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回忆我的导师孙国华
2017-05-12龚刚强
文 龚刚强
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回忆我的导师孙国华
文 龚刚强
著名法理学家孙国华,病逝于2017年4月14日,享年93岁。
孙国华老师是我国法理学界的泰斗,不了解他的人只是把他和马克思主义相联系,而熟悉他的人,还会对他的为人处世作风赞不绝口。从2001年读硕士起,我开始与孙老师亲密接触,之后又做了他的博士生。在和孙老师相伴的岁月里,令我深感钦佩的不仅是他睿智的学识,更是那种常人难以企及的人格与境界。
“阎王不叫我不去,阎王叫我也不去。”
孙老师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见人总是乐呵呵的。刚读硕士时,第一次见孙老师,就觉得他有大师风范但无大师架子。当时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讲座,时间已经到了,孙老师还没有来,原来是弄错了地点。等他气喘吁吁地来到教室之后,没有一丝的报怨之色,反而绘声绘色地给大家叙述自己是如何通过各种办法最终找到教室的。在别人看来是麻烦的事,在他眼里竟会成为笑料,可以说是“笑对人生”。
孙老师年近八十还经常骑自行车出行,在他79岁时,遭遇一场车祸,被撞断了几根肋骨,据说当时他还安慰已经被吓傻的女司机。这场车祸过后,孙老师恢复得很好,依然容光焕发,声如洪钟。对于一个高龄的老人,真可谓奇迹。
记得那年在我的婚宴上,孙老师与我姑姥同坐一桌,非常巧的是,孙老师的爱人范老师与我姑姥同岁,孙老师又与我姑姥爷同岁,当时大家谈起了养生,孙老师说了一句话:“阎王不叫我不去,阎王叫我也不去。”一下把大家逗乐了。
记得年前最后一次见到孙老师的时候,他已经行动不便,我有所预感,不禁潸然泪下,但他只是淡淡的一句话“就是老了”,生老病死,他早已云淡风轻。
“我这辈子没做出什么,也就是没敢偷懒,没说假话。”
孙老师去世后,有文章把他比作正在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的那位无私奉献、疾恶如仇的退休检察长陈岩石。有人说这是吸引眼球的标题党,而我则深感共鸣,因为我确实遇见过几位这样的人,孙老师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在他身上,有着那代人特有的忘我境界和认真精神,那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磨砺后的超脱。
记得有一次陪孙老师去医院做CT检查,在等待间隙,孙老师拿出随身携带的一本英文原版法律书读了起来。那不过是几分钟的时间,他也不会荒废掉。“活到老,学到老。”这句话用在孙老师身上非常恰当。
孙老师曾经无意间对自己的一生做了个概括:“我这辈子没做出什么,也就是没敢偷懒,没说假话。”“没偷懒”“没说假话”,就这么简单的两条,我们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谁做到了?更不用说经历过那些年代的人。
孙老师对学生非常认真,前几年在他视力还好的时候,对于学生交给他看的文章,不仅在观点、结构上进行指导,而且每句话都进行斟酌,甚至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在跟随孙老师读博士的三年期间,孙老师要求我每周都要去他家“坐而论道”,进行面对面的学习、指导、交流。可以说,孙老师完全对得起“博导”这一称呼。
“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
孙老师把实事求是和辩证思维作为人生信条和方法。2008年9月,他带我去吉林大学参加东亚法哲学大会,在机场休息时,我们聊起西方法理学,孙老师说了一句话:“不可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是啊,谦逊而自信,做学问如此,做人也应如此。
孙老师一生研究马克思主义法理学,他没有道貌岸然,而是真正将之作为自己的信仰,他没有将马克思的话拿来生搬硬套,而是阐发了一套能够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法是理与力的结合”“权利是被认为正当的权力”“法是对立中的统一”……。他始终认为自己的信念与理想未曾改变过:“别人‘左’时说我‘右’,别人‘右’时说我‘左’,其实我没有变化,是别人在左右摇摆。”
孙老师完成了他的使命,无所挂碍地走了,留下的,除了累累的学术硕果,还有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人格与境界!
(作者系人大法学院07级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