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房四宝古今谈(下)

2017-05-11周有光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书写

周有光

谈 砚

1957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中,发现石砚和研石各一件,为战国晚期之物,砚台和研石均有使用痕迹。这是今天能见到的最古的砚台。同年在湖北江陵凤凰山汉墓中出土石砚和研石,是西汉前期文帝时的陪葬物,从磨光程度可知曾长期使用,并留有墨迹。

西汉中期,制砚成为石雕工艺。洛阳博物馆的一方西汉石砚,边缘刻有鸟兽图案。安徽博物馆的一方东汉石砚,盖上还有镂空的双螭纹。这些汉砚都是圆形,且有三足。唐代以前,只有矮桌子,写字时候,席地跪坐,砚台放在地上,有脚避免贴地,三足最稳。唐末五代出现高脚桌子,人坐在椅子上,伏案写字,砚台放在桌子上,有脚的太高,改用扁平砚台。

唐人发现端石、歙石、洮河石等制砚材料。唐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宋代砚工利用石上星眼纹色设计巧妙造型,砚雕工艺大为提高。

元代砚台,有一方出土于北京(元大都),称为“石暖砚”。砚台上面有两个墨堂,下面凿成空膛,膛内燃火加热,冬天防止墨水冻结。清代用金属或瓷料制成暖砚,内中可以燃烧炭火。乾隆时内廷设立作坊,精心制造。安徽、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也发展制砚中心。

“端砚、歙砚、洮砚、鲁砚”,称为四大名砚。

(一)“端砚”。出于广东肇庆(高要),隋唐属于端州。宋无名氏《端溪砚谱》云:“肇庆府东三十三里,有山曰斧柯,在大江之南,盖灵羊峡之对山也;斧柯山峻峙壁立,下際潮水,自江之湄,登山行三四里即为砚岩也。”端石是水成岩中的辉绿凝炭岩,地质年代属于泥盆纪,距今有六亿年,柔润细腻,以紫色者为最佳,发墨快、不损毫、不易干、不易冻,石中含有硫磷成分,虫蚁不蛀书写的墨迹。

唐代采石在“龙岩”,晚唐列为贡品,又称“皇岩”。宋代开采上中下三岩,以“下岩”石为最佳。《纸笔墨砚笺》云:“下岩天生石子,温润如玉,眼高而活,分布成象,磨之无声,贮水不耗,发墨而不坏笔者,为希世之珍。”明代开采“水岩”,有大西、小西、正、东等四洞,大西最佳。名品有火捺、天青、青花、焦叶白、鱼脑冻、冰纹等。

端石有“石眼”,是虫体的化石,像动物的眼睛,四周晕成青、绿、黄三色,映衬在深紫色的砚石上,晶莹可爱,有鸲鹆眼、猫儿眼、丹凤眼、绿豆眼等。存世有一方“端石百一砚”,北宋时造,底部镂雕101个长短参差的小石柱,柱端都有一个淡黄色的石眼。

开采砚石,极为困难。宋苏轼《端砚铭》云:“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这是当时开采劳动的写真。

宋末诗人谢枋得意外得到一方端砚,是岳飞的宝物,后来赠送给文天祥。文天祥作砚铭曰:“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岳飞抗金而死,文天祥抗元而死,谢枋得不肯仕元绝食而死,三位民族英雄同用一砚,千古佳话。这方英雄砚不知现在何处?

(二)“歙砚”。主要产于江西婺源之歙溪,又称“婺源砚”。歙州所辖歙县、祁门、休宁、婺源等地(前三地现属安徽)都有出产,以龙尾山的石质最佳,又称“龙尾砚”。歙石属于水成岩的粘板岩,地质时期为震旦纪,距今八亿年,石质坚润,色泽一般为黝黑,略带青碧。

北宋唐积《歙州砚谱》云:“婺源砚在唐开元中,因猎人叶氏逐兽至长城里,见叠石如城垒状,莹洁可爱,因携以归,刊粗成砚,温润大过端溪……由是山下始传。”名品有龙尾、罗纹、金星、眉子等。

歙砚常见金星,是硫化铁的点滴物,大的似豆,小的似鱼籽。金星硬度大,容易锉墨,损伤毫毛,本来不宜制砚,但由于美观,仍受赞誉。上品的把金星分布在砚台背面,而砚台的正面和四周避开金星。

