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归国潮”所诠释的时代主题
2017-05-13刘畅
刘 畅
留学生“归国潮”所诠释的时代主题
刘 畅
知名记者
中国青年报国内时事部主任
中青公益研究院秘书长中国记者最高荣誉奖—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
前不久,“2017年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据《人民日报》发布的相关报道显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65.11万人,其中2016年回国43.25万人,十八大以来5年回国人数占到70%。舆论惊叹由此“形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
曾几何时,出国留学是很多人不敢企及的梦想。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吹起,面对着刚刚打开的国门,年轻人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来自世界的先进经验和丰富知识,一个陌生而神秘的词汇“出国留学”渐渐跃入了人们的眼帘,进而成为一个代表着未来方向的时代标签。到国外去,去“洋插队”,哪怕从刷盘子、洗碗做起,也要寻找梦想中的生活,多少人的人生追求和生命轨迹因此而改变。多年以后,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曲:“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唱出了多少人的感慨与心声。
据说,当时有人发出这样的担心:“国内外的生活水平差距很大,出国的青年学生会被发达国家的物质条件所吸引,他们出去了,全都不回来了怎么办?”
一位具有深邃战略眼光的老人这样回答:“出去了10个人,有一个不回来了,其他9个回来也好,还有90%的人学成归来为国效力呢。”出国留学的大门就在这样的决心下被打开了。
然而,当时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质生活条件实在相差太大了,人们困惑地看到,出去了10个人,也许只回来了1个,可能有90%的人学成没有回国,而是留在了生活和科研、工作条件较好的发达国家。当然,这样的说法只是形象比喻和主观感受,可能并没有严谨的调查数据支撑。
是最初的判断错了吗?已经打开的出国留学之门会不会关上?有人为此捏着一把汗。
斗转星移,岁月如梭,转眼30多年过去了,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巨大活力,让中国经济社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被世界惊叹为“中国奇迹”。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真的在实现着当初相当富有智慧和高度的判断:“90%的人学成会回国效力”。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感到一种时代趋势:出国只是一个学习的历程,只有在国内才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到处都是生机勃勃发展景象的中国提供了无限的可能,让留学人才回国施展抱负。
也是借着这股东风,中国推出了“千人计划”,专门引进有回国意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如今,“千人计划”已经引进人才6000多人,成为国内科研、教学领域的中坚力量,极大地提高了科研水平和人才储备能力。同时,各地还引进高层次留学人才5.39万人,引进教授层次人才数量是1978年至2008年引进总量的20余倍。
还有一个数据备受瞩目,那就是出国留学完成学业选择回国发展的,2012年是72.38%,到了2016年,这一数字变成了82.23%,正在实现着近30多年前的睿智判断:“90%”。而且,距离这一目标并不遥远。
是什么神奇的力量让当初不愿意回国变成了现在的“绝大部分选择了回国”?应该说,乡愁和乡音是连结着海外学子的感情纽带。而难以割舍的生活尤其是饮食习惯,让学子们走遍天涯也难忘“舌尖上的中国”味道。满怀着“月是故乡明”的情感,追寻着熟悉的成长环境的旧时记忆,很容易让前往海外招募人才的国内机构顺利地召唤着这些远方的游子“回家”。
但仅靠感情是不够的。作为海外学人,他们更看重发展事业的条件和前景,对于更多人来说,越来越完备的工业体系和科研基础,不断涌现出的知名互联网企业,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和相对优厚的薪酬,无不具有着吸引力。如今,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早已把“创业、创新”作为社会发展的闪亮名片,也因此吸引了大量的留学人才。来自有关部门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已有347家,入园企业超过2.7万家,7.9万名留学人员在园创业。
针对海外留学人员的生活安置、子女入学等方面问题,各地也积极进行尝试。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到东西部的二三线城市,归国创业的学人们正以自己宽阔的视野、活跃的思维创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将自己的发展和生活汇入到崭新的中国故事里。
同时,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趋势,让留学归国的人们即便身处遥远的中国西部的一个角落,也能感受到世界经济跳动的脉搏,微信交流、电商服务,让更多人可以在国际化交流和各种社会组织中大展身手。
所以,近年来扑面而来的“归国潮”,正是中国经济社会在整体上蓬勃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国家、民族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有过海外留学经历洗礼的人才汇入,会让中国增强未来发展的信心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