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正的无限流量离我们有多远

2017-05-11赵妍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17年15期
关键词:资费套餐运营商

赵妍+高超

在流量消费需求日趋刚性的情况下,全球主流运营商纷纷推出大流量甚至无限制流量套餐。2016年下半年开始国内三家运营商的部分省公司先后推出了4G省内无限流量的套餐。今年2月,联通以不限量为卖点的冰激凌套餐引发业内讨论。相比国内运营商的小心翼翼,国外运营商已经在此类业务上展开激烈的竞争。

早在3G时代就已经出现过的无限流量产品为什么会卷土重来?是否踏准了消费者需求的脚步?为什么目前市场上的无限流量产品加了诸多限制条件?真正的无限制离用户有多远?

不限流量套餐有限制

纵观市面上的不限流量套餐,大部分都设置了超过额定流量外限速的限制条款,其中日本三大运 营商设置的条款最苛刻,7GB为使用红线,超过这个用量,网速 被限制在128kbps;美国的T-mobile和Sprint,设定的高速流量份额每月10G,一旦用户的使用流量超过10G,T-mobile的用户会被降格到3G网络,打低价牌的Sprint会直接将用户的网络从3G降到2G。据悉,这两家运营商也对用户下载和观看高清视频做了严格限制,将视频缓冲画质设定为DVD水平。

韩国的运营商限制条款较宽松,红 线流量在20GB以上,而且流量超限后,网速限制一般保持在3G网络的主流网速。

我国三大运营商的此类套餐,联通的最为宽松,超40GB后网速降至7.2Mbps,但门槛较高,有199元和398元两档。各省公司推出的不限流量套餐,一般流量额度不大,以北京电信为例,超2GB后网速降至3.1Mbps。

除了“限速不限量”外,还有“限新用户办理”、“预存准入”等其他形式的限制条件。比如英国运营商3UK会对申请无限制流量套餐的用户进行严格审查。

根据目前记者梳理的推出产品的全球24家主流运营商,只有德国电信的不限制流量套餐没有限速。但德国电信的无限流 量套餐资费高达200欧元/月,而 iPhone 7在德国售价是759欧元。

为什么加引号

运营商对无限制流量套餐设置限制条件的原因,一是技术上的限制,无论是2G、3G,还是4G,无线数据的传输都要依靠频宽,而上网速率越快,频率资源的矛盾就越凸显。业界流传的“无线是有限的,有线是无限的”可说明此问题。有限的无线频率资源,加上用户规模庞大,如果少数人长期占有运营商的无线频率资源,会造成运营商网络拥堵,影响其他用户体验。

作为开展流量运营较早的英国运营商O2曾经出过限制网络滥用,限制不限量套餐的政策。当时O2公布大约只有0.1%的客户“滥用带宽”,但这些客户使用了大约36%的带宽。3G发展初期,中国电信也曾推出过不限流量卡,后来因为网络资源紧张而停止发展。

独立观察家云晴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少部分“高消耗”客户所造成了网络负荷很重,整体客户的消费在没有合理资费的导向下反而有可能受到损失。因此运营商在推行无限制流量套餐时都很谨慎,他表示,进行流量资费的调整,一方面是可以将原来不甚合理的用户期望、服务标准尽量拉回合理的空间——尽管要冒损害部分“高消耗”客户利益从而带来的客户损失的风险。

一直对开放无限流量套餐持谨慎态度的Verizon前任CEO Fran Shammo 曾经在去年9月的投资者会议表示,一旦开放无限套餐,肯定会有少数分子挥霍浪费流量,这对通信网络的承载力是个很大的考验。

除了网络负担的考量外,开放无限流量套餐对运营商盈利也是重大考验。从全球看,大流量套餐、无限流量套餐对流量增长以及用户增长的拉动非常显著,但是,流量的突飞猛进并没有带来移动数据收入的增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规划所张悦在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举例,台湾移动在推出无限流量套餐的2013年和2015年,移动数据总流量增长迅速,但移动通信收入分别下降了3.7%和0.3%。2016年,当中华电信再次降低无限流量套餐门槛后,台湾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回升,但移动通信收入则再次下滑。从全球情况看,台湾运营商的没有限制的优惠也较为罕见,一般无限移动流量套餐都有使用上限,超过门限后或限速、或按单位流量收费,价格并不便宜。

