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潘氏族人:潘金莲并非荡妇

2017-05-11

新传奇 2017年13期
关键词:潘氏宗亲刘震云

潘氏族人:潘金莲并非荡妇

日前,一群潘姓族人把冯小刚告上法庭,他们自称“潘金莲”是其先人,要为她恢复名誉。外人觉得荒诞,但对于那群族人来说,这是他们永远无法缓解的关于“名”的焦虑——“这是把我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也是杜撰,为什么偏偏用了《水浒传》里的潘金莲?”潘家的律师这样反驳。

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中,影星范冰冰饰演上访者李雪莲

“要搞,就搞个大的”

去年9月,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正准备上映。这部改编自刘震云同名小说的电影,讲述了一个叫李雪莲的女人,因为被丈夫骂是潘金莲,一状告了十年,她要对所有人说:“我不是潘金莲。”电影开头还加了一句:“自宋朝到如今,人们都把不正经的女人称为潘金莲。”

这句话引发了潘氏宗族的不满。宗亲会的执行会长潘志强上网一搜预告片:“这不是把我祖宗十八代都给骂了么?”他表示很生气。

第二天,家在江西九江的潘志强说,他准备走法律途径,告状。9月初,“潘氏后裔为蒙冤先人正名座谈会”在合肥召开,50多个全国各省宗亲会的核心骨干出席了会议,会上大家做了发言。筹划会议期间,宗亲本来定的是“先祖”。潘志强不同意,说“祖”是男的,潘金莲只能用“先人”。研讨会的结论是,潘氏族人共同发起正名行动,“要搞,就搞个大的,冯小刚刘震云不是有名么,就告他们,要杀一儆百,让文艺工作者以后都不敢随便拿潘家人开涮”。

按照他们的说法,起诉立案要想名正言顺,以“潘金莲后人”的名义告状,在法律上行不通。那就绕一下,拿现实的“潘金莲”说事儿,所以就得先找个“潘金莲”。

正名行动开始后,潘家族人,在湖南做记者的潘利求四处寻找“潘金莲”。这些叫“潘金莲”的女人,多半都生活在偏远的深山农村,因为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没听说过“潘金莲”,所以才取了这个名字。

她们听完后觉得这事本来就不光彩,不跟着掺和。只有广东增城的“潘金莲”同意出面。因为疾病,这位农村妇女只能通过看别人在纸上写的字,再用点头和摇头两个动作表达态度。潘金莲的堂弟潘新发说,潘金莲身体不好,无法出庭。他的两个儿子听说后,同意以她的名义起诉。潘金莲也就点头了。

起诉需要钱,潘志强赶往北京、北戴河,找宗亲里的金主们“化缘”。几个颇具实力的宗亲问他,案子有什么困难,潘志强说缺钱。北京的一位“宗亲大哥”一听,立马给了两万。

潘志强和一个影视圈人士吃了顿饭,这位人士曾与冯小刚合作过。酒后,对方坐在他旁边说:“大哥,冯导儿,人不错啊,非要搞他么?”潘志强听了心里不爽,“什么叫我搞他啊,是他们搞我们潘家人”。“他骂我,我还得先放他一马?”

为了搜集证据,潘志强一个人坐上绿皮车,从九江专门跑到“历史上的潘金莲”的老家清河县,见了《清河县志》的主编,拿走了县志记载的“历史证据”。按照潘志强等人的说法,历史上真存在一个潘金莲,这个潘金莲贤良温淑,乃是大家闺秀。

“我们不为了钱,就为了一口气”

案子由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审理。由于被告太多,去年12月28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未能如期开庭。当时起诉书上9个被告中有2个没来,其中就有导演冯小刚。

3月21日上午,案件终于开庭了。8点半一过,六个全国各地赶来的潘姓人向法院走去。

这次开庭前两天,华谊公司的法务人员称,“自己及同事均没有听过这个诉讼”。到了法庭,潘姓人还是没能见到冯小刚和刘震云本人。冯小刚与华谊兄弟委托了一家律所,刘震云和出版社委托了另一律所。

因为潘氏宗亲会内部成员的一些意见,潘家中途临时更换了律师。新律师是此次正名行动另一核心骨干的妻子,是“老潘家的媳妇”。

临沂来的潘姓宗亲看起来心情不错,第一次他就想来,因为“实在不同意群里别的宗亲的意见,这案子怎么能输呢?”他觉得,《清河县志》明明写得那么清楚了,事实就是事实,不能打马虎眼。

