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微电影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11王费
王 费
校园微电影的探索与实践
王 费
凭借数字技术的平民化所带来的便捷,人们逐渐意识到做一场微电影梦不再是一件那么遥不可及的事情,微电影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思想活跃的年轻人的追捧。然而,学生作为校园微电影创作的主体,不论从设备资源还是创作能力都不成熟,但这些资源缺乏并不能成为泯灭校园制作团队萌芽的障碍。本文通过在校期间对学生微电影创作的教学与指导的实际工作经验,尝试通过构建微电影工作室的方式更好地呵护这股破土而出的力量。
校园 微电影 工作室
一、微电影的风生水起
纷繁复杂的信息与碎片化、快节奏的生活孕育了“微文化”的产生,微博、微信,乃至微电影成了这个时代的宠儿。人们对“微”的要求不再仅仅体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篇幅小、时间短,更强调着内容的浓缩与精致。相对于传统电影而言,微电影的播映时长短暂、故事结构简单、投入成本低、制作规模较小。这些优势保证了微电影的高产,在这高产的背后所带来的不仅是资本市场的关注,也使得一些具有专业影像制作背景的团队或个人转向微电影创作的阵地。此外,凭借历年来国内外举办各类微电影大赛、视频网站悉数筹建的微电影板块、政府与民间成立各式微电影协会等积极因素,微电影的发展与传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一)微电影的艺术表现
微电影犹如初生婴儿般还有待发展与成长,因此,学界对于微电影本体的界定需要更长的时间进行观察。但不可否认,微电影的本体即是电影,继承了电影良好的艺术血脉,仍然蕴含着叙事结构、矛盾冲突、声画关系、时空构建、色彩影调等最为基础的基因。只是尝试着在这些基因中不断寻求变化生长,以适应现有的传播环境。都市碎片化的生活模式割裂了受众大段完整的时间,零散的空暇时光为微电影提供了聚沙成塔的可能性。微电影的叙事结构无需存在大量的矛盾冲突,反而要求故事线索简洁明了,让受众一目了然。高效快速化的信息传播分散了受众漫不经心的注意力,多样的社会热点为微电影提供了夺目吸睛的可能性。微电影的画面无需存在华丽的场面布景,反而要求创作内容别致震撼,让受众兴趣盎然。信息数字化的传播终端丰富了受众迫切需求的参与性,百般的互动方式为微电影提供了朝成暮徧的可能性。微电影的宣传无需大张旗鼓,反而要求口碑尚佳话题新颖,让受众转发评论。可以说,衡量一部微电影的好坏,仍是通过电影艺术性所决定的。
(二)微电影的创作主体
“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这是土豆网的推广口号,个性化的追求是自我表现意识崛起的标志。由于微电影制作门槛较低,呈现出了大众参与、各显神通的态势。由于创作者的背景不同,导致了目前微电影的主体内容纷繁多样,杂糅现象屡见不鲜,想要彻底地将微电影进行分类不免有些牵强。在《微电影艺术导论》一书中将常见的微电影分为六类:广告微电影、宣教微电影、艺术微电影、恶搞微电影、科普微电影、校园微电影。①不难看出作为微电影创作的主体无外乎以下几类:具有专业拍摄经验的电影制作团队、怀揣美好电影梦想的草根群众、充满无限可能的在校学生。相较于制作电影银幕大片耗时费力,微电影的拍摄制作环境更为轻松,恰如一份正餐后的甜点,为专业的电影制作团队提供了连续制作多部银幕影片之间喘息的机会,同时也能获得资金财富的积累或艺术创作的愉悦。相较而言,作为一些怀揣电影梦的草根群众,一部大电影可以说是离他们相距甚远,自己的创作能力很难得到专业公司的青睐,务实地将自己的第一步迈向微电影的创作是一个优质的选择。另一方面,在校学生的作品虽然无法与主流的商业微电影相提并论,但是由于微电影本身具有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得校园微电影在艺术表现性、思维创新性都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微电影在校园的萌芽
校园微电影是指由高校师生创作,或依托于高校影视艺术团队有组织创作的微电影。②其中不乏一些更加低龄化的高中社团自筹自建的影视社团也投入到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中。校园成为微电影创作的前哨,培养着一群又一群电影制作爱好者走向更为成熟的未来。相较于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商业类微电影,校园微电影更多地反映了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一)校园微电影创作的土壤
