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效率的勤奋就是懒惰
2017-05-10老杨
老杨
【适用话题】盲目与理性 付出与收获 勤奋与懒惰
一直很喜欢刘瑜的一句话,她在谈到生活时说道:“每当我一天什么也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焦虑。每当我两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烦躁。每当我三天什么都没干的时候,我就开始抓狂。不行啊,不行了,我三天什么都没干啊,我寝食难安,仿佛自己亲手杀了三个无辜的小孩。”
作为“时间的疯狂守护者”,这句话就是我三个月前的真实写照。多年来我已经养成一种习惯,绝不让任何一分钟死有余辜:我在开车的时候构思文章,在堵车的时候听日语碟,在等人的时候写文章,在上厕所的时候看书,在任意两件事的衔接点那里扒出细缝,用来回邮件,回短信,思索人生……就算是半夜被噩梦惊醒,我也会掏出早已在枕头底下备好的kindle,借着再次入睡前的半个钟头看二十几页的书。
可是,我的工作量明明没有变化,可看起来每一天它都在成倍地递增着,我开始害怕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因为那意味着这一天有更多的事情被贴上了“没完成”的标签。我责备那是自己“无能”的表现,直到我意识到问题的关键——“没有效率的勤奋,就是懒惰”。
很多正读大学的朋友都有过这样的疑惑:“我每天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都泡在自习室,为什么期末考试的时候,成绩还是没有那个每天下课就去玩的室友好呢?”
很多辛勤的公司白领在总结一年来的成绩的时候诧异:“我时常加班,出差,有时把周末都贡献给公司,为什么感觉自己一点也没有进步,好像什么都没做似的呢?”
著有《每周工作4小时》的蒂姆·费瑞斯在书中重新更正了“忙碌”的含义。他指出了忙碌和效率的重要区别,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忙完一个活动又忙另一个——事实上可能是以牺牲有效性为代价而维持忙碌状态的。你的目标应该是富有成效——即你所做的事情必须能够让你更加接近你的目标。
我列出了当天自己的一张行为清单,发现如下几个我未曾察觉到的细节:我时常在缺乏计划的无序状态下开始新的一天;我习惯在开始一天的工作前打开新闻浏览半个小时;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因为收到的邮件、短信和messenger而分心;当我思维卡壳的时候,我总是迅速起身去泡一杯咖啡而不是顺着思路继续找寻答案……
就是这些不易察觉的小习惯,制约着我所拥有的时间发挥出最大功效,让每天用14个小时去工作的我,一边“勤奋”地推掉朋友的聚会,一边“懒惰”地刷新着无意义的新闻,而结果就成为“我没有时间做任何事,我甚至沒有时间完成我的工作”。
原来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效率的勤奋。
【素材运用】为什么很多大学生疑惑“我每天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都泡在自习室”,期末考试还比不上一些每天下课就去玩的同学?很多公司白领诧异“我时常加班,出差,有时把周末都贡献给公司”而感觉不到自己一点进步?为什么很多家庭主妇感慨“明明手中没有一刻闲着”而屋子依旧很乱、生活依然很乱?蒂姆·费瑞斯的《每周工作4小时》给了我们答案:“效率”和“忙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答案!最笨的努力,就是没有效率的勤奋;把所拥有的时间发挥出最大功效,才是聪明的勤奋!
【速用名言】
1.忙碌和紧张,能带来高昂的工作情绪;只有全神贯注时,工作才能产生高效率。——松下集团创始人 松下幸之助
2.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我国著名教育家 叶圣陶
(特约教师 周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