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锡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2017-05-11

城乡建设 2017年4期
关键词:建筑面积无锡市枢纽

无锡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

项目全景

一、工程概况

无锡市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位于无锡市中心北部,通江大道西侧,兴昌路北侧,是无锡城市北门户,主要的人流和交通流的集散地。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2万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7922m2,地下建筑面积131260m2),由交通综合体、酒店、公交枢纽、出租汽车服务区、商业楼、下沉式花园、地铁1#线及3#线车站等单位工程组成。结构类型为框架/框架-核心筒结构,建筑层数:普遍区域地下2层,地上5/7/22层;地铁1#线为地下3层,地铁3#线为地下2层,最大建筑檐口高度为100.55m。

工程于2009年6月9日开工建设,2013年12月26日竣工,总投资18.08亿元。

二、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

1.集国铁、高铁、地铁、长途巴士、城市公交、出租车及社会车辆等多种交通方式和商业、酒店、办公业态于一体的大型综合交通枢纽,项目统一规划设计建设,体现高效、环保、人本理念,交通和建筑跨界融合,是城市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典范工程。

2.枢纽的空间设计布局兼顾了城市用地的集约化与经济性,构建了合理的交通流线,实现了人车分流,各种交通方式之间换乘便捷,结合人流主线合理附加商业空间,大大提升了枢纽的品质和商业价值。

3.为保障枢纽工程和地下空间开发的运营安全,采用了岛式公交站台、下沉式广场等设计,建筑典雅,具有“无锡历史画卷”的江南气质,整体彰显出深厚的人文底蕴。

4.创新性地提出了地铁车站逆作、可回收式锚索等施工技术,大幅缩短了施工工期,减少了对城市交通的干扰,保障了沪宁城际铁路的运营安全,同时实现了交通综合体的工期目标,具有推广价值。

5.结构设计采用后张法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技术,实现了区域内超大尺度地下室平面不设缝。

6.通过机动车候车区与车库区伸缩缝的设计,有效避免了机械振动对旅客的干扰。

7.自主创新地铁建设工程系统化管理技术及信息化技术,实现施工全过程数字化管理,其中工程项目管理子系统为国内首次。

8.首次提出适合深圳地区的岩石分类理论和富水复合地层浅埋暗挖地铁隧道施工沉降规律,研究应用了小净距上下重叠隧道、区间风道洞室群等施工沉降控制技术,保证了工程优质、安全和高效建成。

(推荐单位: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建筑面积无锡市枢纽
无锡市开展重大事故隐患“清零行动”
无锡市刚柔并济治理重大事故隐患
房屋建筑面积测量研究
枢纽的力量
淮安的高铁枢纽梦
枢纽经济的“三维构建”
建筑面积计算的改进思考
无锡市
龙岩地区商品房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模型的探讨
2006·中考模拟试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