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
2017-05-11陈醒琴
陈醒琴
摘 要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如何实施有效教学,本文从加强有效备课、充分了解学情、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扎实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强化课堂语言沟通、关爱学生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述。
关键词 有效 备课 听说读写训练 沟通 课后作业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09-0069-03
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和意识性很强的活动,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可以说,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這是任何教学改革都必须首先追问和考虑的问题。
一、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
要提有效教学的基本内涵,我们首先要了解“教学”和“有效”两者的本来含义。所谓“教学”,是指在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积极引导下,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由此可见,教学的本质在于学,而非在于教,教学的主人是学生而非老师。同样可知,教学有效实施的三个条件:一是有效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和教学内容的科学选取,这解决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二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求知欲望的唤醒;这解决为什么要学的问题;三是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这主要解决怎么学的问题。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维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什么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由此可见,“有效”的标准主要是看学生有没有发展或收获,这种发展既包括知识和技能,也包括情感、态度、价值观。
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
首先,农村中学生的家长受教育程度相对要低一些,他们对孩子学习外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也无法在主观上为孩子提供英语学习上的帮助,经济条件一般不宽裕,无法满足学生外语学习所需要的辅助设备。
其次,农村部分中学生因不善交际、见识少、知识面窄、思维不活跃和接受能力缓慢等导致交际能力、理解力、记忆力、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等比较差,影响其英语学习的效率;心理素质比较脆弱,尤其面临中、高考的压力,对学习英语成功与否十分敏感,遇到挫折容易影响其继续学好英语的信心。
再次,学校教学设备简陋,录音机、投影仪等多媒体设备缺乏,一些中学甚至挂图、听力训练材料、磁带等辅助教学材料都没有,图书室很少或者根本就没有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英文报刊。
还有,我国现行教材在城市中学使用效果不错,但这些教材在欠发达的农村中学使用效果却差强人意。其中的部分内容与农村中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相距太远,不易在他们心灵中产生共鸣,不利于他们较快地接受理解教材的内容。这就会使学生感觉英语难学而影响其学习兴趣,无法激起学习动机,易导致放弃英语学习,产生学科后进生。
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严重阻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但是不管问题有多少,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责任,因此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三、在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的要点
(一) 有效备课
要想在农村中学真正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有效备课是基础和前提。要想实现有效备课,至少要避免以下几方面。
一是备课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有些老师的教案存在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教案准备得都很充分,连课堂用语都写得很清楚,但他们的教案大部分是介绍某词的用法和某一语法内容的讲授,听说训练所占的比重极小甚至没有安排。比如有一位老师的教案单就讲that和which用法就用了四、五页稿纸,估计要讲20多分钟。对于初中生乃至高中生来说,一堂课花这么多时间来研究一、两个词的用法是不适宜的。因为英语是一种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我们学习语言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掌握它、运用它,而决不应该将语言作为一门学问让中学生来研究。
老师出现这些偏差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是对《大纲》学习不够、领会不深。《大纲》中有详尽的论述:语言首先是有声音的语言,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言是口语的记录,是第二性的。培养听说能力有助于巩固所学语言知识和提高读写能力。所以《大纲》亦明确规定:听、说英语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是备课时“只备教材,不备学生”。大多数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均能很好地钻研教材,尤其是课文部分往往是不遗余力,唯恐讲得不细。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帮扶公开课,上面来的讲课老师的功底非常扎实,课也讲的很生动,学生听得非常认真但效果并不理想。问题出在哪里呢?原来是那个英语教师课堂上都是说英语,几乎没说母语,但是他说的英语里有不少词汇超出了他所教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少学生似懂非懂,教学效果并不好,原因是这位城区中学来的教师对农村中学的教学对象了解不够,过高地估计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要想达到有效备课的目的,除了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还要充分了解了学生的情况。
三是备课时“只备内容,不备方法”。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发现,即使对教材、对学生很熟悉,也不一定能上好课,要真正上好课还得讲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得当与否,往往决定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甚至决定整个教学的成败。