潘家的诉讼目的很明确:一、删除电影中两处提到潘金莲的旁白与台词;二、被告做公开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费1000元。潘志强补充说:“我们不为了钱,就为了一口气,为了名誉。”他说得义愤填膺,但被法官以“发言与诉讼目的无直接关联”为由打断了。

冯小刚的受雇律师反驳称:导演受雇于投资方,是依法、依约拍摄电影。且作品中提到的“武松”“西门庆”是基于施耐庵的《水浒传》,作品中的潘金莲指的是“那里面”的潘金莲。

刘震云的律师就一句话:“原告的诉讼请求均指向电影,与书籍作者和出版方无直接关联。”

庭审几乎从一开始就变成了潘家人和冯小刚的单独对峙。潘家人拿出了《清河县志》原件,新的,足有十几厘米厚,这是他们最有力的证据。被告律师拿过来翻了翻,陈述理由:《清河县志》发行数量只有几千册,与《水浒传》几百年来广为流传相比,其知名度远远不及,不能成为原告举证被告忽视史实的直接理由。

《清河县志》称,据民间传说,历史上真有潘金莲其人。《清河县志》是原告方的关键证据,被告律师在县志中涉及“潘金莲”的部分,找到了五个字“在清河传说”,由此推导潘家人认为县志就是史实的理由不充分。

“县志是民间传说,《水浒传》

“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因此抬不起头”

案件没有当庭宣判。虽说增城潘金莲的精神受损物理性证据很难取证。不过,潘家人说,现实生活中,的确有20多岁的姓潘名金莲的女性找工作期间,受到歧视,纷纷到派出所改名。

“男的嘛,就骂你是潘仁美的后代,女的嘛,就说你是潘金莲的后人,反正没一个好人。”湖南的潘利求说,他从小到大不知道受到多少同学和同事的“变相歧视”。

从江苏泰州坐了一夜卧铺车的潘氏后人潘定亚,小时候因为这个和人动过手。回了家后,他问父亲:“潘仁美真的是坏人吗?”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父亲说:“好人坏人,我也说不清。”

按照他们的说法,“潘仁美”和“潘金莲”两个名字,笼罩了好几代潘姓人的童年生活,为这两个名字正名成为一些人的夙愿。

“金莲、金莲,多好的字啊,女孩儿叫起来多好听。”潘志强说,就因为当初《水浒传》和《金瓶梅》的故事,我们潘家的女孩都不敢取这个名字,凭什么?

在潘家人看来,“潘”字本来是百家姓里最好的姓:有水、有米、有田。宗亲会的成立,集结了各省市的潘姓人,遍布政法商娱,要人脉有人脉,要资源有资源,要财富有财富,这给正名行动提供了足够的底气。

“别人骂我们脑残,你看我们是不是真的脑残?”潘定亚抱着胳膊,指着几位正名行动的主要参与人说,笑容里透着十足的底气。

但事实上,正名行动在潘式宗亲内部,也是有争议的。质疑最多的行动的意义:做这个能有啥用?有钱还不如帮助宗亲里的弱势群体。

在正名行动的核心成员看来,帮扶弱势群体是一回事,给祖先正名也不能忽视。“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因此抬不起头”,山东淄博的潘明生说,自己快四十的年纪了,每当别人说“你是潘金莲的潘”时,他脸上心里还是觉得臊得慌。

他们觉得,官司是输是赢都不要紧,“至少我们一起做了努力”。潘新发倒是有点隐隐担心,“万一冯小刚反过头来又说我们诽谤,我们家也赔不起。”这个风险他没敢和堂姐的两个儿子说。

(《重庆晨报》2017.3.22)

猜你喜欢

潘氏宗亲刘震云
懂感恩的人值得交往
常吃西餐更容易患肠炎
刘震云买西红柿
宗亲联谊与宗祠文化传承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
中华余氏宗亲总会向洪灾重区湖南省平江县捐款10万元
同根同祖 两岸一家
刘震云长篇小说的悲喜杂糅性
刘震云写作秘诀
世界郑氏宗亲联谊总会在深圳举行首届恳亲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