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浙西南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2017-05-12刘善红季立婧

农业与技术 2017年7期

刘善红+季立婧

摘 要:龙泉年平均气温16.9~17.5℃,无霜期226~263d,年降水量1564~1824mm,是典型的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坡度25°以下的低山缓坡约8万hm2,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土壤pH值在5~5.5之间,非常适宜栽植茶叶。近些年,龙泉市积调整产业,发展生态茶园,茶农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地区茶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浙西南生态茶园建设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关键词:浙西南;生态茶园;建设技术

中图分类号:S57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1052

浙江是茶叶大省,茶园面积目前已达18万hm2,列全国第6,茶产值114.6亿元,列全国第2。龙泉市是浙江省的种植大市,近些年,在出口市场国不断增加农残及污染物限量项目、消费者日益注重质量安全要求的情况下,建设美丽生态茶园的迫切性尤加突出。地区生态茶园建设遵从如下标准:茶园空气土壤洁净,山、水、林、茶、草、花和谐共生。让茶树喝上清洁山泉水、吃上有机肥料。茶树病虫害获得绿色防治,严防化学药物和重金属污染。优化品种,主攻单产,提升品质,确保茶叶绿色、生态、安全。

1 生态茶园选址规划

生态茶园选址。生态茶园建设要求产地环境良好,无污染,植被资源丰富,水源清洁,空气清新,土壤肥沃,富含有机质。生态茶园选址要远离农作物种植区,居民生活区,要存在1km左右的隔离带,山地坡度在25°左右;规划。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因此,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需要照顾到山地、水源、田地、林地和道路等多种因素,进行科学规划。规划要保证土地合理利用,田间排灌方便,操作便捷,有利于保持土壤,避免引起水土流失。

2 开垦茶园

为了保证生态茶园符合相关要求,同时为了保护好水土资源,提高土壤肥效,需要进行科学的劈山,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方案,将影响到茶树生长的原生树木砍去,清理灌木丛和土壤杂草以及碎石。对于不妨碍茶树生长的原生树木可以作为遮阴树,禁止焚烧开垦,一般先建设道路,后建设茶园。然后做好土壤翻耕工作,自上而下的开等高梯层,保证外侧高,内侧低,呈现3~5的向内倾斜。保证有土埂,内部与节沟。种植沟一般需要经过1~2个月的红的晾晒之后向其中施入茶叶定植专用肥料,然后将表层土回填,在梯壁上应该最大程度的保留原有的植被。

3 生态茶园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道路建设。在生态茶园建设过程中为了交通方便,需要做好道路建设工作。茶园小区面积在0.2~0.33hm2设计步行道,在0.5~07hm2左右设计支道,主要干道、支道和步行道的宽度分为5m、3m和1.5m。要确保各个道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道路网;生态茶园基础设施建设。道路建设完毕后,就需要建设基础设施。生态茶园内部应该建设蓄水池和完善的排水系统,保证生态茶园能够及时进行蓄水和排水,为茶树正常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茶园在0.3~0.7hm2左右需要建设一个蓄水池,根据茶园地理位置,需要灌溉的面积确定蓄水池的大小。对于生长条件较好的茶园和经济条较好的种植户,推荐采用滴灌系统或者喷灌系统进行灌溉。从而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灌溉质量。排水系统建设要结合生态茶园的地形和地势高度进行建设,一般情况下都是建设在山坳和道路两侧。排水沟间隔2~3m设置一个蓄水池,宽度和深为3m×1m,这样能够显著减少水土流失。

4 调整好生态茶园种植结构

生态茶园遮阴物和绿化树种的选择。生态茶园中的间作树种应该选择本次乡土树种种植,同时还要保证该树种病虫害少,和茶树无共同病虫害,不和茶树争肥的树种。生态茶园内遮阴物以枝叶伸展度大,树叶层加厚的香椿树、油柿树等落叶乔木为主,其他树种松树、杉树、桂花树适合作为隔离带种植[1];做好生态茶园间作树种的管理工作。做好间作树种管理工作是调控生态茶园光照、水、热、气等因素的主要措施。一般通过修剪和整枝实现。通常情况下,间作树木的高度控制在2m左右,在主干四周不同方向的保留3~4个侧枝,在每隔侧枝上保留2~4个分生壮枝,郁闭度控制在30%~40%左右,保证生态茶园中的茶树既能够得到充分的光照,又能够保证间作树种对其很好的遮阴效果;梯壁留草并套种绿肥。为了提高生态茶园的蓄水保肥能力,保护好害虫天敌的生存场所,可以在梯壁上没有生长原植被的位置上种植植被进行保护,植物可以选择爬地蓝、百喜草、黄花菜等植物。茶树定植前3a为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在茶园中套种其他作物,如圆叶决明平妥花生、豇豆、花生等作物,作物收获之后可以将作物的茎叶枝干作为绿肥施入茶园,提升生态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茶树生长。

5 做好生态茶园病虫害防治工作

龙泉市茶树主要病虫害有茶炭疽病、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橙瘿螨等。针对这些病虫害可以采用如下措施进行防治:灯光诱杀。由于成虫有趋光性,在成虫羽化期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或频振式杀虫灯,在每隔30~50m的茶园中安装1台,效果很好,有效地减少下一代幼虫发生量;保护和利用天敌。应尽量减少茶园用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田间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化学防治。使用农药防治要严格掌握指标,例如茶尺蠖在成龄投产茶园的防治指标为每667m2幼虫量4500头,施药适期掌握在2~3龄幼虫期。施药方式以低容量蓬面喷雾为宜;喷施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每667m2用量为10~50亿个多角体,施毒时期在1、2龄幼虫期效果很好[2]。

参考文献

[1]杨如兴,吴志丹,张磊,尤志明.福建人工复合生态茶园的构建技术与模式[J].茶叶科学技术,2010(01).

[2]巩雪峰,余有本,肖斌,陈婵婵,金珊.不同栽培模式对茶园生态环境及茶叶品质的影響[J].西北植物学报,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