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栖居的家园

2017-05-13李晓

魅力中国 2017年4期
关键词:审美体验诗歌教学大学语文

李晓

摘要: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诗歌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大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诗歌教学中通过朗读让学生倾听诗歌的音乐美;通过多种形式的讲授让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最后,通过诗歌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大学语文;诗歌教学;审美体验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一档名为“中国诗歌大会”的节目,再次引燃了人们对中国诗歌的热爱,纷纷回忆起自己学生时代学习诗歌的美好时光,体味诗歌带给我们的对生活的描摹,对情感的书写,对人生的感悟,对生命的礼赞。诗歌给了我们审美的眼睛,给了我们表达情感的语言,给了我们体味人生的触角。从幼儿时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到小学时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再到高中时“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到了大学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情感体验,更多的情感慰藉,从诗歌中我们收获了美的人生,欣赏了美的景物,表达美的情感。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影响着世世代代的文人墨客。但诗歌在今天却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尤其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一提起诗歌就想起了“全文背诵”。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基础文化知识较薄弱,很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原因有二:一是传统文化离现在学生的生活较远,学生每天接触的是打游戏,玩手机,看电视,享受的都是视觉的冲击,任何文字的内容都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个原因是学生的生活阅历较少,感到古典诗歌所描摹的内容艰涩难懂,意境不明晰,难以理解。

另外,很多学生学习的功利思想明确,什么有用学什么,或能毕业混个文凭即可,但作为一个现代人若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恰恰需要的是其人文素质的提升,一个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其道德品质的高尚、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一个人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才能够健康、充实、快乐。

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肩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知识水平的责任,课程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教育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在《大学语文》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将授课内容中的诗歌作为讲授的重点内容,通过诗歌的讲授让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欣赏美好的自然风光、体味诗人的情感情怀。以往的诗歌授课基本都是三个步骤:文学常识简介、诗歌大意分析、诗歌背诵,这样的固定模式使学生对诗歌学习内容感到乏味。因此,在高职的诗歌教学中,我们从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角度出发,授课形式尽量活泼有趣,课内讲授与课外自学相结合,让学生从学习诗歌中享受到“诗意”的美好生活。

一、从诵读中倾听诗歌的音乐美

最早的诗词歌赋源自民间小调,这就决定了诗歌具有很强的韵律美,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学习诗歌的第一步是请学生反复朗读,或教师示范朗诵,或播放音视频请同学们跟读,通过朗读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了解诗歌大意。如在讲授《诗经》中的诗歌时,由于《诗经》常常是采用回环往复、反复吟咏的方式表达情感,特别适用朗读的形式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在讲到“蒹葭”一篇时,不仅让学生朗读,还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蒹葭”给学生听,让学生在美妙的旋律中,感受诗歌带给我们的美好。

最后,诗歌赏析完成后再请学生朗读一遍,理解了诗歌内容的诵读,让学生能够完全沉浸在诗歌的美好中,享受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二、从讲解中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一)将古诗内容与现实结合,让学生感受古今情感的想通。在讲解诗歌的过程中,一般都是首先了解诗歌创作的背景和诗人的人生经历,这些虽是语文课惯常的讲授内容,但高职《大学语文》的讲解应该增加情趣性,易中天说三国、于丹讲论语、袁腾飞聊历史之所以受到学生欢迎,是他们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结合,用现在人的思维和眼界去看待古人,让学生感到古人距离自己并不遥远。

如在讲到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时,讲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合诗句给学生讲解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到的“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告知学生人生只有经历了迷茫徘徊、勤奋努力之后才能达成目标。通过这样的诗歌解读启发学生学习诗歌可以有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古典诗歌依然可以启迪今天的人生。

(二)将古诗中的意境与情感结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讲授人际关系时,我们经常会告知学生要学会“换位思考”,但很多人尤其是学生由于缺少人生阅历,让他们感同身受难以做到。诗歌是诗人情感、态度的抒写,所以可以从诗歌中让学生有更多的情感体验。

1.从诗歌中学会如何爱人。爱情是永恒的主题,诗歌中有很多表现爱情的诗歌,从诗歌中学会如何爱人,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在讲授爱情诗时,我们选取了从《诗经》中的“蒹葭”,到白居易的《长恨歌》,到柳永、秦观、苏轼、李清照的爱情诗,直到近现代的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当代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藏族诗人仓央嘉措的《见与不见》等,从这众多诗歌中学习对待爱情的坚贞、包容、付出、相守、执着等等的态度。

如在讲授白居易的《长恨歌》时,介绍了白居易生活中的爱情故事,正是因为白居易曾经有过爱人而不得的经历,所以他才在《长恨歌》中把唐玄宗失去杨玉环时的情感写的那么缠绵悱恻、痛彻心扉,才能写出“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样的千古名句,才能写出《长恨歌》这么感天动地的爱情长诗。结合诗歌内容讲授诗人生活中的故事,一方面帮助学生理解作品,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到这些情感也都来自于生活本身。

2.从诗歌中学会抒发情感。很多学生由于阅读文学书籍较少,说话时常常辞不达意,形容一个美好的景物除了说“真美呀!”就没词了。在诗歌的景物描写部分,让学生把诗歌中景物描写的名句找来,学习诗人看到美好景物时是如何表达的。如写山水田园风光的诗歌,学生找到的诗句有“夕阳返照桃花镀,柳絮飞来片片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黄莺恰恰啼。”、“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等,一句诗即一幅画,学生在生活中欣赏到这些景物时,这些诗句自然会涌上心头,带给他们更多美的体验。

三、从学习诗歌中学会自主学习

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课时较少,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学习更多的诗歌,我们将诗歌教学分为精读和课外阅读。精读就是教师课上讲授的部分,而课外阅读部分,即教师将教材中的拓展内容,及学生自己寻找喜爱的诗歌任务布置给学生,通过课前十分钟的“我最喜欢的一首诗”和一次“班级诗歌欣赏会”的形式,让学生展现学习成果。为了让学生的学习也有条理性,布置的自学内容分为一些专题如“保家卫国”“田园风光”“爱情浪漫”“风花雪月”等,由于要在班级里展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找到的自己喜爱的诗歌都各具特色,展示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如有位学生读了金庸先生的小说记住了“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句诗,想知道这诗是谁写,教师鼓励他自己寻找答案,最后学生在班里介绍了此诗的作者元好问,和他的这首词《摸鱼儿·雁丘辞》,在讲这首诗的同时还联系了柳永的一些写爱情的诗歌,讲的生动感人,受到同学们的好评。

诗歌是我们诗意栖息的家园,在诗的海洋里徜徉不仅使学生学习了中华最美的语言、了解了中国文化,同时陶冶了情操,拥有了更多的人生感悟和情感体验,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讲好诗歌,还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努力和探索。

參考文献:

[1]左慧青.大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研究[J].语文学刊,2014(2):108-109。

[2]蒋承勇、云慧霞.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J].中国大学教学,2013(2):53-55。

[3]侯艳红. 谈大学语文诗歌教学的体会[J].情感读本,2016(10):74—75。

猜你喜欢

审美体验诗歌教学大学语文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浅谈审美教育在中学音乐教育中的地位
童心 童眼 童耳
小学语文诗歌教学探索
浅谈技校语文诗歌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关注审美体验,让阅读变为“悦读”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