宋黄庭坚奉命采砚,作《砚山行》:“不轻不燥禀天然,重实温润如君子。日辉灿灿飞金星,碧云色夺端州紫;遂令天下文章翁,走吏迢迢来涧底。”这可说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下放劳动”。元代坑洞崩塌,停止采石达五百年,直到清乾隆时才再次开采。

(三)“洮砚”。又称洮石砚、洮河砚,产于甘肃洮州(今临潭县)。宋赵希鹄《洞天清录集》云:“除端、歙二石外,惟洮河绿石,北方最贵重;绿如蓝,润如玉,发墨不减端溪下岩,然石在临洮大河深水之底,非人力所致,得之为无价之宝。”

(四)“鲁砚”。山东所产石砚,统称“鲁砚”。名品甚多,例如:红丝石、淄石、金星石等。其中“红丝石砚”最负盛名。“淄石砚”产于博山、虞望山等地,有韫玉、金星、表金、墨玉等品,色泽缤纷,沉透如玉。“金星石砚”产于临沂箕山洞,含有硫化铁细晶,闪光如金星;临沂古属琅琊郡,为东晋王羲之故乡,故又名“羲之石”。

宋代列“端砚、歙砚、洮河砚、红丝石砚”为四大名砚。后来红丝石砚停采,一度以“澄泥砚”为四大名砚之一。澄泥砚是从“砖瓦砚”发展起来的。魏晋用秦汉砖瓦制砚。东汉末年造的铜雀台所用砖瓦,质地紧密,适合制砚。据说铜雀台砖瓦,先将泥土澄滤,加入胡桃油拌和,所以坚实,可以贮水数日而不干。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云;“古瓦砚出相州魏铜雀台,里人掘土,往往得之,贮水数日不渗。”

在砖瓦砚的基础上,改进澄滤和烘烧技术,成为澄泥砚。办法是:泥土放在绢袋中,在水盆内摇动,细泥渗出袋外,沉于盆底,去水得泥,加入铅丹,制成砚形,经过“晒、烧、蒸”等十多道工序,最后成形。优点是“含津益墨”,发墨快、不易干。

唐代没有“澄泥砚”的名称,称为“陶砚”。韩愈《瘗砚文》:“土乎成质,陶乎成器。”铜雀台在古代的邺城(河北临漳),这一带成为澄泥砚的最初产地。唐朝的澄泥砚以虢州(河南灵宝)的为佳。宋代澄泥砚生产扩大,除虢州、相州(河北成安、河南汤阴)外,山西绛县、山东柘沟镇、河北滹沱河,均有生产。明朝以后,更加精致,分珠紫、黄绿等目。从天然材料到人工材料,是制砚工艺的进步。后来开采的天然砚石,类似澄泥的也叫“澄泥砚”,有鳝鱼黄、蟹壳青、绿头砂、玫瑰紫、豆瓣砂等。

“四大名砚”之外,还有名砚多种,例如:

1.“菊花石砚”: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得奖,产于湖南浏阳,是古代软体动物的化石,有深灰、蟹青、蟹黄等颜色,上面有白色菊花纹。

2.“金星砚”:产于江西星子县驼岭山,刚而不脆,温润莹洁,易发墨、不伤笔,呵气即轻凝雾珠,而且耐寒、耐温、保潮。宋人米芾、朱熹等盛赞金星砚,宋徽宗称它为“砚中之魁”。

3. “嘉峪石砚”:产于甘肃嘉峪关黑山峡。《敦煌杂抄》载:“嘉峪山,石可做砚,色青紫,与崆峒、栗亭砚相仿。”

4. “松花石砚”:清乾隆弘历《盛京土产杂咏》序称:“混同江(辽宁)产松花玉,可作砚材”,大都为清室帝王御用。

5.“凤咮砚”:宋代名砚,产于福建建州北苑凤凰山。

6.“嘉陵峡砚”:产于四川合川嘉陵江鼻峡峡口。

7.“贺兰砚”:产于宁夏贺兰山,砚石采自笔架山小石子。

傅元《砚赋》:“木贵其能软,石美其润坚。”可见曾有木砚。石砚、瓦砚、陶砚、木砚之外,还有玉砚、水晶砚、瓷砚、铜砚、银砚、铁砚、竹砚、纸砚、漆砚等。其中,漆砚较为特殊,西晋已有,用生漆调和金刚沙制成,容易发墨,不损笔毛,重量轻、便于携带。

