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之困
2017-05-10高旭东
高旭东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产业的日益融合,微课给传统教育在突破时空限制方面又打了一针强心剂,被越来越多的教育界人士所追捧,微课的地位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被放大化和绝对化,微课与现实教学活动需求渐行渐远,在某些方面陷入了困境。
关键词:微课;院校;困境
说到微课之困,首先,我们来重新审视微课的概念。在国内,微课,又名微课程,其概念由胡铁生老师提出,在他看来,“‘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在国外,微课(Microlecture)的概念最早美国圣胡安学院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提出,他把微课程形象地称之为“知识脉冲”(Knowledge Burst),认为微课作为教学时间相对较短的课,比如对单一主题录制的数分钟以内的声音解说或视像演示。
近几年,微课在国内外教育网站上得到了突飞猛进式的发展,国内教育界迅速掀起了一股研究微课、开发微课、应用微课的热潮,很多院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微课进行研究,越来越多的师生把视线聚焦于微课,针对微课的各种关注和评论随之纷至沓来,国内在微课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成果。这在极大地提升了微课作为一种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影响力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现代教育改革的进步和发展。
但同时,由于很多院校在还没有彻底了解和掌握微课理论的情况下,着急跟风,盲目上马,导致辛苦建设的微课与常规教学脱节,与教学需求背离,进一步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对此,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如何根据现实问题科学开发和实施微课,而不是盲目地跟从与效仿。
一、国内外教育界公认的微课开发原则
1.实用性原则
基于微课的定义,微课开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辅助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需要考虑到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的现实应用,因此,在微课的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贯彻实用性原则,要把实用性作为评价微课的最高标准,避免重复开发和过度开发,让微课开发活动成为时髦的信息技术作秀。
2.智能性原则
微课的开发过程不是单向的,需要从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中汲取反馈和评价,从而实现开发、应用、分享、再开发这种周而复始的循环,进而使微课成为一种根据教学双方和教学环境的需要实现智能化适应和改进的教学资源。微课开发过程中的智能化原则为微课提供了不断的改进空间和适用空间。
3.连续性原则
微课的开发过程也不是偶发性和继发性的,应该贯彻连续性原则。教师在微课开发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把課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连续开发,制作微课集,为制作该课程的微课程提供资源节点,也为可能进行的慕课开发提供资源内容。数量稀少、内容断续的微课只能支持个别知识点,不能作为整门课程的有力支撑。
4.协作性原则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产物,要达到经典内容与呈现方式的融合与升华,在教学双方熟练掌握课程脉络和课程精髓的同时,可能需要在制作过程中综合运用PS、3D Marks、Flash、Edius、AE等计算机软件,这对于多数非计算机专业教师来说难度较大,因此必须注重协作性原则,组建微课开发团队。
二、微课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现实困境
1.微课标志化,开发功利化
当前,很多院校虽然在大力发展微课,组织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开发微课,但其目的不是为了促进课堂教学,推进网络教学,而是把微课作为现代教育技术产品的标志,开发微课的目的是为了参加微课比赛,获取较高名次,为学校拓展知名度,微课的最后命运是束之高阁,学校并没有真正把微课应用于现实教学活动中。
2.设计简单化,开发复杂化
部分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的教师把微课等同于某门课程的章节讲授教材,认为微课就是简单的视频录制,没有对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加工、设计和升华,微课在制作过程中被“轻设计、重技术”的观念所主导,更多的是信息技术人员在“劳动”,过分注重三维、动画等技术的应用,片面强调教学内容在呈现方式上的直观化和立体化,导致部分师生对微课的开发与应用有抵制思想。
3.功能扩大化,开发个别化
微课虽然在打破时空限制、考虑学生个性、讲解重点难点、方便资源共享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但是不能因此把微课的功能进行无限制地放大,微课只是辅助课堂教学的一种资源。同时,微课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个别化的问题,很多院校仅仅针对某门课程的个别知识点进行微课开发,取得预定目标后即停止开发,没有针对微课程和慕课开发进一步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
三、关于微课走出困境的思考
微课真正走出困境,实现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本质和目的,必须要坚持基本的开发原则,必须要创造开放的应用环境,必须要达到必要的教学条件。
1.坚持基本的开发原则
微课开发过程要贯彻实用性、智能性、连续性和协作性原则,即在开发过程中,组建由教师、学员、技术人员组成的开发团队,针对某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特点,科学选择教学设计理念和媒体呈现方式,对该门课程的系列难点和重点进行连续开发,将最核心和最关键的知识要素进行完整呈现,在充分引起学员学习兴趣的同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创造开放的应用环境
微课要实现为教学活动服务的本质,离不开教学双方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的应用,离不开不同院校在网络教学互动中的交流。因此,要注意将微课第一时间在校园网和互联网上进行发布,并及时获取校内教学活动和网络教学活动的反馈和建议,与网络上其他相似内容的微课进行评价和比较。必要时,组织微课主题的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进一步推动开放的微课应用环境的建立。
3.达到必要的教学条件
微课教学条件的建立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微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相关开发技术的掌握,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专家来校培训和外派人员交流学习的方式实现。另一方面是多媒体教室和校园网环境的软硬件建设,方便教学双方在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中使用微课资源。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会出现越来越多像微课一样的新兴产物,我们唯有不断加强自身业务学习,看清信息技术本质,把握教学活动规律,才能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