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教育评估品牌
2017-05-12张力玮郭伟
张力玮+++郭伟
编者按: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是教育部的直属事业单位,接受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领导,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授权,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自2000年起面向国内外开展“中国学位证书及其他教育背景材料认证”工作。在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承担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开展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评估、评审工作,并根据需要面向社会自主开展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有关的评估、评审工作。2016年,第四轮学科评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了解新一轮学科评估工作中的新理念、新思路、创新指标体系及成效,本刊专访了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主任王立生。
一、学科评估应时而起,
需要扎扎实实做好工作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立生主任,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我刊的专访。据我们了解,从2002年起,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学位中心)就开展了学科评估,到现在已经进展到第四轮,学科评估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首先,请您介绍一下学科评估的发展历程。
王立生:20世纪90年代,我国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进行了扩招,由此带来的高等教育质量问题受到大众普遍关注。当时社会上开始出现一些大学排名,由于在理念、指标和方法上不尽相同,人们对其排名结果也褒贬不一。同时,政府开始关注教育质量的社会评价,社会呼唤负责任的评估、排名信息。经过近两年的审慎研究,学位中心自2002年起,自主开展学科评估,尝试从不同于政府行政性评估的角度,以第三方运行模式对学科建设质量进行评估,力争做出水平,做成品牌。
学位中心分别于2002、2006、2012年开展了三轮学科评估,参评单位从第一轮的229个到第三轮的391个,参评学科从第一轮的1336个到第三轮的4235个。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后,受到从政府到高校、从国内到国外的普遍肯定,评估结果得到更加广泛和实际的合理应用。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尤其是时任国务委员刘延东指出“学科评估工作具有开创性,要不断完善,形成品牌”。
2016年4月,学位中心在历时1年多,调研16个省市的200余所高校的专家学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完善了评估体系,学位中心发出《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邀请函》。512个学位授予单位的7450个学科自愿申请参评。其中,高校参评率达88%,具有博士一级授权的学科参评率达96%。目前,我们正在对数据反馈结果进行二次核查,同时对无法用客观数据表达的主观指标,邀请专家进行通讯评议和学术声誉调查。在后续工作中,我们将严格按照学科评估的规则和程序,扎扎实实做好相关工作。
二、教育治理体系中的第三方评估需要科学、规范、公正,独立性也是重要因素
《世界教育信息》: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改革,第三方评估成为教育评价发展趋势,您如何看待第三方评估呢?
王立生:第三方评估作为一种评价形式,体现了“管办评”分离的教育治理体系改革方向。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用第三方评估促进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创新”“政府工作不能自拉自唱,要让第三方独立公正评估”。陈宝生部长也提出“第三方评估将成为政府管理常态”。在教育治理现代化转型,推进“管办评”分离的大背景下,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提供服务是教育评价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我认为,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合理认识第三方评估。一方面,社会呼唤科学、规范、公正的第三方评估。判断教育评价是否科学有效,需要从评估组织的独立性、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估主体与评估结果的可靠性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只有具备科学权威的评价体系、专业规范的评价方法、真实可靠的评价结果的第三方评估,才是政府、高校和社会真正需要的。另一方面,独立性是第三方评估可信度的重要保证。具备独立性、专业性和公正性才能保证第三方评估的可靠性。评估体系符合共识,评估组织过程保持独立性,评估结果不受经济利益控制,确保公平公正,是保证第三方评价结果科学性和可信度的基本前提。学位中心自主开展的学科评估项目,具有以下特征:从组织主体上看,学位中心作为独立法人机构,以第三方方式开展学科评估,评估性质属于非行政性和非强制性;从体系形成上看,坚持广泛听取各个方面专家学者和参评单位的意见,凝聚共识,形成体系;从组织过程上看,坚持学术独立,按程序、讲透明,组织过程和评估结果产生不受经济利益影响,确保公平公正。
三、高校间存在着一定的人才无序流动,评估需对此加以引导
《世界教育信息》:近年来,高校人才竞争现象愈演愈烈,对此,您认为应如何防止高端人才的无序流动?第四轮学科评估如何科学评价师资队伍?