谈 纸

承受书写的材料,殷商和西周用甲骨(龟甲和兽骨),东周、秦和西汉用简牍(木简、竹简)和缣帛(丝绸);此外有:范铸文字的钟鼎、凿刻文字的石碑,等等。东汉开始有“纸”。

《说文》: “纸,絮一苫也。”段玉裁认为“苫”应作“”。 “絮一‘竹”就是:一帘子的丝絮。最早的“纸”是丝絮(下脚乱丝和破烂缣帛)做成的。这比缣帛便宜得多。帘子是捞浆成片的造纸工具。

史载 “蔡伦造纸”。蔡伦(?—121),东汉桂阳(湖南郴州)人,字敬仲,和帝时为中常侍(宦官)。他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于元兴元年(105)奏报朝廷。安帝元初元年(107)封龙亭侯。根据他的方法造出的纸,后来被称为“蔡侯纸”。

《后汉书·蔡伦传》:“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 (旧)鱼网以为纸。”

他造的是植物纤维的纸,在造纸材料和技术上实现了重大突破。他把树皮、麻头、破麻布、旧鱼网等含有植物纤维的废品,捣烂、腐蚀、分解,造成纸浆,叫做“打浆法”。 “打浆法”是造纸的关键技术。从纸浆中提出纯净的纤维,去除杂质,加以漂白,就造成适合书写和绘画的洁白纸张。他主管宫中器物生产,既有改进造纸的要求,又有试验生产的条件,终于造出轻软价廉的“蔡侯纸”,对人类文化做出伟大贡献。

西汉宣帝(在位:前73—前47)时候已经有早期的植物纤维纸,不过质地过于粗劣。出土的西汉麻纸证明,不能用于书写。这比“蔡侯纸”早两百年。蔡伦的成就,有历史发展的背景,不是凭空陡然出现的。

“蔡侯纸”之后一百年,又行“左伯纸”,是东汉末年左伯(字子邑,东莱人)所造,进一步提高了造纸技术。 《三辅决录》:蔡邕作书若用张芝笔、左伯纸、韦诞墨,书法当更绝妙。

由于有了“打浆法”,造纸原料就能扩大,包括多种植物纤维。

1.麻料:早期的麻纸太粗糙,因为制造方法不行。蔡伦用旧鱼网(麻料)等造出好纸。

2.破布:蔡伦用的破布,是破碎的麻布;元代以后用破碎的棉布,造成高级棉纸。

3.藤角:藤条的下脚料腐烂以后,适于造纸,唐代开始使用。

4.竹头:江南多竹,可造竹简,更可造竹纸,最为价廉。

5.树皮:有楮树皮、檀树皮、桑树皮、黄檗树皮等。这是来源广阔的造纸原料。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录造纸原料楮树的栽种和培育。蔡伦用树皮造纸,成为西洋后来用木料生产木浆的先河。

东晋以后,纸完全取代简牍。东晋末年桓玄称帝(403),下令说:古代没有纸,所以用简牍,今后凡是用简牍的,都改用黄纸代替。两晋、南北朝时期,经常用纸抄写古籍。甘肃敦煌莫高窟发现北魏、隋、唐、北宋等时期用纸抄写的经卷。

造纸术由洛阳一带传到江南,促进了江南的文化发展。宋赵希鹄《洞天清录》: “北纸用横帘造,纸纹必横……南纸用竖帘,故纹必竖。若二王(羲之、献之)真迹,多是会稽竖纹竹纸。”用“竹丝帘”捞浆成浆片,把浆片贴在墙上晒干,就成纸张。这种手工造纸法,我在中学生时期还经常看见。

东晋葛洪用黄檗造纸防止虫蛀。陈朝 (557—589,南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提到:“五色华笺,河北、胶东之纸。”这时候,既求耐久,又求美观,造纸技术又前进了一步。

