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行河长制 全民参与河长治
2017-05-11木子
木子
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也是第30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这是我国全面实施河长制后的第一个世界水日及中国水周。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全面建立河长制,让受污染的河湖变得清澈,让断流的河湖再次流动,那么河长制如何带来河长治?
时间表:明年全面建立河长制
“在各方努力下,我国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开局良好,目前各省实施河长制的时间表已明确。”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3月21日说。目前,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等已在全省(市)范围内实施河长制的地区,将力争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9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确在2018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确保2018年年底前我国全面建立河长制。
路线图:坚持四项原则、建立五项制度、完成六大任务
——坚持四项原则。全面建立河长制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党政领导、部门联动,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坚持强化监督、严格考核。
管得住、管得好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尽管当前在部分省(市),河湖保护的成效已初显,但要使河长制能长治河,考核监督显然是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刘伟平表示,今年年底前水利部还将启动河长制中期评估工作。“评估的内容主要包括工作方案是否到位、组织体系和责任落实是否到位、相关制度措施是否到位,以及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估是否到位。”刘伟平强调,监督、评估、考核、责任追究必须到位,如果没有达到规定的目标、没有履行好职责,一定会被追责。
——建立五项制度。即河长会议制度,协调解决河湖管理保护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信息共享制度,定期通报河湖管理保护情况,及时跟踪河长制实施进展;工作督察制度,对河长制实施情况和河长履职情况进行督察;考核问责与激励机制,对成绩突出的河长及责任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失职失责的要严肃问责;验收制度,按照工作方案确定的时间节点,及时对建立河长制进行验收。
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介绍,水利部成立了推进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领导牵头、司局包省、流域机构包片的督导检查机制;派出16个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进行了第一次督导检查。2017年是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关键一年,水利部将加强督导检查,按照“一省一单”的方式,向各地通报检查结果和整改要求。对整改不力、进度滞后的地区,采取通报、约谈、挂牌督办等多种方式,督促按期完成目标任务。
——完成六大任务。第一,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第二,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严禁侵占河道、围垦湖泊等;第三,加强水污染防治,统筹水上、岸上污染治理;第四,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保障饮用水水源安全;第五,加强水生态修复,强化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第六,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涉河湖违法行为。
主人公:“河小二”“河小青”不断涌现
“以前看河脏水污,觉得那是水利部门的责任。当上河长后,我和区里签订责任状,责任压力变成了工作动力。”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镇长许东,现在多了个河长的身份。作为张集镇12条镇管河道的河长,除了每月定期巡河两次外,平时只要到村里,许东就一定会去分管的河道看看。
铜山区的河长制建设只是全国河长制推进工作的一个缩影。
据介绍,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开展了省级工作方案编制工作。吉林、黑龙江等14个省(区)提出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四川省绵阳市和遂宁市、福建省龙岩市、浙江省台州市和温州市、甘肃省定西市推行“河道警长制”,实现“河道警长”与“河长”配套。
工作机制更加完善的同时,全民治水热潮也正在形成。天津聘请400余名河道社会监督员;浙江、福建等省充分调动青少年的力量参与护水,探索设立了由青年志愿者、社会公益组织等组成的青少年护水岗,“河小二”“河小青”等不断涌现,充分发挥全社会管理河湖、保护河湖的积极性,大力推行全民治水。信息化成为全民参与河长制的重要抓手,一些省建立了河长制工作QQ群、微信群等即时通信平台;福建省三明市、泉州市等也实行了“易信晒河”“微信治河”等举措。
任务书:推行河长制要做到因河施策
各地河湖自然禀赋不同,面临主要问题各异,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当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系统治理。生态良好的河湖,要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生态恶化的河湖,要健全完善源头控制、水陆统筹、联防联控机制,加大治理和修复力度;城市河湖,要全面消除黑臭水体,连通城市水系;农村河湖,要加强清淤疏浚、环境整治和清洁小流域建设,狠抓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
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司长刘伟平说:“各地在推进河长制工作中,结合本地河湖管理保护实际,探索出不少有特色的好经验。”例如,河长体系延伸到村级,积极推进“一河一策”,创新执法和督察机制等。
据介绍,目前已有27個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省级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推行“一河一策”工作安排,吉林省、四川省已启动“一河一策”方案编制工作;山西、福建、江西、湖北等省着手建立“一河一档”;北京、上海、江苏、广西、重庆等省(市)的一些市、县(区)已编制完成部分河流“一河一策”方案。
河长制已经经过近10年的摸索创新,实践证明,这一机制是新形势下切实可行、有力有效的河湖管理模式。从一些地方应对水污染危机的“急救药”,上升到如今全面推行的国家制度,这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是解决我国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举措,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河长制破除了治水体制顽疾,改变了“环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九龙治水水不治”的尴尬局面。但河长制这一机制能否长久有效,能否真正管得住、管得好,关键还要看责任是否真的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