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随笔
2017-05-11代永霞
代永霞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119-01
快乐和幸福是人生的主题,只有感到快乐幸福的人,其人生总是阳光并且充满正能量的。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毕生所求所愿,无可非议。但其实什么是幸福,永远没有一个划一的界定,相同的生活境遇,在此人眼中会倍感幸福,充满感恩,在彼人眼中或许会深感痛苦,充满沮丧。不同的幸福感和幸福观都取决于不同人的生活态度、生活价值观和心境心态。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等确实有时很难轻言幸福,但对于教师来说,是否能时时处处感到幸福是很重要的,因为这不仅仅影响着其人生是否快乐,更影响着学生,只有教师快乐和幸福,学生才会感到快乐和幸福。那么教师如何去从教育中品快乐,享幸福呢?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必须要多读书。通过读书来丰富专业知识、加深文化素养、提高文化底蕴。在笔者从事教育事业的十多年中,读李白的潇洒,苏轼的豪放,思索鲁迅的冷峻深邃,体味冰心的意切情长,读《论语》品味人生哲理,读《爱的教育》得到了要做一个温柔的严师的启示。《学记》曰:“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读书让笔者更自信地面对教学工作。
笔者从事教育工作的第一年,就被领导安排做了一名班主任。面对一屋子的学生,那时还稚嫩的我真的手足无措。这时著名心理学专家林崇德的《教育的智慧》对我来说无疑是一剂良药,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解开了深藏在笔者心中的困惑,让笔者懂得了注重个性差异,因材施教的真正内涵,给每个孩子发展的空间,使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张扬,而我也始终践行着我校“让每一名孩子都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家长都收获希望”的理念。渐渐地笔者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做到了让领导和家长满意。和书对话,使我丰富了教学经验;和书对话,使我感悟了老师教人授知的真谛;和书对话,使我增强了奉献教育事业的勇气和决心。更加重要的是我也从中品尝到快乐,享受了幸福。
作为教师如果能从教育中品味到快乐、享受到幸福,就能对工作保持长久的兴趣,不仅为了生活而工作,更是为了工作而生活;如果老师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的手段,工作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成了负担、累赘,这样就会感到工作乏味、产生职业倦怠。我把从书本上学到知识带到课堂上来,形成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取得了连我都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同学们都被我全新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所深深折服,他们还把我当成了他们的偶像。我很欣慰,教育工作使我积淀的知识能力得以释放,人生的价值得以更加充分的体现。为了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生活质量,为了延续我们的职业生涯,我们需要找到工作的快乐,感受教育的幸福——多读书,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实,感悟人生。
作为教师,我们要想从教育中品尝到快乐,享受到幸福,我们还要学会感恩。肖川教授有两句话说得特别好“接受现实,心存感激。”其实,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尽人意的事情,甚至是令人生气的突发事件。我认为在很多时候,凭我们的力量要改变环境是很难的,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对工作的态度,改变自己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进而超越现实、改造现实,面对现实我们可以选择多种人生的态度。要有好的心态就应常怀感恩之心,用感恩的眼光看人,就会觉得世上还是好人多;用感恩的眼光看事,就会觉得好人终归有好报。常怀感恩之心,会让你拥有很多朋友,会让你淡泊名利。感恩,让人明白爱,然后去爱,最后得到爱;感恩,会让我们变得富有,知道快乐,享受幸福。在教学上也如此,一种平常的心态,一种感恩的心态,一颗对工作对学生的爱心,一种没有嫉妒和抱怨的心态;努力实践幸福的课堂。在幸福的课堂上应是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接纳、情感与情感的交融,每位老师和每位同学都应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教师要感受到自己的重要,心中要常常记住的四句话“我是重要的,我是能干的,我是快乐的,我是美好的”——做最好的自己,爱自己。要善于展示自我、张扬个性,体验被人认可、被人关爱、受人尊敬的幸福感。教师要善于欣赏学生和自己。教师职业幸福感最重要的源泉,是学生的成功和他们对你的真情回报,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许多不利因素都可以从学生对教师的尊重、理解、感激中得到弥补。但要让学生感恩你,你就必须学会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教师的幸福也同样源于创造出自己欣赏的学生,让老师通过学生的点滴进步、精彩发言、幽默动作、创造性的作品、获取的荣誉称号等来感受和审视自己的成长和发展,并为此感动。
从教育中品快乐,享幸福是一种智慧的付出,是一种淡定的人生态度。让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用心寻找快乐,用爱点燃幸福的灯。只要我们还怀着初心,我们的理想和信念不灭,快乐和幸福就會永驻我们的心田!
参考文献
[1]王晓艳,中学教师职业倦怠与相关因素研究 [D],2006年 沈阳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