为了扩大生产,造纸原料必须因地制宜。在产藤的地方用“藤角”造纸,是新的发展。唐徐坚《初学记》中说,东晋范宁对下属说:“土纸不可以作文书,皆令用藤角纸。”西晋张华《博物志》说,剡溪(浙江嵊县)多产古藤,可用来造纸。唐皮日休诗:“宣毫利若风,剡纸光于月。”

唐李肇《唐国史补》:“纸则有越之剡藤苔笺;蜀之麻面、屑末、滑石、金花、长麻、鱼子、十色笺;扬之六合笺;韶之竹笺;蒲之白薄、重抄;临川之滑薄。”纸的品种五光十色!

元费著《蜀笺谱》云,唐代盛行楮树皮纸,称为广都纸。唐宋时期,蜀纸最有名。宋苏易简《文房四谱》:“蜀中多以麻为纸。”苏东坡《书六合麻纸》中说:“成都浣花溪水清滑胜常,以沤麻楮作笺纸,坚白可爱。”居住成都的女詩人薛涛,用芙蓉花染成红色的小彩笺,用以誊写小诗,被誉为“薛涛笺”。

此外,还有浙江的竹纸,九江的云蓝纸,江西的白藤纸、观音纸,苏州的春膏纸,温州的蠲纸(程粲《三柳轩杂识》:吴越钱氏时供此纸者蠲除赋税,故称蠲纸)等。染色、印花,各有新意。

这时候发展了“砑花”技术,可加上山林、人物、鸟兽等花色。 “砑花”方法:以石磨纸,使纸光滑,底版刻花,现出花纹。 《文房四谱》:“逐幅于方版之上砑之,则隐起花木麟鸾,千状万态。”五代北宋的陶谷说: “砑纸版乃沉香(木)刻,山水林木、折枝花果、狮凤虫鱼、寿星八仙、钟鼎文,幅幅不同,文缕奇细,号砑光小本。”

明清时期,作用较大的纸是:竹纸、毛边纸和宣纸。

“竹纸”。今天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大都用过竹纸。在我是小学生的时候,竹纸是经常使用的廉价纸。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中有一章专门介绍竹纸的生产过程。

“毛边纸”。晚明藏书家毛晋筑“汲古阁”,大量印书,为了降低成本,选用特种印书纸,纸的边缘处印“毛”字为记,人们称它为“毛边纸”。毛边纸比较粗松,但是适合写字,适合印书,价钱便宜,为青年学生所常用,也是大量印书所常用的纸。主要生产于江西、福建等省,直到“五四”时期,仍为大众化的重要纸张。

“宣纸”。这是在造纸历史中有特殊地位的纸。它的优点是“物美”,不是“价廉”。出产于安徽泾县等地,集中在宣城销售,因此称为“宣纸”。洁白、细密、均匀、柔软、经久不变色、润濡性能好、耐搓折。

清末泾县胡朴安《纸说》: “泾县古称宣州,产纸甲于全国,世谓之宣纸;宣城、宁国、泾县、太平皆能制造,而泾县所产尤工,今则宣纸惟产于泾县,故又名泾县纸。”

传说,蔡伦的徒弟叫孔丹,东汉时候在安徽南部造纸为生,为了替蔡伦画像需要白纸,在山中发现植树倒在山涧水溪,年长月久,浸泡腐烂,色泽发白。得此启发,造出质地优良的白色宣纸。

宣纸原用青檀树皮制造,只有泾县以及附近的太平、宣城等地生长,属于榆科落叶乔木,与楮树、桑树外貌相似,但是并非相同树种。宣纸的生产过程包括:浸泡、灰掩、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条操作要求,经过一年才能造成。唐代宣纸是贡品,受到书画家的喜爱。唐以前,用绢画画,以后就用宣纸了。唐代宣纸有生纸、熟纸之分。经过加工、填粉、加蜡、施胶,沾墨而不泅,又称“熟宣”(矾宣)。 “生宣”适用于水墨写意; “熟宣”适用于工笔画。

现代画家刘海粟赞宣纸: “纸寿千年,墨韵万变;白如云,柔如绵。”什么叫“墨韵”?“墨韵”是一种发墨现象:发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最近用科学方法鉴别“墨韵”,发明“触点晕圈测试法”。宋苏轼诗:“精皮玉版白如云,纸寿千年举世珍。朝夕临池成好友,晕漫点染总迷人。”

