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新探之“文言文教学五字法”
2017-05-13胡树章
胡树章
摘 要:“预、导、读、问、诵”五字文言文教学法,既注重基础,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另辟蹊径的课堂高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中学语文 文言文教学 高效课堂
总的来说,文言文教学方法可概括为五个字:预、导、读、问、诵。
一、预——布置学生充分预习
每学习一篇文言文之前,笔者都布置学生先自己预习。当然预习也不是盲目让学生自学一通就完了,而是布置一些相关任务,比如先让学生去查找一些有关本文作者的相关知识,包括作者的基本情况、生平经历等,从而让学生了解本文写作的背景、意图、主题思想等。通过这些预习工作,学生对课文就有“先知先觉”,为课堂上学习和把握文本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就是布置一些文中的虚词、实词的解释,再布置一些重点句子翻译,并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把一些疑问记录下来,以待课堂上讨论、交流、解决。
例如教学《出师表》时,笔者布置学生去搜集关于“刘备托孤”,刘禅、诸葛亮与刘备关系的相关资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学生理解诸葛亮的“忠”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就容易多了。通过预习,也就是学生先学,就已经完成课文学习的一半了。当然,预习的质量是要严格把关的,因为成功的关键在于良好的开端。笔者规定预习工作一定要超前,把每篇课文的预习提纲超前布置下去。还有一个诀窍是笔者将全班分成每六人一个小组,每组一个组长、一个副组长,让他们课前去检查小组成员的预习情况,笔者再去抽查一两个小组,这样层层把关,从而确保“五字教学法”第一步的成功。
二、导——课前导入
笔者非常重视课前的导入和情感激励,对于一节课来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就是要起到这个作用,这也是一堂课能否提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所在。备课时,笔者会针对这篇课文去搜集一些好的资料,精心设计导语,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导语设计形式主要有:作者简介法、故事导入法、情景式导入法、视频导入法、音乐播放导入法等。
如教学《湖心亭看雪》时,笔者首先用幻灯片展示一幅白雪茫茫的雪景图,让学生先从视觉角度进入情景,感受雪景带给人的意境美。撤去图片,让学生闭目、静思、凝神,然后播放朗读录音,学生通过文字构筑图画,使原先留在脑际的图象得到充实和深化,让学生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最后笔者用语言导入:“有人说,西湖观景,晴景不如雨景,雨景不如雾景,雾景不如月景,月景不如雪景。在前人笔下,西湖的阴晴风雨已经被描绘得变幻多端、摇曳生姿了。西湖的雪景又将有怎样一番动人的意韵呢?今天,我们就跟随着张岱去湖心亭看雪,去领略西湖的雪景。”这样的导入设计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思维,让他们有了学习课文的激情。再比如教学《送东阳马生序》时,笔者采用的是故事导入法,把我自己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主要是讲我读中学时因为家里贫困刻苦求学的经历。学生听了这一段真实感人的故事后非常感动,也对老师更加敬重,理解了勤奋刻苦对于成才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导入,学生对文中“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等句子理解就很快,也对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主题思想把握得很好。
三、读——朗读课文
朗读促领会,通过朗读,可以达到促进学生理解课文的目的。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篇,不会作诗也会吟”。在文言文教学中,这一方法值得借鉴。对于文本教学,笔者非常重视文本的朗读,每次都会搜集文本朗读的录音播放给学生听,这样就能有效帮助学生把握朗读的节奏停顿、感情基调。这样做非常有利于指导学生熟读、背诵课文,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文句,因为往往就因“句读”的错误而导致理解错误。
例如《狼》一文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其正确的停顿为“其一 / 犬坐于前”,翻译为“其中的一匹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如果读成“其一犬 / 坐于前”就错了,因为这样就会理解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笔者跟学生开玩笑说:“注意啊,文中本没有狗,而有的学生却读出一条狗来了。”同学们都大笑,也加深了正确朗读这个句子的印象,还深刻把握了这个句子的含义,另外,本来学生对名词用作状语的语法不大懂,可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很快就能理解了。在学生把握了正确朗读之后,笔者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地朗读课文一至两遍,或者让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小组喜欢的、最擅长的方式朗读课文,有时候也会请一两位学生配乐朗读课文,被请到的学生都会珍惜这次配乐朗读的机会,将课文认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听读、朗读,就能起到朗读促领会的作用。
四、问——课堂提问
课堂上提问这一环节非常重要,需注意的是提问要有一定的针对性,也要注意提问的有效性和艺术性。在课文的朗读把握之后,就是字词和句子的理解了。笔者先是出示自己列举的词语、句子,逐一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仅老师提问,还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这样的方法,笔者能准确把握学生理解课文字词难易的情况。之后,笔者再让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课文的翻译。先由小组成员自己翻译,自己翻译完了,如果有什么疑难的地方再在小组内交流合作解决,从而比较好地完成了课文的翻译。此时老师要在教室里巡视,以及时给予各小组点拨、解疑,因为还有些问题可能小组内解决不了。各小组完成课文的翻译之后,就由小组代表来逐段翻译,其他小组听完后可把他们认为前面同学不妥的地方说出来,并把自己认为更好的翻译说出来,这样既完成了课文的翻译,又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在此,笔者要提出的一点是,绝不允许学生拿那种翻译资料来用。接着就开始深入文本的学习。一般是先由老师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这些问题的设计需做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
如教学《核舟记》这篇课文时,笔者也是抓住文本开头的关键句“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提问:“这个句子中哪个词最重要?”“奇巧。”学生答。然后顺藤摸瓜似的接着问:“这一小小的核舟哪些地方体现了王叔远是一个奇巧人?”……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由浅入深,又深入浅出地把握理解了课文。让学生轻轻松松、目标明确且高效地完成了文本的学习。之后笔者还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质疑。也就是说,文言文教学当中的“问”不是单一的老师提问,而是还有学生的质疑,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和把握课文。由此可见,整个文本的研习阶段都是用“问”来贯穿的,这样的方法非常有利于整个课堂,也能高度提起学生的注意力,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转型发展。
五、诵——背诵课文
每篇文言文学习完后,笔者基本上都要求学生背诵。背诵课文可绝不仅是为了考试当中得到古诗文默写的那几分。因为通过背诵这一过程,学生会一边背诵一边理解,一边理解一边背诵,还能通过背诵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虚词和实词,这能为学生今后从课内文言文阅读向课外文言文阅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里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在教学中一边探究课文,一边还要板书,这样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学生直观且清晰地把握课文的结构思路,而且还能根据板书,课后去背诵课文。打好了这坚实的基础,还愁学生会看不懂文言文、学不会文言文吗?
总而言之,在文言文的教学当中,注重基础很重要,而方法则是保障。笔者总结的“预、导、读、问、诵”五字文言文教学法,既注重了基础,又能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轻松且高效地完成以往让学生和老师头痛的文言文教学问题。在新形势下,“文言文教学五字法”跟当今教育界提倡的高效自主课堂也是非常吻合的,可以说是另辟蹊径的高效课堂。◆(作者单位:江西省芦溪县宣风镇中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