张悦表示,移动数据流量是当前电信业的收入支柱和主要增长动力,流量业务营收关系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持续降费以提高普及使用的总原则下,对4G流量资费的操作需注意审视流量、收入的资费弹性变化,避免对行业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对运营商而言,增量不增收背后是更为残酷的现实:流量成为运营商的基础产品,运营商目前的套餐也是围绕流量进行配置。相比语音资费,目前流量资费还有一定的下调空间。“无论是大流量,还是不限制流量,流量资费的趋势是越来越便宜,所以运营商要控制流量资费下降的节奏,如果无限制流量套餐成为主流,会对运营商利润带来影响。”某业内人士表示。

真正的不限流量套餐会不会出现?

目前运营商在设计无限流量套餐时,除了考虑网络承载能力之外,当前用户的流量消费需求也是主要考虑因素。

在网络资源层面,5G有望实现对频率资源的突破。咨询顾问宋晓琪在接受《通信产业报》(网)采访时表示,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紧密布局5G,从一些关于5G的技术讨论中可以得知,5G时代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汽车和智能家电都会使用5G網络接入互联网。这意味着,5G时代或将突破无线频率稀缺的技术瓶颈,让移动网络长期在线变成现实。届时,真正不设任何限制的流量套餐成为现实并不是奢想。

从用户需求层面,张悦表示,目前固定互联网宽带的月户均流量也就在40G左右,中国联通的无限流量套餐限速门槛与其相当,在用户体验上的差别已经不大了。随着5G商用后网络能力的提升、VR/AR等大流量应用的丰富,运营商会逐步调整无限流量套餐,或降低资费、或提高限速门槛。

张悦表示,运营商在推出无限流量套餐时大都在4G用户大规模迁移完成、流量增长开始放缓之后,用户升级对流量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希望通过大流量套餐、无限流量套餐来刺激用户使用,拉动流量规模增长。2017年前两个月,我国4G用户渗透率超过60%,渗透率提升速度较2016年有所放缓,我国也处在用户迁移拉动的临界点,这个时候出现无限流量套餐也是与业务发展趋势相吻合的。

未来增速放缓这一趋势也将延续,因此真正的大流量套餐也将为时不远。

张悦:大流量套餐对市场影响有限

大流量套餐或者说无限流量套餐不是新鲜事,3G时代国际上多家电信运营商即开始推行无限流量套餐。从全球看,大流量套餐、无限流量套餐对流量增长的拉动非常显著。运营商在推出无限流量套餐时大都在4G用户大规模迁移完成、流量增长开始放缓之后,用户升级对流量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希望通过大流量套餐、无限流量套餐来刺激用户使用,拉动流量规模增长。2017年前两个月,我国4G用户渗透率超过60%,渗透率提升速度较2016年有所放缓,我国也处在用户迁移拉动的临界点,这个时候出现无限流量套餐也是与业务发展趋势相吻合的。

值得注意的是,无限流量套餐带动流量的突飞猛进并没有带来移动数据收入的增长。台湾在推出无限流量套餐的2013年和2015年,移动通信收入分别下降了3.7%和0.3%,电信业务总收入也因此出现负增长。2016年,当中华电信再次降低无限流量套餐门槛后,台湾移动数据流量增速回升,但移动通信收入则再次下滑。在持续降费以提高普及使用的总原则下,对4G流量资费的操作需注意审视流量、收入的资费弹性变化,避免对行业收入造成负面影响。

从全球来看,在区域市场中率先推出无限流量套餐的一般是弱势运营商,一方面由于用户规模小、网络利用率较低,承载大流量用户不会对网络造成太大影响;另一方面与话音业务相比,流量业务不具备号码黏性,弱势运营商通过大流量套餐的低资费吸引用户购买“第二张卡”来争夺用户。

从国外市场的竞争情况看,大流量套餐对市场格局的影响不大,主导运营商会很快跟进,推出相对应的竞争套餐。例如,韩国LG推出U+无限流量套餐,其对流量限速的上限远高于另外两家运营商,但是2016年LG用户市场份额仅比2015年增长了0.2个百分点。大流量套餐的推出对市场影响比较明显的是用户数的增长。2017年初以来,随着我国三家基础运营商大流量套餐的推出,“第二卡槽”的争夺愈加激烈。由此带来了用户规模的增长,2017年1-2月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净增规模比2016年增长了40%。