南唐后主李煜赞宣纸: “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宫中设专门机构监造宣纸,把精品藏于“澄心堂”。宋代的澄心堂纸,少数是南唐遗物,多数是宋时仿制。宋代闻名的纸还有:宣州的金庞榜、画心、潞王、白鹿、卷帘等纸;歙州的碧云春树笺、龙凤印边三角内纸、印金团花纸、各色金花笺等;池州的细白池纸;休宁的玉版、观音、堂札等纸,都很可爱。苏易简《文房四谱》中提到:“黟、歙间多良纸,有凝霜、澄心之号”。纸张的加工技术,逐步提高。

明朝是宣纸鼎盛时期。清朝宣纸分为棉料、皮料、净料三大类,并有单宣、夹汞宣、罗纹宣等二十多种。经过加工复制后,又有虎皮宣、玉版宣、泥金宣、蝉翼宣等多种名目,其中以汪六吉制造的“汪六吉纸”为最上。老汪六吉纸厂始于清代,二次战后停产,1985年重新建设,现称“泾县宴公堂宣纸厂”。汪六吉首创中国的“水印纸”。

宣纸历千年而不变。“千年纸、五百年绢”,名不虚传。今人赵朴初诗:“看挽银河照砚池,宣城玉版助遐思。澄心旧制知何似,赢得千秋绝妙词。”

清末以来,洋纸竞争,纸业衰落。宣纸具有特色,勉强维持。今天中国和日本的书法家,不少人仍旧经常使用宣纸。

纸的用途不断扩大。唐宋时代曾用纸作衣服、被褥、帐子、帽子、纸砚台、纸酒杯,甚至还有纸的盔甲、纸的棺材(1973年新疆出土)。宋陆游《谢朱元晦寄纸被》:“纸被围身度雪天,白于狐腋软于绵。”宋代就有纸币。活人用的纸币、死人用的纸钱,一直用到今天。纸的用途多得无法列举。纸和文化,纸和生活,在中国一早就结成了不解之缘。

东晋(5世纪)以后造纸术从中国传到朝鲜;隋末(7世纪)由朝鲜传入日本。他们利用本国材料制造新品种,在唐代输入中国,例如朝鲜的高丽纸、蛮纸。

在西方,中国造纸术经西域传到阿拉伯,再传到北非和西班牙,最后传到西欧。很长期间,欧洲人以为植物纤维纸(所谓褴褛纸)是德国人或者意大利人所发明。现在由于文献记载和考古出土的物证,承认纸是由中国人首先发明的。

公元2世纪,正当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时候,中国和西域之间的交通开通了。纸张沿“丝绸之路”出口到当时的西方。唐玄宗天宝十年(751),安西节度使高仙芝率领军队攻打阿拉伯人的大食国;唐军失败,被俘的中国士兵,把造纸术传授给阿拉伯人(8世纪)。11世纪,阿拉伯旅行家贝鲁尼在他的著作《印度》一书中说:“中国的战俘把造纸术输入撒马尔罕(中亚古名城,14世纪铁木尔帝国首都,现在乌兹别克斯坦),此后,许多地方造起纸来”。撒马尔罕建立起第一座中国以外的造纸厂。

随后,传到报达(巴格达,现在伊拉克),传到达马司库斯(现在叙利亚),传到开罗(埃及首都),传到摩洛哥(北非西边)。这许多地方当时都是阿拉伯人的世界。纸成为那时阿拉伯人的一项重要产品。

8世纪初,阿拉伯军队占领西班牙,造纸术传到西班牙,在西班牙建立起阿拉伯人经营的造纸厂。欧洲人得到外来的纸以前,用羊皮或者苇纸(以阿拉伯的水草茎作原料)。公元 10世纪末,欧洲大陆才开始有用纸的记录。公元13世纪后期,西班牙和意大利才有欧洲人自己经营的造纸厂。后来造纸术传到法国(1248),德国(14世纪初),瑞士(1380),英国和荷兰(1450),美国(1690,不算哥伦布发现美洲前土人的造纸)。到14世纪,纸的应用已经普及欧洲。

