常的,只是我们自己的惯常的思维逻辑和时空观在起作用。六祖惠能大师曾说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如求兔角。”由此,我们知道基本上凡是有对世界所做的形而上的描述都是为了寻找到它的最终根源,不过大多数哲学家一般都是把这种本源作为学说理念提出来,然后把它搁置在形而上的领域,转而对经验世界阐发自己的观点。佛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将之提出来,而且还是要在自己的生命中去亲证它,要去证道,体道,悟道。如果把西方哲学体系成为人类文明中的文化知识体系,那么佛教理念正是在此基础上的现实去行的道路,它不仅是知道,更注重的是悟道、行道。

既然佛性人人具足,万古以来一直存乎于心,道理虽是如此,各种经典中也是这么讲述的,那么为何我们却看不到,而佛教是怎么去证道的,它的修行之路又是如何进行的呢?正如前面所讲,人认识世界是通过六识来开始的,而由六识所产生的心与物的对镜始终是成对存在的。正是我们这种心与物的对镜关系的认知方式,我们才会认识到世间事物的生灭变化,才有了一切皆流,无物常驻的感受,人生一世,俯仰之间,犹如繁华一梦,数十年光阴转瞬即逝,最终以死亡结束。面对这种对镜,佛教禅宗有位懒融禅师曾说过:“境发无处所,缘觉了知生。境谢觉还转,觉乃变为境。若以心曳心,还为觉所觉。从之随随去,不离生灭际。”如此,针对这样一种心与物、内与外的认知方式所带来的生死幻灭,解决的道路还是要从这种认知方式的着手,而作为认知的主体人则需从自己的一念发动出着手。这里特举禅宗四种破除以往二元认知方式的观心止念的功夫:

1.觉察。指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时刻关照自己的心识和念头,时刻提防着念头的生起。念头刚起,便要觉察到,并且破掉这个念头。因为念头是被自己心中时刻关照着的觉照力破掉的,那么之后还要把这种觉照力也忘掉,长此以往,妄念和觉性双双忘掉,是为无心。

2.休歇。指在平时中,任意时刻不思善、不思恶,心起便休,遇缘便歇。这是来休歇妄心的功夫。

3.夺人不夺境。指在修行中不顾外境,起念头便把它息掉,妄心既歇,对镜便无。

4.夺境不夺人。指在修行中,将一切外境和内镜统统视为空寂,指感觉到自己一心独存。如此,便心不着境,既不着境,妄念自息。

当然除此之外,法门还有很多,比如人境具夺,人境具不夺等等。其实,这种种的修行方式,目的旨在破除心与物的对镜关系,正所谓“无物心不现,无心物不现”,二者总是成对存在,在一种动态的关系中形成人的感官认识。既是成对存在,那么任何一个的熄灭则另一个也就会消失,最终达到破除二元对立的无心无物的境界,这是自性中不来不去的自性就会在自心中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景德传灯录》,道原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2]《佛教世界观》,明贤法师著,华文出版社。

作者简介:唐建刚,湘潭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哲学方向。

猜你喜欢

本源念头感官
探本源,再生长:基于“一题一课”的生成式专题复习课的探索
何以为家
感官训练纸模
早晨锻炼
感官训练纸膜
简析庄子思想中的“大美”
鱼和水
王育琨:成功传承要回归人性“本源”
无忧踏青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