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内心视觉感受
2017-05-12毛嘉华
毛嘉华
作为美术欣赏教学是一种视觉心理活动,它从视觉对作品的直观感受开始,通过知觉、联觉和统觉而变成情感的意识的过程。所以在国画教学中,如何通过视觉感受更深地让学生通过心理感受与认识更好地进行个人主动的构建内化美术语言,并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美术语言进行评价欣赏呢?
一、生活化——学生快乐学习,学会欣赏评价的基础
1.作品题材内容贴近生活
艺术本来源于生活而又更高于生活,这句话在我们的美术教学生活中极为贴切。在美术课堂教学欣赏中,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培养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并教会他们根据自己的内心感受依据美的法则和规律去创造美的事物的方法,更重要的是通过美术欣赏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艺术本来源于生活,教会学生尊崇内心本真懂得生活的真谛去享受生活,创造美的生活环境。如作品可以选择贴近生活为主题的表现题材的画家。可以选择《齐白石》一课的欣赏开启美术欣赏的大门。从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开始知道艺术大师扎根于生活来源于生活,从齐白石表现国画作品的题材中感受作品一切主题都来源于身边最普通但也最有趣的事物,贴近于生活,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让最普通的生活艺术高于生活,使得学生感受到亲切感而乐于去接受它,通过视觉的感知去认识它,从而在本质上已经提高了国画美术欣赏教学的有效性。
2.过程体验走进生活
学生的学习大多时间都集中在教室里进行,在学生的概念中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一直会被禁锢。对于学生已有的绘画程式概念大都来自简笔画和一些想象积累的因素,没有很好地结合现实生活的实物去对比观察并加以取舍,比如国画人物的表现,通过对临摹的视觉感受与真实写生中的人物加以对比感知,可以使学生对人物的墨色变化、线条的粗细与人物的造型表现形式又会有更深刻的体验。又如齐白石虾的表现,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真实感受去观察真虾与齐白石画的虾的差异,从现实中去发现理解艺术本来源于生活而又通过艺术的表现形式更高于生活的艺术化处理。并认识其表现的笔法走势及其表现虾的透明且有弹性又跟笔法和墨色极为相关且与真虾有所联系密不可分。美术欣赏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教室走出去,如让学生到操场校园里写生观察植物树叶等,汲取素材,视觉体验感受艺术的魅力。
二、情感化——学生健康成长,有效学习的前提
1.图式视觉情境感化,丰富内心真实体验
情境欣赏教学重视学生对作品图式的视觉体验与感受并由此生发内心的真实感受。人本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境,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悦教学环境,让学生深处其中,自主学习。教学时让学生在一定的情景中通过多种感觉器官有意识地刺激,并潜移默化地加以渗透。如《齐白石》一课中的国画作品中所体现出的情感美,如《柴耙图》、《他日相呼》、《祖国万岁》等所描绘的题材无不体现出情感美,让学生透过这些熟悉的事物,听一听声音,摸一摸儿时曾经玩过的玩具农具或者一些最难忘的事物,在这样的情景中再回过头来重新体验真实的内心感受的同时欣赏这些国画作品又会有新的理解与感悟。从而提升美术欣赏教学本身所要学生掌握的艺术情感价值同时也是一种对美好记忆的寄托。
2.在体验中体现愉悦性与人文性
新课程性质指出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点,并提出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做为美育的主要突出特点。提出的人文性体现为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了解中华民族和世界各民族文明的历程,感受艺术与人类生活、情感、文化、科技之间的联系,体验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在中国传统绘画国画欣赏课中能较好地体验人文性,让学生体会到作品欣赏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更加高尚的价值追求。人文性和愉悦性作为艺术课程本身体验人类对真善美的是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了人类的道德情操、人格、生存状态,关注的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本质联系、发展与命运等。现代教育中,“人的发展”成了教育的宗旨和意义所在,教育关注的应该是“人”本身。美育也就成了人文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的教育应全面地关注学生,不仅是学习方面的,更应是身心发展方面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方面的,还应是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一个人对一件事物的判断不应该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存在,所以在美术作品欣赏教学中我们同样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去看去想去体会从而来欣赏批判。在欣赏课堂的语境创设中生发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让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集思广益,获得灵感;从视觉图像的感知到内心的肯定情感的生发的同时,更能有效地提高美术课堂教学的效率,掌握国画美术欣赏评价美术语言,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这也适应了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向,更好地提升公民综合素养,提升审美和生活品味。
三、多元化——学生体现自我,生成自我,发展自我的根本
1.尊重每个人的内心视觉感受多面性
學生内心的视觉感受应该是多角度的意识各不相同的,体验也应是多方面的。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渐渐地发现每个学生去欣赏作品的视角都是不一样,这与每个人的生活环境生存状态和经历息息相关。如《捣练图》一课十二个人物的排列、分工、穿着、头饰、表情所传达的视觉感受信息是不同的,不同学生的理解也不一样,在保留学生内心的那一份内心感受之后,还要加以引导学生通过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等因素综合地去引导学生学会读图的能力,并再次体验作品本身所带给你的真实感受。
2.评价角度多层次,引领共同发展
对于不同的学生,学习目标的维度也不一,这就决定了每位学生美术知识生成的多少也有较大的差异,评价的角度也应多层次。在学生对作品的感知在停留原有基础上的同时还来源于对生活的体验认识。人最初对世界的感知是从图示中获取,对于国画欣赏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评价可以从作品的内容,如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初步的去了解作品概况,如作品名、画家、历史背景等初步对作品进行整体的一个了解。
总之,中国画欣赏教学其实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快乐地去学习,在学习中快乐地享受学习带来的收获,为生活而艺术地享受生命艺术的可贵与本真。为生活而艺术的美术欣赏教学理应回归本真,让欣赏不只是停留在作品的本身,而是学会多种思维的方式和一种对生活生命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