文房四宝的中外异同

西亚古代的两河流域是文字最早成熟的地方,也是文具最早成形的地方。不同的是,他们只有“文房二宝”,没有“文房四宝”。

苏美尔人在五千五百年以前,首先創造和发展文字。这比中国的甲骨文早二千年以上。他们的“纸”是一块泥板,很像中国的大方砖,书写时候是软的,写好以后晒干或烤干就变硬。他们的“笔”是一个簪棒,很像小的中国筷子,一头圆形,一头三角形。书写时候,右手拿簪棒,用三角形的一头,斜着在泥板上一压,就成一个笔画,左上粗,右下细,好像钉头或楔子。阿拉伯人叫它“丁头字”,英国人叫它“楔形字”。圆的一头可以压成正圆或半圆痕迹。笔画只有两种,一种丁头形,一种圆形或半圆形,笔画的方向和组合变化表示不同的语词。他们不用墨汁,所以只有“文房二宝”:泥板(纸)和簪棒(笔)。这样的书写方法使用了三千多年,从公元前3500年以前一直到公元前第六年为止。

现在看来,泥板太笨重。在没有纸的时代,西自地中海东部,东至波斯湾一带,这个当时的国际文明世界,到处通用这种书写方法。它比纸重得多,但是比纸耐久。五千年前的泥板,今天完整如新。用泥板的时期长达三千多年,用纸张的时期不到二千年。

书写工具的形制,决定文字的笔画形式。这在“丁头字”最为明显。“丁头字”只有楷书,没有草书,就是书写工具所决定。

北非古埃及的文字,也成熟于五千五百年以前,比两河流域略晚一些。古埃及人用尼罗河中的莎草制造最早的“纸”。制造方法:取出莎草的芯子,压平晒干,交叉重叠,粘成一片,就是他们的“纸”。跟中国纸比较,厚一些,重一些,脆而易断。但是,比起泥板来,轻便得多了。不过价钱比泥板贵,产量也不大,不能像泥板那样到处容易得到。

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里的芦苇,削成一个斜面,做成“芦苇笔”。后来的“钢笔”就是从此发展而成的。他们书写需要墨水。墨水取之于乌贼的色囊,或者用黏液加入烟灰或赭石做成黑墨水或红墨水。他们先做好墨水,然后写字,不是像中国这样,到写字时候临时研墨制造墨汁。 “墨”和“砚”两宝变成“墨水”一宝。古埃及只有“文房三宝”(纸、笔、墨水)。比甲骨文还早两千年的古埃及书法艺术,达到极高的水平,书画并重。瞻仰金字塔的人们,个个“叹观止矣”!

中美洲古代的玛雅人创造一种小方格的图形文字,用人的头发制造毛笔,用树皮造纸。不仅毛笔和纸极像中国,许多文物和工艺品也跟中国商周时代相似。人们猜想,古代的玛雅就是中国传说中的“扶桑”。

欧洲经过希腊,来到罗马,书写工具又有变化。他们的“纸”有几种:一般书写用蜡版,重要书籍用莎草纸,高级文件用羊皮。蜡版是硬板上面涂一层蜡,跟孩子们用来练习写字的蜡版相似。

他们的“笔”也有几种。在蜡版上书写,用簪棒笔,形式接近今天的铅笔,不像两河流域筷子形式的簪笔。在墙壁上书写大字,用一种刷子,这跟中国毛笔是同一类型。到6世纪,开始有羽管笔。羽管笔是欧洲中世纪的典型书写工具。金属笔(钢笔、金笔)虽然在罗马时代已经有了,可是很少使用,到近代才成为通行的书写工具。

“笔”在拉丁文里是penna,意义是“羽毛”。用羽毛管削成一个斜面,跟古埃及人削芦苇杆一样,就是一支笔。笔尖上可以开一条缝,使有弹性,重压可成粗的笔画,轻压可成细的笔画。还可开两个小孔,增加墨水含量。羽管笔后来用金属制造,材料更改,形式不变。这样的笔,用了一千二百年以上,直至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有“圆珠笔”和“针管笔”。簪棒笔、羽管笔、钢笔、圆珠笔、针管笔、铅笔、石笔等等统称“硬笔”。