目前大部分无限流量套餐设有限制条件,主要由于用户数的增加和不加节制使用,会造成运营商网络拥堵,影响其他用户体验。

随着5G商用后网络能力的提升、VR/AR等大流量应用的丰富,运营商会逐步调整无限流量套餐,或降低资费、或提高限速门槛。

云晴:不限量套餐警惕过犹不及

“不限量”套餐能够帮助流量找到合理的市场地位,同时通过消除消费信息障碍形成更好的消费市场,但如果无节制地透支网络能力,或许会形成一部分客户的网络滥用拉低整体用户体验感知,带来全体用户需要承担的不良后果。因此“过犹不及”。更为简单清晰的資费实际上有利于消费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不限量”套餐可以帮助消除抑制一部分消费市场的影响因素。

通过“逆向选择”理论,我们可以看到,在流量资费标准不够清晰的情况下,如果客户的刚性需求较小,这个市场将会因“逆向选择”而瓦解。但是,由于客户对互联网接入的刚性需求很大,客户因没有太多投票的权利而只能被迫接受,因此,这个市场依然存在。这些被消灭掉的潜在市场当然不一定完全是流量的滥用,也可能包括一部分客户具有弹性的需求(例如在非固定环境下的娱乐性视频需求)。当然这一潜在市场因为信息不完全透明而被消灭的状况或许是运营商认为根据目前网络能力最合理的设计。

运营商通过消除信息不对称,不仅能够提高客户满意度,而且能够为自己创造有价值的市场。但在实际情况中,一些运营商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把提升信息透明度看作一种义务而不是创建健康市场的条件。

具体到流量运营方面,客户需要的信息沟通包括可以实时了解到上下行的带宽、上下行的总流量(按日、周、月统计并计算累计总量)等信息;了解自己支付的费用最终换来了怎样的一种服务标准;运营商提供给客户的详细账单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客户了解产品特性与其消费特征的吻合度;移动运营商为客户提供消费情况和实时账户状态通知等服务。

总体说来,运营商并不一定见得非得要通过价格这一看起来最容易但实际上效果最差的手段(因为没有体现出产品的价值失去了后续的投资发展机会,最终导致客户为低质服务买单)才能够取悦客户。

无限流量套餐是双刃剑

对于运营商来说,推行大流量套餐甚至是无限流量套餐是一把双刃剑。如果推行的好,把握好度,既能获取一定的套餐利润,又能得到新老用户的青睐;如果推行的不好,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用户流失的局面。从目前来看,运营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推出用户理想的无限流量套餐,但敢于对无限流量做出尝试是值得肯定的,资费下降的过程仍在继续,勇于探索远比安于现状更值得夸赞。

从运营商的业务结构来看,推行无限流量可能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有可能对自身电信业务造成冲击。随着4G+网络的引入,其网络质量与速度都能与普通的家庭宽带不相上下,一旦有了无限流量用户完全可以退订相关的家庭宽带业务,以手机为热点组成家庭无线网络。同时,有了无限流量后用户也会更加热衷于网络视频通话,而舍弃短信、电话等业务;第二, 如果实行无限流量,国内一些商家或者不法分子利用无线接入谋取其他利益,运营商的商业利益将无法保证,并最终影响到正规老实的用户。

真正不设限制的流量套餐的出现须依赖于技术的进步。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紧密布局5G,从一些关于5G的技术讨论中可以得知,5G时代将是万物互联的时代,智能汽车和智能家电都会使用5G网络接入互联网。这意味着,5G时代或将突破无线频率稀缺的技术瓶颈,让移动网络长期在线变成现实。届时,真正不设任何限制的流量套餐成为现实并不是奢想。

猜你喜欢

资费套餐运营商
《加什么不要钱》
德国公布5G资费:每月无限量套餐658元
儿童套餐
取消“漫游费”只能等运营商“良心发现”?
婚姻是一份套餐
老了也要有尊严地吃饭 你家老人需要这套餐具吗
第一章 在腐败火上烤的三大运营商
三大运营商换帅不是一个简单的巧合
三大运营商换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