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翻转课堂中提升儿童数学活动经验

2017-05-13陆健忠

江西教育C 2017年4期
关键词:时记经验微信

陆健忠

活动是智慧的根源,也是儿童的经验建构方式。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要基于儿童经验,通过儿童经验并且为了儿童经验的提升而展开。”翻转课堂的兴起,为提升儿童数学活动经验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所谓“翻转课堂”,是指让学生课前观看微视频,进而在课堂展开讨论、交流,实现数学知识内化以及知识结构的调整优化。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的超越,也是对学习顺序、逻辑的颠覆。

一、运用“微视频”教学,提升数学活动经验

经验是由实践得来的知识和技能,它既是一种活动过程又是一种活动结果。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活动方式单一化、统一化,而运用“微视频”教学则能让数学教学洋溢个性化色彩。教师整合互联网上的图文声像等资源,将数学教学难点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并配备进阶练习,帮助学生动态调整数学学习。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本课知识点较多,传统教学往往需要两节课,而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则让课堂教学时间变得宽松。教学前,笔者让学生课前预习圆和其他平面图形的区别、圆的各部分名称如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等陈述性知识。在课堂上,学生展示课前预习内容,教师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对于学生讲不清楚的地方,教师适时点拨,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探索。对于教学难点,如“在同圆或等圆中,所有的直径都相等,所有的半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等知识点,笔者组织学生观看精心制作的“微视频”,在观看基础上展开动手操作和深度探究,提升学生的操作性活动经验。通过观看和多次“折”与“对折”,有的展现了相互平行的折痕,有的展现了相互垂直的折痕。随后,学生运用数学观察、数学测量等多种手段,形成了数学共识——经过圆心的线段中,直径最长。在对折的折痕(直径)中,学生发现这些折痕都相交于一点——圆心,从操作中学生也掌握了“找圆心”(两条直径相交)的方法和“找直径”(最长的折痕)的方法。

“微视频”教学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播放微视频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格、倒退、反复、快进等多种方式引导让学生展开反复学习和跳跃式学习。通过丰富的、动态的微视频,引领儿童将数学新知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

二、运用“班级博客”教学,丰富数学活动经验

班级博客是教师开展“翻转教学”的重要阵地。在“班级博客”中,学生可以晾晒自己预习中的困惑,同学之间展开积极的数学对话、交流;可以晾晒自己的问题解决思路,彰显自我独特的解题策略、方法和思想;可以晾晒自己的学习心得,记录自己的数学成长。除此之外,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家长也可以参与对话与交流。

以“24时记时法”一课教学为例。传统教学是让学生去调查生活中的“24时记时法(科学记时法)”和“12时记时法(普通记时法)”,由于学生对记时法理解不准确、不清晰、不系统,在学习中往往处于被动状态,数学活动经验不丰富,体验不深刻。笔者在班级博客上放置了中央电教馆的“一师一优课”,课堂实录生动地展现了“时间尺”的诞生。通过观看,学生清晰地感知昼夜的变化,掌握了“12时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是如何记录一天的。同时,学生在班级博客中记錄下了自己在观看“一师一优课”中产生的困惑和思考,如: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运用24时记时法?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运用12时记时法?为什么不统一为一种记时法?……数学思考呈现多元化。

三、运用“微信群”教学,活化数学活动经验

在“翻转课堂”教学中,微信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采用。教学微信群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活化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笔者经常将数学活动的导学案、活动单发布到数学学习微信群中,指导学生的数学活动。

例如教学“用字母表示数”一课,笔者首先在微信群中发布数学活动,指导学生展开探究:摆一个三角形用3根小棒;摆2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2×3;摆3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 3;摆4个三角形用小棒的根数是:( )×3……摆ɑ个三角形用的小棒的根数是( )×3。引领学生展开思考和交流:这里的ɑ表示什么?ɑ×3表示什么?什么量在变,什么量不变?ɑ还可以是哪些数?ɑ表示的数我们知道吗?学生将自己在活动中的所思所想发布在微信群,讨论十分热烈。不仅如此,笔者经常在群里发布一些数学史料,让学生分享阅读。如在上述“用字母表示数”一课教学前,笔者将人类用字母表示数的历程发在微信群,让学生了解人类创造符号的过程,从代数的文辞阶段到符号阶段,扩大了学生的数学视界。

运用微视频、班级博客和微信群,对数学教学时空、教与学关系进行翻转,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其中,教学时间的翻转让学生数学活动空间更为充足,教与学关系的翻转让学生数学学习动力更为充沛,学习方式的翻转让学生的数学活动更为充分。因此,广大教育和工作者应积极研究翻转课堂,扬长避短,凸显其优势,使之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翻转课堂背景下深化数学活动经验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D/2015/02/309)的研究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张淑光

猜你喜欢

时记经验微信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空竹
一只玩具熊的心灵独白——评高源的《一只熊的时记》
《一只熊的时记》创作谈
一只熊的时记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微信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