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教学模式探索研究
2017-05-10毛刚
毛刚
摘 要:传统高中物理实验课堂已经被证明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微课程的出现能够有效解决学校教学时间有限、内容难度增大等众多问题。在微课程的帮助下下,学生可以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以确保教师教学顺利进行。
关键词:高中物理;物理实验;微课程;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和普及,物理实验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但在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大多数高中学校物理实验教学难以充分切实开展。在此背景下,微课程以其短小精悍、简洁明确的特点,开始与物理实验相互结合,并利用学生碎片化的课余时间,督促学生自主学习,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质量。
一、相关理论基础
1.高中物理实验
物理实验主要是指物理工作者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仪器、设备,在人文控制条件下使得物理现象反复重现,以进行观测研究的科学探索过程。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实验作为重要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视觉感受刺激,激发学生学习欲望。通过实验可以创设一个良好情境,让学生能够通过形象生动的实验,更进一步地将复杂抽象的物理知识、概念、规律应用于实际,并且加强对物理新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高中物理实验的顺利开展,还能够培养高中生自身的科学探究、动手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创新思维。
2.微课程
微课程,人们通常将它简称为微课,是近几年迅速兴起的一个新事物,仍处于发展阶段,对其的定义阐释尚未统一。国内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就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教师针对某学科知识点(如重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具有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新型在线网络视频课程”。
“一种主要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在线网络学习课程”,此观点基本将微课程的基本特点、表现形式和表现载体展现出来。
二、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教學设计原则
1.以学生为中心
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的使用对象为学生,所W在微课程设计中,必须明确在设计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切实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认知困难等方面来设计整体的学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①在设计物理实验微课程前,必须充分了解、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②在微课程内容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③在设置问题活动时,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要求,既要让学生产生对知识有探索的欲望,又要让学生感受到进步,获得成功的喜悦;④在微课程录制时,必须要用最合适的教学口吻,姿态等,让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习兴趣能够被调动起来,真正参与其中思考。
2.以课程实验教学为需求
之所以将微课程应用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是由于传统高中物理实验长期存在一些不容易解决的问题,而微课程的出现可以从一定层面上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在设计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时尤其要注意,将微课程的设计到位,根据传统教学需求来设计微课程,不然将造成课堂教学与微课程教学义量重复。如教师在选择演示实验的内容,可以更多的选择平常由于现象微小、短暂不易观察的实验,或者是选择由于场地限制不方便操作的实验;或是教师可针对课堂讲解时间与动手时间不足的矛盾,设计微课程引导学生课前体会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实验步骤等以解决矛盾。
3.物理实验真实性、可视性原则
在前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非常注重演示实验的开展。并且学生对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真实性和可视性满意度不高。因此教师应在设计微课程时切记遵循演示实验的真实性和可视性。即教师在微课程的设计中,要尽可能亲自录制演示实验,而不要采用网络上传统的视频或者动画播放,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微课程时,还必须要注意到演示实验的可视性效果,因此要选择好拍摄视频的角度,保证画面整洁,现象明显。
三、高中物理课程微课程应用模式
基于高中物理教学实验的基本特点和微课程,结合教学实践活动,笔者探索设计出以下几种适合高中物理实验微课程运用的教学模式:
1.课前自主学习模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无论是分组实验亦或是演示实验,都非常被动。在笔者看来,主要原因有两个:学生课前没有充分预习、课堂教学时间紧凑。要想彻底改变这一局面,就必须利用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课前自主学习。
在微课程帮助下,学生能够在课前阶段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实验方案以及仪器装置等具备初步认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简明扼要进行介绍,留足更多时间让学生实验。与此同时,学生在充分预习情况下还可以自主设计实验,观察过程,处理数据。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应该注意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课堂现象演示模式
传统物理实验过程中,演示实验难以解决,相关条件的限制更是无法考虑全面学生的情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况且部分实验甚至会受到场地限制,例如有关静电实验,需要在非常干燥情况下处理,但重庆常年潮湿天气多,实验容易失败,会直接影响师生关系。
将微课程运用于课堂现象演示中,教师则应该发挥课堂主导作用,并利用暂停、重复等方式,引导学生观察物理现象,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充分思考。
3.课后巩固学习模式
在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上,笔者发现学生实验完成后往往仍然存在迷茫。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点:课堂实验过于被动;实验报告书写过于简略,思考不够;学生课后接触实验机会少。针对以上情况,学生在课后利用微课程进行课程巩固,掌握课堂尚未理解问题,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回忆实验步骤,强化学生记忆。除此之外,教师同样可以将课堂上没有机会解释的实验现象进行微课程设计,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
4.课外拓展学习模式
传统物理教学实验中,场地限制、课时限制导致学校课外物理实验难以开展,学生缺乏必要引导。微课程的出现同样为物理实验学习提供良好平台。教师可以设计学生动手实验的课外实验课程,让学生在微课程帮助下自主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寻找物理学习乐趣,培养物理实验素养。
参考文献:
[1]俞庆珍.微课程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4(6):139.
[2]孙晓华.微课程在物理实验及教学中的使用方法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1):50-51.
[3]邹艳茹.高中力学微课程研制与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