王立生:近年来,一些高校为了学科发展和优化布局而吸引高端人才,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无序流动现象,其中,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人才流失较为严重。人才合理流动可以带动思想、研究、资源和成果交流,充分发挥人才潜能,促进创新和科学繁荣。但其过度无序流动,将影响科学研究可持续性、我国人才优化布局和学科发展格局,不利于发挥我国人才潜能的整体最优化。
为规范高层次人才有序流动,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坚持正确导向促进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流动的通知》。通知指出,高校之间不得片面依赖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不得简单以“学术头衔”“人才头衔”确定薪酬待遇、配置学术资源。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等。这些举措有利于促进人才的有序流动。
同时,我们也看到,评价机制等外部环境对人才流动也起到重要作用。学位中心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不断凝聚共识,完善了师资评价机制。一是不采用“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方式,不直接对师资队伍进行“数帽子”“论牌子”,重点考查“代表性骨干教師”以及科研团队的结构质量,避免高校在学科建设中追逐资源、追逐有头衔教师上过于功利;二是强调贡献和成效,淡化条件资源。对师资规模、重点实验室等“条件资源类”指标,在下一步权重征求意见时,建议适度降低其权重;三是采用基于客观事实的同行专家评价方法,综合考查学科师资队伍水平、年龄结构、人才梯次、国际影响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综合情况。目前,学科评估中的师资队伍评价等具体评价工作正在进行中,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师资评价的改革受到普遍赞扬,《光明日报》等诸多媒体进行了报道。
四、第四轮学科评估机遇与挑战并存,
设计理念、思路及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创新
《世界教育信息》:在全面部署“双一流”建设的新形势下,第四轮学科评估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和形势下开展的,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也不限于“双一流”建设,还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国内教育评价市场异常活跃。近年来,由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民间机构组织开展的大学排名、学科排名异常活跃。这一方面说明教育评价市场鱼龙混杂,另一方面也说明社会希望了解教育的需求日益旺盛。社会对于增加高等教育透明度,接受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教育的期盼日益强烈;高等学校希望获得负责任的专业机构的权威评价,为学科建设和学科发展明确目标路径,找准参照点,加快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的需求与日俱增。
第二,国际教育评价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美国、英国、欧盟的几大评价机构相互竞争,在国际上瓜分市场,争夺资源。近几年,QS、《泰晤士报》、汤森路透等国际排名机构纷纷关注中国教育评价市场。然而这些国外机构的学科排名,其目的导向性、评价体系的契合度、数据来源(也需要申报数据)的科学性等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水土不服”的天然缺陷,因此发展具有国际共识和中国特色的学科排名评估品牌,是当务之急。
第三,“双一流”建设对学科建设提出新要求。2015年,国务院出台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具体实施方案和各省“双一流”建设规划也都在密集部署。第四轮学科评估面临更多挑战,新的形势对学科建设绩效评价、动态管理等方面,对学科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公平性、公信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四,社会各界对学科评估高度关注。学科评估因其多年积累的可信度和公信力,不仅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高等学校的热切期待,也成为国内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两会”期间,学位中心通过各大搜索引擎了解到,关于学科评估相关报道高达700余篇。面对从未有过的历史机遇和复杂的内外部条件,学科评估工作面临更大压力。
《世界教育信息》:与前三轮评估相比,第四轮学科评估在设计理念和思路上有哪些变化?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在总结前三轮评估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创新,在广泛深入、全面细致调研基础上,对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式进行改革,形成了第四轮学科评估改革的基本思路。
第一,在指导思想上,深入贯彻落实全面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提高质量”中心任务,服务国家和地方“双一流建设”战略需求,关注双一流建设方案中提出的“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成果转化”“推进国际交流合作”等重点要求。