校园微电影有着天然的创作土壤,年轻人朝气蓬勃导致他们创作时的思维方式与其他种类微电影存在着较大差异,硬件条件上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作为在校学生虽然使用的设备普遍没有达到专业化的水准,但对于影视创作的渴望与远景促使他们愿意在设备上增加必要的投入。学校也利用教学资金购买添置各类摄影设备、灯光设备、录音设备,这些设备在提供基础的影视教学活动的同时,也鼓励学生们通过借用摄像器材达到加强练习的效果。一方面,学校开设摄影摄像课程、影视制作课程、剧本创作课程,从整体构建学生的创作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处于自学能力强,好奇心强的年龄阶段,通过参加各类开放性讲座丰富创作维度,通过自学设备与软件的使用填补知识空档。校园拍摄制作的微电影所涉及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生自筹资金、学校提供的学生活动实践经费、各类比赛的奖励、获得的广告赞助等。学生善于使用新兴事物,例如利用当下较为时尚的互联网众筹模式,先行在网上发布拟定拍摄的剧本内容,同时附加较为可行的拍摄计划,以优先观影体验等方式作为回报吸引身边的亲朋好友、关注校园影视制作的社会个人或团体注入拍摄资金。最终将摄制完成后的微电影在校园论坛、视频网站、学校组织各类观影活动上进行展演。运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的方式使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产生最直接的互动关系,起到较好的反馈与交流的目的。
(二)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主题
艺术源于生活,注定了电影的创作层次与阅历的必然关系,但凡能创作杰出作品的制作人、能诉说奇异故事的剧作人、能勾勒精妙画面的摄影人,他们的背后一定经历了常人无法接触到的生活,从而有机会将思考后获得的人生感悟沁入到电影创作中去,为通往深层次的艺术追求注入新的动力。作为处于弱冠之年的大学生,在成长年龄和社会视野两方面皆无法触碰到更深层次的创作主题时,自然而然地便将触手伸向了身边所熟知的人与事,青春与怀旧、爱情与友谊、社会与家庭成为最为主要的表述对象。每一代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时代烙印,80年代的年轻人利用文字表达思想、90年代的年轻人借助旋律抒发情感,21世纪的年轻人更善于利用自媒体的方式表达全方位的生活体验。大学生的自媒体不再拘泥于文字的细腻、旋律的优美,为了迎合更多的受众,内容更趋向于时尚、便捷、世俗,大学生微电影整体也由此呈现了网络化的视听风格。
校园本身就伴随着学习与成长,学生们歌颂享受青春的同时,也向往着早日步入社会参与到工作之中,因此,他们时常利用各种机会观察着整个社会。在尝试着探索若干年后即将到来的成人世界后,他们逐渐发现成家立业后的成人世界里依然充满着迷茫、充满着压力,人们会时不时地通过翻弄旧物回忆起青年时的点点滴滴聊以自慰。尤其作为梦想与现实的结点——校园生活常常出现在青春类的微电影中,如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大部分人最初满怀梦想踏入大学校园,却最终需要面对现实走向社会。校园微电影能够很好地借助摄制团体身处校园的场地优势,记录那些可能每一代人都经历过,却仍不断发生在身边最为熟悉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学生可以重新演绎一去不复的青春,反复讨论或对或错的选择,通过主人公的视角审视那些面对未知的将来所做出的艰难抉择,留给那些有着同样经历的观影者对命运的深深思考。怀旧题材的校园微电影更容易借助共有的青春符号勾起观影者的回忆。
校园里的爱情与友谊一直是永不褪色的主题,因为这股能够治愈心灵最深处阵痛的方剂很少由于外界的影响添加过多的杂味。校园微电影能够很好地表达正经历着的真挚情感,将现实生活中的感悟表现得更为细腻与真实。校园的爱情与友谊大多以理想化状态呈现在微电影中,时常伴随着成长的迷失与矛盾,从而导致爱情或友谊的小船渐行渐远或是彻底倾覆,只能依靠血肉模糊的伤口和潸然而下的眼泪刺激着剧中人物最敏感的神经。这些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共有的悲伤经历更说明了人们对于最初的情感投入没有一丝的虚伪与做作,最终可能因为偶然机缘巧合的撮使下重归于好,或是在无奈的现实面前只能选择妥协。无论微电影最后的结局如何,都能留给那些有着同样经历的观影者难忘的情感体验。情感题材的校园微电影更容易借助特有的情感符号触动观影者的神经。
步入大学后,大部分学生始则庆喜于远离家庭的束缚,次则陷泥于遇到困难的无助,终则感恩于家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这些思想上的变化让他们开始重新思考家庭对于普通人的含义,并将那些通过思考后得到的点点滴滴赋予微电影的内容创作中。另一方面,高校课堂的学业不再像高考前那么的紧张,这为学生接触社会提供了大量的空余时光。同时也导致学生与社会产生了更多的磨合,除了用眼睛观察社会众生,也尝试着分辨社会中的种种善恶,并且不畏世俗的眼光与言论,勇于在微电影作品中通过不同的视角表达自己对善的赞美和对恶的抵抗。校园微电影中所折射出的小小社会如同一个连廊,在校学生带着自身对世间百态的思索与理解从校园的一头走向社会的另一头。家庭社会类题材的校园微电影更容易借助积极的思考引起观影者的反思。
(三)校园微电影的发展困惑
