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的癖好
2017-05-12林特特
林特特
一个朋友走遍万水千山,总结出各地人旅游的特征。他說,我总在旅游景点前抽烟,抽烟是幌,观察人是真——
广东、福建人通常不会议论景色,而是互相关心身体,比如“老杨啊,你今天走得挺快,最近锻炼得不错!”东北人爱探讨人生,面对美景,他们常感叹“这才叫人生”、“咱们平时玩命工作有什么意义?”北京人去哪里都会说,还不如我家门口的小公园呢!朋友举例,在曼谷的MBC遇见一妙龄女子,那女子用纯正的京腔道:“什么破玩意儿,这不西单明珠吗?”
朋友笑着总结地域特征,我却对他的旅游癖好产生兴趣:其实,去哪儿旅游对他来说都是一回事,都是一场观察之旅。
我想起我的一位前同事,最爱在旅游地逛菜市场。在福建石狮,大家争先恐后去买几十块钱一只的“劳力士”,她却拉着我去逛最近的菜市场。捧着刚炸出来的海蛎子饼,拿着竹签穿的筋道、紧密的牛肉丸,她振振有词:“逛菜市场才是接近旅游地原生态生活最直接的方式!”此后,我见她从北戴河扛回过一整箱的虾,去广东带回大批新鲜的山竹,在安徽寿县看古城墙,她历经周折带回半扇猪肉……对她来说,去哪儿旅游,风景都是点缀,美食才是重点。
我又想起我的一位亲戚和一个女友的父亲。亲戚爱拍照,旅游时尤甚。一次,他在北京旅游,第一天长城、十三陵,第二天故宫、前门,第三天恭王府、北海……第七天,他对同行者说,玩得差不多了,明天,我再去一趟长城。众人诧异:这叫,游而时习之?亲戚解释:上次去时,下雨,实在影响照片效果,再去一趟,补拍一套。亲戚不是摄影爱好者,他只是热爱镜头里的自己。
与他相反,女友父亲爱在旅途中为人拍照。在壶口瀑布,有陕北老汉裹着白羊肚手巾扎着红腰带,手里还牵着羊羔。别人都过去合影,只有女友父亲付了钱,却不参与,只绕着老乡和羊羔左拍右拍横拍竖拍。在黄山,迎客松畔,满头白发的女友父亲蹲着马步、端着相机险些闪了腰;一路上,三步一景,五步一观,他最忠实的模特——女友母亲也因不断被要求“笑、头偏一点、再偏一点”发了火,罢拍。“被我爸拍,可不那么容易。”女友摇着头叹息,“他要把每张照片当资料,钻研技术,所以要准确记录下光圈、速度、焦距等指标,直到被拍摄者笑到脸部肌肉僵硬。”
自助游、跟团游、出境游、国内游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回事吧?都是一场写真之旅。
我不禁在记忆里继续搜罗见过的其他各色旅游癖好。有爱掉书袋的,在每处碑前,每块匾额前,引经据典、侃侃而谈,那是表达之旅;有只购物,对旅游本身兴趣乏乏的,那是购物之旅;有无论一个旅游团的游伴,还是景点卖雪糕的小贩,只要对方口音有点接近,就去认老乡的,那是社交之旅……
我们都爱旅游,以“灵魂和身体,总有一个在路上”标榜。但其实,无论走过多少地方,看过多少风景,变的只是周遭的人和物,不变的是你的个人体验。
你的旅游癖好透露你旅游的性质,你所有的旅行都是一场旅行,一场断点续传的个性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