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活融入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2017-05-13陈德若
陈德若
随着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受到的关注亦愈来愈高。当前很多小学生对写作心怀畏惧,不知如何下笔,写不出令人满意的佳作。最大的问题就是内容空洞雷同,言之无物。而导致该问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忽略了写作要与生活紧密联系这一点。生活是写作的最大素材库,只是许多小学生缺少发现的眼睛,老师也对此缺乏正确的引导。笔者以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慈母情深》一文为例,对生活情节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慈母情深》内容概要
《慈母情深》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梁晓声的作品,是一篇充满情感、描写细致、人物形象刻画逼真的小说。该文章讲述了“我”渴望拥有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于是跑去向母亲要钱。收入微薄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毅然给了“我”一大把毛票,让“我”去买自己喜欢的书。但是“我”在接过钱之后,想起母亲同事的话以及母亲的操劳,就用钱给母亲买了一罐罐头,结果受到母亲责备。之后,母亲通过一些办法又凑够了一块五毛钱,让“我”拥有了人生首本小说——《青年近卫军》。该文章通过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情来凸显母爱的伟大,全文描述流畅、语言通俗、情感真实。
二、生活融入小学作文教学的策略
语文这门学科本身就充满了生活色彩,人文性是它的本质特征,它和生活息息相关。因此,让小学生在写作中融入生活情节,能够使文章更真实、感人。
(一)记录生活,丰富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很多小学生一提起写作文就大呼头疼,不知道写什么,脑子里空空无一物。其实,生活就是最大的写作素材库,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写作素材。不过很多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仔细观察,不能从中收获写作灵感。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其在写作中要注重融入生活情节。
《慈母情深》是一篇典型的生活性叙述文,它就是通过生活中的小事凸显母爱的深沉与伟大。本文以描述“我”要钱买小说为主线,讲述了母亲不顾同事劝阻,执意将本就不多的钱供“我”买书,并说:“我挺高兴他爱看书的!”这句话将为家庭辛苦操劳的母亲形象更深刻地表现了出来,并让人感受到母亲对作者学习知识的无私支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也可鼓励学生通过发掘生活中的小事作为写作素材,特别是在描写人物时,要注重刻画人物的关键举动,可以记录下能体现人物性格、人格的语言,用一根主线把它们组织起来,就会产生强烈的画面感,同时使文章流露出自然的情感,引發读者的共鸣与深思。这样,写出的文章就会有血有肉。
(二)感受生活,凸显写作内涵
在学生逐步养成记录生活的良好习惯之后,教师可在写作教学中逐渐提高难度,让学生在观察生活表象之后去思考其背后隐藏的问题,让写作更具内涵。而这就需要教师在写作教学中鼓励学生加强对日常生活的细节观察与记录,在记录每个生活小细节的过程中慢慢感受生活,创造出最大的生活化写作空间。学生通过一个个跳跃的文字来描述个人体验与感受,有利于促进自身思考能力与感悟能力的双重提高,为提升写作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慈母情深》这篇课文紧贴生活,具有强烈的生活色彩,并且情感真挚,内容丰富,教师可要求学生模仿写一篇介绍自己家人的作文,要求学生凸显人物内涵,从多个方面加强对人物的刻画与描写,拓展思维,通过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来使写作对象特征鲜明。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读者共鸣。
(三)超越生活,拓展写作思维模式
小学生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说是天马行空。对此,教师应在让学生注重生活体验、感悟生活真谛的基础上,鼓励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促进写作的多样化与新颖性。丰富的想象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情商,基于写作层面而言,有利于他们创作出一种超越生活、高出生活的文字和感悟。现在的新课程标准亦明确表示,需大力开发学生想象力,拓展写作思维模式,积极发展学生个性化写作。
在学完《慈母情深》这篇文章之后,老师可布置一篇发挥学生想象力的作文,比如畅想下《慈母情深》中的“我”在二十年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是一如既往地热爱学习?还是已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作家?还是已带着母亲过上好日子的好儿子?学生们需确保想象的新颖性与合理性,需从生活中获取素材,按照生活规律进行描写,以达到写作训练效果。◆(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湖边镇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