借助摄像机镜头记录生活中的所有感悟,或是向着社会中存在的弊端勇敢地表达自己犀利的观点,这些可能都是高校学生接触校园微电影的目的之一。高校学生普遍处于思想活跃、情绪激昂、好胜心极强的成长时期,虽然在反映社会正能量的微电影制作过程中有自己独到的视角,但是他们也及其容易在微电影主题上出现思想上的偏差。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的身份决定了其单纯的思维,仅仅通过浅薄的人生经历评价事物的优劣,并且容易对认定的观点执拗地坚持下去。此外,学生十分热衷在微电影中表现一些新兴的社会现象,如“同性”“出轨”等话题,但都无法正确地把握其表现的尺度。因此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如何表达对创作对象的思考、确定合适的创作主题,在大浪淘沙般的微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仍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数字摄影技术和器材的发展,为微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质优价廉的支持,电影化效果的实现在民用级别设备上越发普及和丰富,从而降低了微电影的准入标准。③校园微电影的制作者们普遍存在空有天马行空的抱负,但没有支撑其实现的制作技术。然而对于表现欲强烈的年轻人而言,他们并不甘于受到稚嫩技术的限制,相反的,他们更勤于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推陈出新,制作出带有个人标签的微电影。创新的作品便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由此带来了对于镜头的创新、剪辑手法的创新、新特效技术的运用的尝试,充分反应了校园文化应有的先锋精神。因此在日益革新的技术标准下,如何借力合适的技术手段、表现先行先试的勇气,在大浪淘沙般的微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仍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艺术与商业的界限往往泾渭分明。对于商业投资者而言,他们过分追求双目所及的利益,不注重电影美学或者传统技艺的表现,导致部分微电影为了吸引更多的受众,表现出了较低的艺术品质,大众形态虽然得以扩散,但最终仍无法规避始兴终衰的命运。对于微电影创作者而言,单纯的艺术表现一直是其向往的最高境界,但在信息碎片化严重的网络时代,单纯的艺术表达却走得十分艰难,从艺术创作起步渐渐转道成为为商业定制服务的电影制作人比比皆是。而校园微电影恰恰是艺术微电影创作的起步代表之一,因为校园微电影没有过多的商业决策,从而解放了部分艺术创作的枷锁,学生也试探性地借由微电影表达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显然校园微电影不会受到市场观影量的限制,但最终检验影片质量的仍是那些有限的观影者,因此在商业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保留原有的校园特色、坚定自身的艺术创作,在大浪淘沙般的微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仍是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三、校园微电影工作室的建立
校园微电影的兴起鼓励了在校学生将自己对影视创作的爱好转化为专业技能乃至未来职业的可能性。然而学校有限的教学课程未能满足一些对影视创作产生浓厚兴趣的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组成微电影社团,或是以微电影工作室的模式活跃在校园之间。微电影工作室对在校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效果也较为显著:学生们不再单兵作战,而是信赖组员依靠团队协作;不再纸上谈兵,而是注重实践重新摸索技巧;不再进退维谷,而是迎难而上提升解决问题能力;不再按部就班,而是拓展思维营建创新意识。
(一)从剧本到表演
作为较为常见的娱乐休闲方式,学生平时看电影电视剧的机会较多,特别是对于电影电视剧的剧情走向有着自己的想法,也尝试着自己编写一些故事桥段。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对题材的选定要做适当的筛选,一些国家政策相关明文规定的内容不宜出现在剧情中的要排除在外。同时要根据微电影的特点,放弃具有宏大时空关系的故事,尽可能从拍摄和制作的可实施性出发构建剧本。尝试写自己所熟悉的故事,通过在剧本中植入各类情感元素、文化标签使得在微电影有限的篇幅内迅速地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兴趣点。在故事前期设下悬疑,为主人公制造难以克服的障碍,利用鲜明的转折引导最终出乎意料的结局,这些看似容易的叙述手法都是比较惯用的微电影剧本创作方式。校园微电影中的演员大多为非职业演员,在许多故事中皆是本色出演,并没有过多的经验指引他们形成个性化的表演风格。然而,剧情中的人物设定皆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甚至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命运本身所具有的矛盾性,编剧会将人物描绘得极富特质,或抑郁、或癫狂、或刚毅、或软弱,这些特质能很好地与故事背景形成良好的化学作用,增强矛盾的激烈程度。然而这些只能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探讨表演的细节、导演的现场调度完成剧情对于人物设定最忠实的还原。
