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习安能疏而不堵?
2017-05-13陈锐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5期
陈锐
“刻字林”的面世,看似疏導了涂鸦陋习,在价值观上却表现为对这种陋习的宽纵。竹上刻字,愈积愈多,翠竹本无事,却要承担这无由的涂鸦。竹林题名,自然能使某些人内心的欲望暂时得到解放,但欲望是魔鬼,每一次释放都会带来更大程度的膨胀,怎么能保证游客不会在其他旅游区意兴大发,再留姓名。况且,恶习一旦得到允许,便会被默认为合理,也就有了更大的活动空间,这是无益于从根本上解决“涂鸦”问题的。是非面前,非黑即白,不可模糊。
解决“涂鸦”问题,堵塞源头才是根本,不必以模糊是非观的举措求得苟安。道德层面,让游客学会自我约束,真正了解“刻字”行为对景观的破坏;制度方面,对恶意的刻字进行惩处,对无意的涂鸦进行批评,为游人树立起行为的准线。让道德的归道德,让制度的归制度,如此,涂鸦行为才有望被清除,社会公序才不至受到践踏。青青翠竹本无事,竹上何必留姓名。陋习根源需治理,不可宽纵无是非。勿让允许竹上刻字成为社会文明之痛,堵塞陋习的源头,还公众一片净美的风景。
陋习,不可疏而不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