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亚与中国能源合作的机遇

2017-05-12ZhakishevaLazzat

中国经贸 2017年8期
关键词:中亚中国合作

Zhakisheva+Lazzat

【摘 要】中亚的油气非常丰富,已成为世界关注的能源基地。中亚一直是世界大国博弈的焦点,而该地区丰富的能源储备,更是吸引了各个大国追逐,由此成为世界的能源政治的中心。同时,中亚各国将能源视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独立和安全的基础,发展大国关系的保证。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关系到国家生存与发展。

进入本世纪,中亚和中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提出了合作共赢,建立区域合作共同体,始终坚持深化友好合作机制。

【关键词】中亚;中国;能源;合作;机遇

一、 长期稳定、睦邻友好的国家关系

从地理关系分析,首先,中国和中亚土壤相接,边界线长达3300多公里。中国直接接壤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与其也是近邻,因此,中国与中亚各国都十分重视维护双方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第二,中亚地处欧亚大陆结合之处,是古代东西方商路的必经之地,在历史上,中亚和中国分享丝绸之路的繁荣和荣耀。与此同时,中亚国家是内陆国家,没有海洋,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中亚各国迫切希望建立广泛的对外经济联系,而中国是中亚各国通向亚洲经济繁荣活跃地区以及太平洋最便捷、最可靠的通道。自从独立以后,中亚各国谋求重新发挥“桥梁”作用,期待复苏、振兴丝绸之路。 目前,各国积极投资“西欧-中国西部”交通走廊规划,正朝这一方向努力。因此,地缘关系决定中亚各国和中国在交通运输以及相关经济领域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系到各方诸多利益。

1992年,中国和五个中亚国家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是最早承认五国独立和与其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之一。中亚各国都十分重要与中国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哈国总统扎尔巴耶夫认为:“在21世纪的发展中,许多方面将取决于中国,对于哈国而言,同中国这样有前途、经济正在高速发展的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尤为重要。吉国前总统阿卡耶夫说:“中国是个伟大的国家,是亚洲大陆稳定的主要保障。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能促进吉国的经济发展,因为吉国的地缘政治形势是只有通过中国走向世界。研究和运用中国的经验对吉国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中国也十分重视与中亚五国的关系。

中亚与中国之间的频繁的高层互访有力地推动了双方之间的油气合作。在访问期间,双方签署了多项能源相关的政府间合作协议,成为开展能源合作的重要支柱和法律基础。由双方的合作历程可以看出,能源合作都是从政府签订合作协议开始,并且是不斷向前推进的。

二、能源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作演讲时,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通过陆海统筹,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2015年3月,商务部、外交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路的愿景与行动》,标志着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同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也得到中亚各国积极参与。2014年5月,哈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表示:“哈方积极支持和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拉动经贸、交通和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金融等领域合作。”2017年1月,纳扎尔巴耶夫在《哈萨克斯坦第三阶段发展纲要:提升国家竞争力》国情咨文中指出,哈国需有效落实与中国达成的产能合作项目,需优先通过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对接等方式来实现国家经济利益,凸显了他对哈中产能合作以及丝绸之路建设的高度重视。2014年8月,乌国总统卡里莫夫表示:“赞赏中国对中亚国家真诚奉行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政策,愿意积极参与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重要倡议,全力确保中亚-中国天然气管线如期完成,加快推进乌吉中铁路。中国学者吴涧生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文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基本内涵诠释如下:“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紧密结合世界经济发展新形势,统筹中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坚持开放的、合作的、共赢的发展以及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以政策沟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以及民心相通等为主要内容,扩大与沿线各国的战略契合和利益汇合,加强同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形成以“丝绸之路经济带”为两翼、以沿线国家为重点,面向世界的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为中国与沿线各国共同构建政治互信、文化包容、经济融合和安全互助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打造有利条件。

三、结论

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内涵非常丰富,将以新姿态、新共识和新政策推进中亚-中国能源合作。第一,推进中亚与中国的能源深化合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任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任务是全方位地推进各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基础设施等各个领域的合作,而能源合作是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如何推进能源开发合作的经济带建设不可回避的问题。第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亚-中国能源合作提供更多的优惠和便利。经济带建设为能源合作谋求共识,而各国为其发展制定各项政策制度,更多的宽松、优惠政策使得各国受益。第三,“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亚-中国能源合作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资源与市场共享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市场手段配置资源决定能源资源能否高效利用。第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亚-中国能源合作消除意识壁垒。中亚与中国是经济带建设的主体,如果能够达成区域合作共同纲领,建立稳固的合作信任关系,消除意识壁垒,对于改善能源合作局面是有益的。第五,“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中亚-中国能源合作理清盟友队伍。世界各个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十分激烈,而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建立联盟、削弱博弈,实现长期共赢的过程,将逐渐清除各参与国非合作博弈的不良后果,提高能源开发的效益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赵晓佳. 中国与中亚的友好交流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央民族大学, 2011.

[2]Raffaello Pantucci,Alexandros Peters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in 2013[EB/OL]. http://chinaincentralasia.com/2013/01/19/china-andcentral-asoa-in-2013/,2013-01-18.

[3]邓秀杰. 中国与中亚国家油气合作的机遇与挑战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共中央党校, 2015.

[4]吴涧生. “一带一路”战略的内涵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EB/ OL]. 前线网, 2015-09-14. http://www.bjqx.org.cn/qxweb/n215265c637. aspx. 访问时间: 2017-03-02.

[5]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法律制度:现状、缺陷与重构[J]. 法学杂志, 2016, 1: 18-28.

[6]袁培. “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中亚国家能源合作深化发展问题研究[J]. 研究开发, 2014, 1: 51-54.

作者简介:

Zhakisheva Lazzat (1989—),女,国籍:哈萨克斯坦,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国际关系。

猜你喜欢

中亚中国合作
一带一路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形势”暨第十八届全国中亚问题研讨会举行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White Eleph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