有这样两节有关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的公开课,同样的内容,两人准备得都比较充分,方法不同,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一位教师就这个语法内容在黑板上列举了10来个例句,例句浅显易懂,学生们忙于抄黑板上的例句,教得勤勤恳恳,学得辛辛苦苦。至于教学效果,那么多例句,学生能记住三、五个就不错了;而另一位教师首先请三位身高不同的同学上台,她首先指着两位矮一点的同学问了一句,随即在黑板上写:who is taller, Zhang or Li? 同学们认识tall这个词,又见这位老师指着那位稍高点的Li同学,立刻反应过来,用不太齐的声音回答:Li is taller. 教师又问,如果要表达李比张高,怎么说呢?从而又引出了Li is taller than Zhang这个句型。接着老师又指着身材最高的Wang同学问了一句,写在黑板上:Who is the tallest? 这一次同学们均能回答:Wang is the tallest.然后这位教师又用old, young, big, small等词让同学们造句,分组练习形容词比较级和最高级的用法。她的这种教学方法能够吸引学生,又贯彻了“精讲多练”这个原则。可惜的是能够如此充分地调动同学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师并不多。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没多设想教学方法。
可见,备课要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这“四备”之间应有机地联系起来,不能互相脱节,缺了其中任何一个,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有效地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
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要想实现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就必须在课堂上扎实有效地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具体做法如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课前准备的习惯,包括对知识的预习,对学习用具的准备等;课中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习惯;课后,及时复习巩固,发现问题,并力求獨立解决问题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会让学生终身受益。
2.让学生学会学习。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不断的英语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使用学习英语的工具。如:教会学生认读音标,学会自己拼读单词,查阅英语工具书,掌握识记英语单词,做阅读题目的基本方法等。只有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学习方法,才有可能在没有老师引导的环境中也可以做有效的学习。
3.利用教具、实物、挂图、网络等资源,充分创设语言情景。例如有一次我在观摩公开课教学八年级Unit 2 Tom and Jerry.时,我就发现那位老师事先在网上搜了各种各样学生感兴趣的卡通片,学生兴趣盎然,效果还真不错。
4.精心设计一些任务,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说读写的训练。例如在学九年级教材Unit 3 More Practice时,我首先利用该课的阅读材料设计了一个听力训练,然后听录音,让学生跟读,并要求学生把它转述,实现了听、读和说的训练。再要求学生把该小短文改写成对话并进行分组表演,其间要注意人称和时态的变化。在写的训练中,针对班上学生写的能力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我让一部分学生作改写,一部分学生做我事先根据该课内容而设计的填空练习。各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了一定的收获,听、说、读、写能力在这一课中都得到了全面的训练。
5.充分设计各种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学生在合作中可以学会合作,学会学习,掌握知识、方法、技能技巧等,听、说、读、写的训练效果会更好。例如在学习了shopping这个单元之后,我让学生分组模拟超市购物的情景,上了一节英语活动课。在这节活动课中,学生既要注意合理的分工合作,又要掌握购物的有关语言项目,达到了多种训练的目的。
(三)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是实现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而富有亲和力的话语能帮助我们搭起一座师生顺畅交流的平台,从而达到师生间的有效沟通。那么,教师如何说,才能使自己的话语更有亲和力呢?
第一,用商量代替命令。为了体现自己的尊严,有些老师常常用命令的话语跟学生说话,以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信服。其实,命令的话语常常会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农村的学生,他们总有一种自卑心里,认为别人看不起他们)而这样的心理一旦产生,师生就很难和谐地交流。
在教学中,用商量的语气和学生探讨问题,并多用“我们”等词,说明答案是大家一起找出来的,使学生产生一种参与的喜悦和成就感。商量的话语,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能使课堂形成一种和谐融洽的交流氛围。
第二,用激励代替抱怨。教师抱怨的话语,源自对学生的不满,不论这种不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也就不可能产生有效沟通。
某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特意进行了一周的课前英语口语作文训练,一周后,为了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效果,她安排了一节英语口语作文课。由于农村中学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基础不好,训练时间又短,学生害羞,信心不足,课堂气氛很不活跃,十多分钟过去了,只有几个学生主动举手进行英语口头作文。老师不得不点名请学生起来表达,但效果不甚理想,老师不满的情绪流露出来了,抱怨说:“哎,我真是做梦都没想到,你们会这么没长进!都一个星期了,竟然连站起来说两句的勇气都没有,你们基础差是事实,可经过努力也该有点进步呀,我都怀疑你们都干啥去了!”听了该老师的话,学生们更没信心去回答问题了,看学生这么不配合工作,老师只得让学生自习,学生对该老师的课也不满意。
试想学生举手完成口头作答后,老师鼓励学生说:“我真没想到刚才几位同学能说这么多!虽然不大流利,也不是那么完整,可是才训练一周同学们由不会到会了,说明我们农村中学的孩子只要肯努力可以和城里的孩子学得一样棒!”这种激励的话语能产生亲和力,课堂气氛定会活跃起来,学生争相发言,只要学生肯积极参与,教学效果咋会达不到呢?
(四)精选课后作业,对教学进行有效的补充
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知识内容的复习巩固,补充和提升。要想使课后作业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可以在两个方面作一些努力。
一是注意作业的形式。作业的形式可以是课后独立作业,独立探究,也可以是小组活动,资源共享等。根据内容的不同,作业也可以抄写题目,也可以不写题目,只写答案等。
二是注意作业的内容。要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同时也要适量。
农村中学英语课堂进行有效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课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发现、去研究、去解决,只要我们在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使命感指引下,坚持不懈,百折不挠,就一定能找到打开问题大门的钥匙。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2]黄佳熹.有效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J].现代教育报,2006,(7).
(责任编辑 曾 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