“自来水笔”的发明,使“笔、墨、砚”三宝合成一宝。今天的“圆珠笔”和“针管笔”,笔管里含着墨油或墨水,比“自来水笔”更加方便。这些“硬笔”本来只有朴素的实用型,现在各国竞相生产艺术型,有的笔杆上还加上一个微形钟表,可作珍贵的礼品。西方的文具也在分化,成为“实用文具”和“艺术文具”。

“硬笔”不能写大字。写大字(例如广告文字)要由职业的美术工艺工作者来担任。西方也有书法艺术吗?有人认为没有。其实是有的。到欧洲和中东有名的图书馆里去看看历代的手抄书本,你会惊讶于他们的书法艺术也是有很高水平的。不同的是,硬筆只能发展小字书法,毛笔可大可小。他们的书法艺术,在中世纪还是很兴盛,可是到了近代,特别是一百年前有了机械打字机以后,就越来越衰落了。

由于硬笔流行,中国也发展了小字的硬笔书法,成立了“硬笔书法研究会”,实用书法和艺术书法并存。

50年代末,日本一个“书法教学访华团”来到北京,我有幸跟他们见面。他们说,日本把汉字书法分为实用书法和艺术书法,学生们一般学习实用书法,用硬笔,只有少数学生选读艺术书法。他们的师范大学有“书法教学法”专业,来访的客人中有几位是这个专业的“博士”。他们带来学术论文,其中一篇是用心理学方法研究硬笔书法“习字格子”的最佳尺寸,由实验定下一个标准,比传统红方格子(九宫格)略小一些。他们带来根据这个标准格子用硬笔书写的“模范字帖”,字迹秀美可爱。他们的“汉字书法教学法”已经科学化和现代化了。“硬笔”已经进入“文房四宝”的行列,而且以“一宝”代替了“四宝”。

在人类的文化史上,书写方法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手工业、机械化、电子化。

最早的“书写”是用手指头在地皮上划圈儿,后来用彩色石块在岩壁上画图画。两河流域用簪棒在泥板上“压写”。古埃及用芦苇管在纸草上“划写”。中国用毛笔在纸张上“刷写”。今天一般使用钢笔、铅笔、圆珠笔等“硬笔”。这都是“手工业”的书写。

一百年前,发明“机械打字机”,开始书写的“机械化”(打写)。二次大战以后,发明“电子计算机”,起初用于“数学运算”,后来用于“语文处理”,开始了书写的“电子化”。电子计算机可以有人工智能,人们给它一个爱称:电脑。“纸脑”(书本)是扩大人脑的第一个“体外”脑袋。“电脑”是扩大人脑的第二个“体外”脑袋。“电脑”不怕汉字的复杂繁难,可以处理中文、日文、朝鲜文等“大字符集”。

我从青年时候起一直希望中文能像英文一样,由写作者在打字机上自己“起稿”。这个希望终于实现了。1988年春,我有了一台“中文电子打字机”。输入拼音,以语词和词组为单位,立刻变成汉字输出,不用任何字形编码。起稿“不用笔”,誊清“不动手”,开始了我的汉字书写现代化,工作效率提高到五倍。在中文电子打字机上,修改文章非常方便。增补、删除,只需“一举指之劳”,修改后不留痕迹。手工抄写完全省掉,再次誊清不会错误。“写稿”得心应手,成为一种乐趣。当然,这只是实用书写的变化,至于书法艺术仍旧要以毛笔为主。

打字机使写字不用笔。磁盘和光盘记录文字,不用纸,不用墨和砚。打字代替了大部分写字。硬笔代替了软笔,针尖笔正在排斥钢笔。艺术工具有民族特点,实用工具没有民族特点。“文房四宝”的实用时代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艺术价值永存不变。

书圣王羲之如果今天复活,他会大吃一惊!怎么,这个名不见经传的“电脑”怪物也挤进了“文房四宝”的儒雅行列?

猜你喜欢

书写
幼儿前书写从三岁开始准备
Unwritten 尚未书写
用什么书写呢?
它们可以用来书写吗
开封战“疫”:用行动书写人大担当
书写要点(十二)
书写要点(十一)
养成书写好习惯
离婚起诉书写好之后
书写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