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研究

2017-05-11袁招波

农家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水稻种植防治

袁招波

摘 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水稻种植技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在我国各个地区开始逐渐普及水稻种植技术,使我国粮食短缺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水稻是人们必备的粮食。但对我国水稻种植情况进行分析,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水稻种植病害是最突出的表现,它严重威胁着水稻的收成。本文对水稻具有抗病能力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水稻种植中抗病技术应用问题,同时对水稻选种、育种过程中的抗病技术和防治方法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抗病技术;水稻种植;防治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直以来,农业部门都面临着解决粮食供给的重要课题。如今,在人们的生活中,水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解决粮食共给方面,可谓是功不可没。研究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对水稻进行种植时,必须做好水稻抗病管理工作,这是保障水稻种植质量的前提。只有对先进的抗病技术合理运用,才能使水稻产量大幅提升,进而使农民的收入增加。

一、水稻具有抗病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通过科学的水稻抗病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对各种病害侵袭,发挥抵御作用,以促进水稻农作物的正常生长。通过有效结合水稻培育技术和抗病技术,还能使水稻获得高产,这是很多水稻新品种的种植优势所在。一旦遭遇重要的自然灾害,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法和科学的技术,则会进一步扩大和加重水稻病害,并严重威胁到水稻的产量和质量,进而直接影响到农民的经济收入。所以,对于水稻抗病技术,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以此促进农业生产的高度发展。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不断提升的科学技术,水稻种植研究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很多先进技术不断被研发出来,其中应用广泛的就是抗病技术。其宗旨是使水稻抵御病害的能力增强,进而对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提供保障。

针对水稻抗病技术的落后性,应与时代发展相顺应,引入多种先进的抗病技术。例如,针对水稻的症状和病害类型,可采用科学的监测技术,真正实现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同时,为了促进水稻的增长增收,还可应用高新技术,为农业生产创造更多的价值。

二、水稻选种、育种过程中的抗病技术

为了研究水稻的抗病技术,选择种子及育种途径是非常关键的。需要分阶段研究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水稻的正常生长带来影响。在对水稻种子进行选择时,需要对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进行全面考虑,包括湿度和温度等等。尽管在我国很多地区都适合种植水稻,但因为不同的自然气候条件,水稻病害也有着不同的种类。所以,在对水稻种子进行选择时,应采取因地制宜的方针。不同地区种植水稻应与自身的环境因素和气候条件相结合,根据种植者的经济条件和水稻土壤条件,对适宜的品种进行科学的选择,便于对水稻种子的适地性提供保障。通常情况下,水稻的种子需要做到优选,既选择那些具有优良适地性的品种。

在将水稻种植选择好,先做特殊处理,将其在特制的药物里浸泡,在发育的过程中,对其抗病能力进行培养。而杂交方式的选择,是水稻育种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仅能使水稻产量有效增加,还能将病虫害影响减少,使水稻具有良好的品质。

三、种植水稻过程中常见的病害种类及防治

分析我国大部分地区水稻种植情况,水稻纹枯、稻瘟病是比较常见的水稻病害。需要对这两种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水稻纹枯病

作为真菌病害中的一种常见病,水稻纹枯病也被称作是烂脚干。此病会大大增加水稻批谷率,进而降低了导致水稻粒重。水稻纹枯病主要是对水稻叶片与茎秆产生危害,初患纹枯病时,水稻叶片表面会有很多椭圆形的斑块出现,随着不断增长的叶片与茎秆,病斑也会逐渐变大、变多,进而有圆形的不规则的大病斑形成。患有纹枯病后,水稻病斑上会出现白色菌丝,最后长成菌核。受此影响,水稻不能正常抽穗,或是生成批谷。分析诱发水稻纹枯病的原因,若是对氮肥过量施加,种植具有较高密度的水稻,都容易爆发水稻纹枯病。为了对此进行预防,需要对稻田采取科学的方法。打田前先将稻田里的漂浮物捞出,进而将诱发纹枯病的概率降低。在对水稻的种植密度合理设置。同时,对最佳的施肥时机进行把握,使施肥量得到合理控制,以此预防纹枯病的发生。

2.稻瘟病

若是爆发稻瘟病,则会大幅减少水稻产量,严重的稻瘟病会使水稻产量降低到50%。根据不同的危害时间和位置,稻瘟病还可包含很多种类,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节瘟和穗颈瘟。它们都是在水稻抽穗时期发生。穗劲上出现褐色斑点是其显著特征,而逐渐扩大的斑点会使水稻不勾头。在稻节处出现褐色小点,是节瘟的症状。它容易造成水稻形成批谷或枯白穗。较大的空气湿度及长期不接受阳光照射,是水稻出现稻瘟病的原因。在对稻瘟病进行防治时,需要进行抗病处理,使水稻生长前的抗病性增强。同时,做好水稻栽培工作,通过栽苗和育秧壮苗方法的运用,而对最佳的施肥数量施肥时间进行把握,若是出有稻瘟病症状出现,则必须采用药物防治。

四、结语

水稻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有着广泛的种植面积。而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应用抗病技术,可使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增加。重视抗病技术,是水稻种植的关键,能保障水稻作物的正常发育。可在水稻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研究水稻的种植抗病技术,既要对水稻的抗病品种进行合理选择,还应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促进水稻增产。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对抗病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通过对新的水稻抗病措施的不断研发,而使水稻产量和质量有效提升,解决人们的粮食供给问题,促进农业生产及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水稻栽培与管理技术[J]. 王宇新. 吉林农业. 2016(24).

[2]浅谈当前水稻大棚建设中的弊端与改进措施[J]. 蔡森. 农民致富之友. 2015(23).

[3]对水稻栽培与管理的探讨和分析[J]. 孙国辉,朱洪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03).

[4]水稻栽培方式[J]. 李冬岩. 农民致富之友. 2015(07).

[5]關于水稻栽培与管理问题的思考[J]. 刘似海. 农民致富之友. 2015(13).

猜你喜欢

水稻种植防治
水稻种植中的抗病技术分析
水稻种植中关于抗病技术的创新探讨
区域自动观测站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分析
重庆云阳同一地区不同土质种植的质量分析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