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四川农业发展方式研究
2017-05-10曲木史哈
曲木史哈
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加快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实际、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当前,四川已处于工业化、城镇化提速发展的关键期,农业现代化突破创新的攻坚期。如何在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经济新常态下,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意义。为此,必须认真总结四川农业发展的成效和经验,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新要求,加快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走出一条符合西部实际、具有四川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子。
四川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现实需求与主要内容
(一)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夯实农业基础地位的基本要求。四川是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承担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对于提高农业整体生产效率、实现农产品特别是粮食长期安全供给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培育农业比较优势、增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加入WTO后,我国逐渐降低农产品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开放农产品市场,农业市场竞争从国内竞争转向国际竞争,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度明显增强。四川具备人力、气候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能否将这些有利条件转变为比较优势是我省农业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关键,而比较优势的获得则要依靠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将传统的人口、地理等自然禀赋优势转变为成本和质量等比较优势,是四川农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三)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现实需要。四川地处西部内陆,由于区位制约和发展战略实施的阶段性,其总体经济发展水平滞后于东部地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所引发的矛盾凸现,推进四川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实现区域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东北振兴等战略中,党中央强调要以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有着悠久农耕传统和优越自然条件的四川一直具备农业优势,作为相对落后地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既能够促进其自身发展,又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四)力口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实现富民兴农、促进城乡和谐发展的必要条件。四川有一半以上人口分布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民的富裕程度,进而决定了农村消费能力和国内消费能力的提高。而富民兴农的关键在于通过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加快人力资本积累,从市场供求和农业人口就业等方面人手切实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五)加快轉变农业发展方式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的必然选择。农业的产业特征决定了其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依赖和影响,传统的农业发展方式一方面受到自然环境的约束,产业系统性风险极高;另一方面部分地区粗放型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逐年累积,造成生态系统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因此,缓解农业面临的环境约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改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四川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产品安全供给问题。四川农产品供给结构不尽合理,供给的多为大路货,名、特、优产品较少,“三证一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地理标识农产品)所占比例更少。
(二)农业生产效益问题。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低,这已成为我省农村生产力进一步提高的主要障碍。如果这种局面不从根本上改变,就很难适应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很难持久地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优质化、多样化的供给,很难长期有力地支撑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三)农产品加工流通问题。四川还远远不是农产品加工大省,在相当程度上只是农产品的原料供给者,精深加工很不足,对品牌塑造的能力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目前,我省农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仍比较窄,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差;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信息网络建设以及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仍然滞后,区域市场一体化程度还很低,使得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所输出的规模化农产品面临很大的市场价值实现问题。
(四)农业人才支撑问题。由于农业的比较收入相对较低,我省有2000多万农村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以家庭经营为单位的传统农业经营方式不仅面临着“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而且伴随以规模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农业经营方式的不断发展,面对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传统农业的经营主体——农民的生产技术亟待更新、个人素质亟待提升。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总体思路
(一)促进农业经济由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四川缓解农业面临的环境约束,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必须改变粗放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内涵式发展道路,而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则是有效途径。通过站在整个生产过程和全产业链的视角,强化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运用,构建涉及产前、产中、产后的质量控制体系、投入品监测体系、生产技术标准体系,就可以降低农业单位产出的资源消耗和有毒有害物质排放,确保生产过程安全、产品质量安全、环境安全;通过构建现代农业多功能开发体系,积极发展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就可以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改变我省生态脆弱、环境恶化的状况,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确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农业发展方式。
(二)促进农业发展主要由“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推进,一方面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建设用地和其他用地,另一方面农业高素质劳动力和青壮年大量流向工业和服务业,面临“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的突出问题,必须形成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支撑体系,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通过机械化手段替代人工,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因此,进一步以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来替代传统农业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是四川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