第二,在评估模式上,继续坚持“自主开展、自愿申请、免费参评”的基本原则。以第三方的方式独立开展评估,但不闭关自守,坚持深入研究,开放调研,广纳群言,凝聚共识,明确工作思路,改革指标体系。从第一轮评估开始,学科评估就坚持参评单位根据自己学科建设和自我发展需要,自愿申请参评,免费参加评估,自愿选择数据服务的特色。突出体现了学科评估的非行政性、非强制性和评估过程非商业性的典型特征。
第三,在数据来源上,加强与有关部门数据资源和第三方数据提供商的合作,加大国内国际公共数据的使用力度。一方面,通过利用公共数据库资源,为参评高校和学科数据填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采取与第三方数据提供商互利合作的方式,为填报信息的核查提供可靠依据。
第四,在指标体系上,坚持“质量、成效、特色、分类”基本导向。体系框架保持“师资队伍与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与声誉”四个一级指标基本框架不变,同时根据国内国际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新要求,及时对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调整和改进。
《世界教育信息》:与前三轮相比,第四轮学科评估指标体系有哪些创新?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有七大创新之处。
第一,把人才培养放在首位。首次在评估中提出“培养过程质量”“在校生质量”“毕业生质量”三维评价模式,创建“中国标准”。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在校生质量考查指标;开展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从学生角度考查导师的指导质量,同时跟踪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质量,将教育质量的评价活动扩展到教育系统以外,关注高校培养学生的社会认可度和学用契合度。
第二,把建设成效作为重点。学科评估的基本定位是学科的整体水平评估,评价重点是学科发展成效和学科建设质量,重在“输出”质量而非“输入”资源。本次评估进一步降低“条件资源类”指标(师资规模、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数量)的分量,更加强调学科内涵建设的成果、成效。
第三,改進师资队伍评价方法。克服单一“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片面性,将评价方式由以往“客观数据评价”改为“基于客观数据的专家主观评价”,重点考查“代表性骨干教师”以及科研团队,并将青年骨干教师单列,由专家综合考查师资队伍水平、结构、国际化程度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第四,优化学术论文评价,致力打造“中国标准”。学术论文情况是国内外大学学科评价的常用指标,但考查单一性的定量指标(如SCI、ESI论文数量),不能全面反映论文质量,甚至容易产生误导。分析国内外体系利弊,本轮评估首创“质量与数量、客观与主观、国内与国外”三结合的论文评价方法,树立论文评价的“中国标准”。一是质量与数量相结合。强调以质量指标为重,兼顾有标准限定的数量,适当采用人均指标;在自然科学学科取消发表论文数量指标,在哲学社会科学适当保留人均收录论文数等数量指标,体现了质量与数量的辩证关系。二是客观与主观相结合。在采用改进的“ESI高被引论文数”等客观指标的同时,通过提供“代表性论文”由同行专家进行评价。同时对指标内涵进行改革创新。如:在使用“ESI高被引论文”时采用“中国版ESI”标准,将“ESI学科分类”与“中国学科目录”对接,并将ESI统计范围进行扩展,增加区分度和覆盖面;在“代表性论文”中,限定每位教师所能填报代表性论文的上限,保证高水平论文在人员和研究方向上有一定的覆盖面,体现学术研究的“结构质量”。三是国内与国外相结合。由于历史和语言原因,中文期刊特别是理工科期刊发文水平与国际期刊存在差距,加上国外SCI、ESI等统计标准的巨大压力,中文期刊对我国高水平论文的吸引力不足,并形成恶性循环。第四轮学科评估为落实五部委文件关于“扶持优秀中文期刊”精神,专门设置了中文期刊发表论文指标,同时规定“代表性论文”中必须包含一定比例的中文期刊,以提升中文期刊影响力,推动形成良性循环。
第五,提出学科社会贡献评价理念。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目标。本轮评估借鉴国际同行经验,首次在“学科声誉”一级指标下增设“社会服务贡献”指标,采用“代表性案例”指标来体现学科对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既强调学科发展目标,服务国家战略,也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地区、类型学科特色,从导向上克服学科“同质化”倾向。
第六,聘请国际专家参与评估。通过与国际相关教育机构合作,首次邀请3万余名国际专家,对我国与国际学科内涵大致相当的部分理工类学科进行国际声誉调查。藉此探索国内外获取学科声誉信息的渠道和方法,探究我国学科设置体系下学科水平的国际认可度,扩大我国学科建设的国际宣传,提升中国学科评估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第七,进一步强化分类评估。第四轮学科评估进一步细化了分类设置指标体系,将人文学科、社会科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等分别单独设立指标体系。分类设置的指标体系由第三轮时的7类拓展到9类。每个一级学科采用独立的权重体系,共设置95套权重,进一步体现学科特色。权重分别由参评单位各学科专家确定,把指标体系关键因素的最终决定权交给参评单位,增强学科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共识性。
五、第四轮学术评估多举措保证评估结果和参评单位数据的真实性
《世界教育信息》:今年“两会”期间,有全国政协委员评价“学科评估越来越科学,参考价值越来越大”。那么第四轮学科评估通过哪些具体举措确保评估结果真实有效?后续还有哪些服务?