图3.《老男孩》工作照
(二)从拍摄到制作
微电影的拍摄一方面由于受到摄像设备条件的限制,以及整体剧本以小见大的特点,要求摄像师在使用极小的镜头符号前提下,演绎出一叶知秋的意境。另一方面,随着无人飞行器的技术成熟、生产成本的降低,利用无人机进行飞行拍摄也变得普及开来。在校大学生将这份对于新鲜事物的消费热情投入到了校园微电影的拍摄中,使这道来自空中的视角又给天马行空的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创造空间。这些视角上的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有的拍摄设备,不过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对于分镜头脚本的构思与把握依然是决定能否捕捉到优秀画面的前提。除了依托巧妙的故事情节、完美的表现形态、精致的画面构图外,富有韵律的节奏带动也是观影者判定是否是一部成功影片的因素之一,对于短小精悍的微电影而言更是如此。在微电影开始时尽可能地避免过多的说明和铺垫,做到快速切入主要人物或主要场景。如果说规划分镜头脚本是导演对剧本的第二次创作,那么剪辑师通过节奏调度对剧本的第三次创作则赋予了电影成片最终的生命力。电影的节奏犹如生灵的脉动一般,诉说着轻重、缓急、张弛、强弱、高低、长短。对于微电影节奏的把握无处不在,决定节奏的元素也多种多样,例如:银幕画框中的构图、影调、色彩有力地刻画了人物内心活动、丰富了画面内涵、增添了节奏变化;多线条、多层次的时空交错叙事思维赋予了影片无穷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三)从资金投入到成片展演
微电影自身存在投资规模较小,获得资金的渠道狭隘的特点,直接导致了剧中演职人员人数受限、场地选择受限、设备投入有限的普遍现象。参与校园微电影制作的成员多抱有以完成课程习作、寻求电影梦的期望加入到工作室中,通力完成一部校园微电影的拍摄本身对他们而言是一件在精神上积极意义的激励,不会受到财富回报的制约,因此演职人员的预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拍摄场地的选择完全依靠拍摄前期取景所决定,一些开放式的外景容易找到,一些剧本中所要求的特殊场地不易寻觅。这些特殊的场地给影视工作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公关能力此时恰恰与租赁场地的价格形成了鲜明的反比关系。对于初期建立的影视工作室,摄影、录音、照明设备并不完善,只能依靠租赁的方式获得。此外,道具与服化、住宿与餐饮、交通与运输、剪辑与特效这些缺一不可的环节,都可以通过合理的拍摄进度安排降低相应费用的产出。在经历了几个星期的赶制后,工作室的内部首映式将作为第一个展映平台见证校园微电影的诞生。随后微电影可能搭上数字媒体时代“互联网+”这个时尚的名词,利用网络进行宣传扩散,扩大自身的影响。或是投稿参加各类主题、各式类型的微电影比赛,如“中国国际微电影大赛”“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上海大学生广告电影节”等。
结语
校园微电影的创作对于学生而言仍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虽然前期每一步都有专业老师的引导,但最终从剧本到银幕的每一步都出自学生之手。从简单的模仿到部分的修改再到完全的创新,这个过程看似漫长却充斥着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也正因为有着这些收获,摄制校园微电影成为高校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战经验的沃土。
【注释】
①杨晓林.微电影艺术导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65
②杨晓林.微电影艺术导论[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5:218
③徐龙海.微电影及其跨媒体整合[J].《中国电视》2012年第4期
王费,上海杉达学院传媒学院讲师。
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校园自制微电影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ZZssy140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