(三)促进农业生产由数量增长向结构优化转变。四川是我国农业主产区,承担了保证国家农产品安全供给的重任。立足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全面提升的大农业发展思路,以市场为导向、区域化分工为基础、产业化经营为手段,通过建立以农产品科技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产品加工体系、农产品物流体系、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就可以转变农业只注重数量增长的状态,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質量安全并重转变,提高农业整体生产效率、维护食品安全、增强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和国际竞争力。
(四)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农业经营主体的现代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主体最显著特征是职业化。“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力量。虽然四川是人力资源大省,但新型职业农民的缺乏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最大隐患。如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关键。这些主体通过采用新的技术和手段,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走特色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其结果必然是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
(五)促进农业经营由单家独户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四川依然存在大量的小农经济,绝大多数的农业生产都是以农户家庭为单位,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由于经营分散且规模不大,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要直接面对千千万万个农户,其成本变得十分高昂。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组织化程度高,通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型组织平台,以组织而不是个体的形式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就能够降低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成本,促进农业经营方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提高组织化程度转变。
四川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政策创新
(一)创新主要农产品安全供给政策。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制度。加快构建分品种、分层次、多主体的农产品市场调控体系,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农产品,综合运用目标价格、最低收购价、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等手段,合理确定不同农产品价格波动调控区间。建立健全重要农产品的储备制度,加强中央、地方两级的农产品储备管理,强化地方尤其是主销区的储备责任,鼓励符合条件的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大宗农产品的储备。积极探索农产品价格形成与政府补贴挂钩的机制改革道路,逐步建立农产品目标价格制度。另一方面,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严格治理环境污染问题,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监管,有效治理土壤污染和水污染,防止污染物进入农作物生长链条;把握住农产品生产安全关,严格控制农药、化肥、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等使用强度;推进农业的标准化生产,制定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生产规范和标准;推进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建立“从农田到餐桌”可追溯的全程监测体系,实现生产、运输、储存、销售、消费全链条追溯体系。
(二)创新农业生产效益提升政策。一方面,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在坚持家庭经营的基础地位前提下,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集体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积极探索有效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加强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支持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加快龙头企业升级,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质量和效益。另一方面,提高农业现代化物质装备水平。全面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积极探索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机制;加快推进大田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不断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实现作物品种、栽培技术和机械装备集成配套;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积极发展面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电子商务服务。支持重点改善重大农业气象灾害与动植物病虫害远程诊断、农产品质量监管、电子商务、农业电子政务等领域的设施条件。
(三)创新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一方面,促进生态友好型农业发展。积极探索“种养加”相结合的农业循环模式,推进规模养殖场禽畜粪便资源化利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农作物,推广多种模式的节水高效农业,有效促进农业生态保护治理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粮食主产区县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和扶持机制,引导企业、农民和社会各界加大生态农业投资。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的制度与政策。把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符合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和奖惩机制。完善农业资源保护政策,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划定耕地、水资源等农业基础性资源利用警戒线。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采取修复、轮作、间作等措施。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
(四)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一方面,加强教育培训。以提高科技素质、职业技能、经营能力为核心,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农机手等为重点培育对象,建立农民培训制度。积极探索“就地就近”“农学结合”等教育培训模式。构建以各类专门农业培训机构为主体,农业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广泛参与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一定的补助和贷款支持,不断吸引高素质人才加入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另一方面,加强认定管理。坚持政府主导、农民自愿的原则,充分考虑区域、产业、生产力水平差异等因素,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新型农民主体,制定差异化的认定条件和标准。实施动态管理机制,保持职业农民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五)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支持政策。一方面,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我省各地应通过多方面政策支持,以“生产标准化、管理规范化、经营集约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品牌化”为主要发展方向,深入推进合作社发展,积极开展农民合作社联合试点。支持建设龙头企业集群示范基地,培育发展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中介等多种形式的龙头企业。另一方面,构建需求导向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要建立自上而下的信息传递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机制,使得农业技术服务能更多地考虑农民的实际需求、认知能力和当地的资源条件,改善农业技术服务供需错位现象。探索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改变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脱节现象。建立农业技术服务市场,运用价格手段吸引更多的农业技术人员加入到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