王立生: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们在评估模式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避免学科间材料拼凑,确保评估结果真实可靠,并优化结果公布方式,做好评估后续服务。
第一,采取多项举措,避免学科间材料拼凑。首先,采用按学科门类“绑定参评”规则。同一门类下具有硕士一级授权及以上的学科必须同时申请参评(或均不参评),有效抑制校内相近学科材料不合理整合,对全面反映学科整体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其次,完善成果归属原则,真实反映学科交叉与合作。实践表明,这种“归属度”方法有利于鼓励跨界团队协同研究,同时为解决跨界人员与成果的评价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法。再次,适度增加专家主观评价指标,对于难以进行客观判断的指标,通过专家对人员和成果的内涵进行判断和评价,提高评估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第二,探索出一套“结构性数据核查”方法,对保证数据真实性发挥重要作用。本次评估参评数据的核查方法包括数据形式审查、填报标准检查、证明材料核查、公共数据比对、重复数据筛查、有限信息公示、重点数据抽查等七项措施,并充分利用计算机系统和信息化手段进行核查。同时,几项措施之间进行相互验证,保证申报材料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第三,探索多维度评估结果公布方式。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发布将考虑各方需求,继续通过聚类分析等方法,针对各级政府、地区、高校类型、社会不同需求,提供更加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的结果服务形式,引导高校和社会更多关注学科内涵建设成效和规律。
第四,强化评估结果的深层次分析服务。本次评估汇集了全国7400多个学科信息,将形成我国当前最大最精准的学科大数据库。评估结束后,学位中心将充分利用庞大信息资源进行大数据分析,为需求者提供学科评估信息反馈。同时,探索学科发展若干“定量指数”,研究学科发展内在规律,分析全国学科发展态势。根据不同需求,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学位授予单位,为参评学科提供各级各类定制化分析报告。
《世界教育信息》:我们知道,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数据来源也有很大关系。本轮学科评估如何确保参评单位提供数据的真实性?
王立生:本轮学科评估加大客观数据核查力度,加强与参评单位联动机制,在第一轮全面核查基础上,对异议数据进行二次核查与反馈,确保客观数据真实可靠。
一方面,多措并举,加大客观数据核查力度。采取七项措施对申报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在确保国家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在参评单位范围内对部分申报材料进行“网上有限公示”,接收各单位异议和监督;将存疑信息反馈原单位核实确认。
另一方面,与参评单位形成联动机制,对异议数据进行二次核查与反馈。学位中心将数据核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及信息公示阶段有关单位提出的“异议”,汇总反馈给原申报单位核实确认。此外,再对单位反馈的数据进行二次核查和反馈,由此,形成评估方和参评单位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最大限度确保客观数据的真实性。
六、第四輪学科评估以正确导向、
主客观评价并举、
主观评价公正来考查学科内涵建设成效
《世界教育信息》:本轮学科评估如何有效考查学科内涵建设成效呢?
王立生:第一,树立正确的评估导向。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树立正确的评估导向,学位中心按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分别召开专题会议,对评价指标权重设计、学科声誉调查和部分主观指标专家评价等一揽子方案进行了专题研讨,广泛听取意见,形成科学合理的学科内涵建设和发展成效评价机制。
第二,主客观评价方式并举。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对于重要的、不宜通过数据测量的指标,如“师资队伍质量”“优秀在校生”“优秀毕业生”“代表性论文质量”“社会服务与贡献”等,通过同行专家评议的形式进行主观评价,以有效考查学科内涵建设质量。
第三,确保主观评价公平公正。坚持“基于客观事实的主观评价”理念,本着“各类参评高校都有专家参与”和“兼顾地域和学科分布均衡”的原则,学位中心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中原有20万专家的基础上,组织各学位授予单位对本单位专家信息进行了更正、补充和完善,为同行评议专家遴选做好准备。此外,对所有通讯评议专家进行培训,明确尊重学科差异化发展,关注学科内涵发展和特色贡献。规避非学术因素对评价的影响,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对通讯评议工作的干扰。
10余年来,学位中心不忘初心,保持定力,不断完善创新,致力于打造成熟、权威、具有公信力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评估品牌,为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扩大中国教育评价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编辑 许方舟 校对 王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