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恋秦淮河
2017-05-11邱少梅
邱少梅
受文学作品的影响,我对秦淮河的印象不仅仅局限于一条河,而是一个鲜活的文学形象。既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也是历史的载体。
我到过两次南京,第一次是2001年12月,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没有来得及看看“蔷薇色”的秦淮河,一直引以为憾。直到2009年4月,才得以一睹她的芳容。
出于对秦淮河的偏爱,我于白天、夜晚各去了一次,感受她不同的风情。这是一条曾令无数文人骚客为之倾倒的河流啊!现在“渐渐安行。不缓不急。无有波浪。其岸不深。平浅易涉。其水清澄。”引用《起世经》的句子来形容现时的秦淮河再恰当不过了。表面上看,秦淮河是一条再普通不过的河流,秀不及沱江、清不如漓江、磅礴不比黄浦江、璀璨不过珠江。然而,需要我们深入到历史传承及文化积淀中,才能细细品味秦淮河的魅力。
秦淮河静静地流淌,跨过了千年的文明,见证了朝代的兴衰,孕育了“湖熟文化”。南京作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帝王之都,也是明朝宫阙、民国中央所在地,极尽显赫,秦淮河也随之盛极一时。据史料记载,六朝时期的秦淮河两岸有大小集市100余座,并形成了纱市、谷市、盐市、蚬市等单独的市。秦淮河流域物华天宝,一方水土孕育一方风物。南京云锦就是江宁南乡的桑蚕结合秦淮河水的漂洗而形成的。据说,秦淮河水含有单宁酸,能增加织物的光泽感,特别是对以深色为主的御用云锦更显庄重、典雅。所以,清代在南京设立江宁织造,在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可见江宁织造的财雄势大、权倾一时。秦淮河流域地灵人杰、人才辈出。文有张昭、陆云、顾恺之、王献之、萧统、王昌龄、秦大士等,武有陆机、周处、王导、谢安、王羲之等,既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运筹帷幄气度,又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才气。当然,秦淮河避免不了历史轮回的宿命,也经历了南朝烟雨、赵宋残阳、铁蹄践踏,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浮。
与其说秦淮河以她的美丽倾倒人,倒不如说是她的艳史吸引人。她的香艳故事最早可追索到王献之与小妾桃叶的爱情故事,至今仍保留着“桃叶渡”可以见证。相传,明初郑和下西洋引各国来使朝贺,开秦淮河艳风之先河,自此秦淮河畔的名媛声妓比比皆是,正是“一带妆楼临水盖,家家分影照嬋娟”。明末的“秦淮八艳”更让无数文人骚客歌之、颂之,流连忘返,把秦淮河的艳情推向极致。即使是在金陵的衰落期,仍不乏欢情艳舞,充斥着靡靡之音,有杜牧诗为证:“烟笼寒水月笼纱,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滑稽的是,秦淮两岸,一岸是代表正统主流文化的夫子庙、贡院,另一岸却是画舫楼阁、歌舞升平的烟花柳巷之地。也基于此,应考的才子遇上色艺相全的佳人,两者惺惺相惜,从而造就了无数才子佳人的故事,如钱谦益与柳如是、侯方域与李香君、龚鼎孳与顾媚、冒辟疆与董小宛、卞赛与吴梅村……其真挚的情感令人可歌、可泣。
秦淮河更因其悲情色彩而令人倍生怜惜。南宋末年,文天祥被俘,被押上大都时途径南京,吟出了“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的悲壮之音。以柳如是为首的“秦淮八艳”,个个倾国倾城、富有才情,更难得的是她们个性鲜明,虽沦落风尘,却恪守爱情;虽为女流之辈,却富有民族气节。她们或遁入空门、或孤度余生、或红颜薄命……令人可怜、可悯。抗日战争爆发后,秦淮河更逃脱不了被蹂躏的命运。日本人的铁蹄踏破中华门,在南京施行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万生灵塗炭,把秦淮河水染成了血色,秦淮河上冤魂呜咽!当日本人的魔爪伸向女学生时,十三个秦淮妓女挺身而出,成为了拯救英雄,这是何等的悲壮!著名作家严歌苓根据这段历史写成了《金陵十三钗》,张艺谋根据这部小说拍成了电影。秦淮河承载了太多的历史厚重,显得不堪重负!
秦淮河是时代的载体,彰显各个时代的特色,呈现出不同的美态。现今的秦淮河已洗净铅华、褪去华服,还原为一位时尚、普通的少妇,“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白天的秦淮河是一位时尚、活泼的女性,洋洋十里秦淮,商铺鳞次栉比,经营着南京的土特产、特色小吃以及潮流商品,游人如织,乐而忘返。晚上的秦淮河是一位朴素、规矩的良家妇女,虽然两岸灯火璀璨、桨声灯影依旧,到了晚上的十点钟就一切归于寂静,我们找了很久才找到一家吃小吃的饭馆,也因快打烊而怠慢客人。秦淮河彻夜笙歌的景况已一去不复返。
离开南京时,我特意在南京机场选了一条云锦披肩以作留念,好让我在无寐的孤月下,发思古之幽情。
选自《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