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探讨

2017-05-10王宏

速读·下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干旱

王宏

摘 要:干旱、半干旱地区占我国总面积的20%以上,该区域环境恶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土壤瘠薄、盐碱较重。因而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林分稳定性差,已成为制约该区森林植被恢复的主要问题之一。

关键词: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工造林

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降水稀少,土壤含水量低等原因,导致造林成活率低。采取有效的抗旱栽植技术,可以解决造林绿化中的一些难题。

一、抗旱树种选择

1.适地适树

树种选择是造林成败的关键,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特殊的自然条件要求在造林时必须宏观考虑树种对气候条件的适应性,同时综合分析影响造林成活和树林生长的环境因素,坚持“适地适树”原则,根据不同立地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树种,即具备深根性、根系发达、蒸腾量小、耐干旱、耐瘠薄等特征的抗旱树种。

2.树种的抗旱性

不同的树种具有一定的抵抗干旱能力。一般抗旱性强的树种在形态和生理上都不同于一般树种,在形态上主要表现为植物体表面积不发达,叶面积小,退化成针、刺、小鳞片状,叶表面被有白色绒毛、蜡质等特征;其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表皮角质层发达,叶肉组织紧密,栅栏组织和叶脉发达,叶表皮细胞厚,角质层厚,气孔少而下陷,单位叶面积含孔较多,细胞小,保水能力强,根系发达,具有根瘤茵。例如花棒,该植物叶下表皮内和叶轴的表皮内,有一层网状的贮水组织,并且细胞中含有大量的亲水胶体—鞣质。耐旱性树种还具有功能极强的气孔关闭控制体系(即早上气孔开张,有利于碳素同化,中午前后关闭,减少水分蒸腾,以提高抗旱能力)和特有的生化反应功能(即干旱时调节酶活性,使转化酶活性不因干旱而降得太低,以维持最基本的代谢活动)。

3.抗旱性树种

适合干旱、半干旱地区,具有旱生型形态特征的树种有杨树(杨柳科)、白榆(榆科)、刺槐(豆科)、侧柏(柏科)、臭柏(柏科)、油松(松科)、樟子松(松科)、柽柳(柽柳科)、紫穗槐(豆科)、沙棘(胡颓子科)、沙柳(杨柳科)、花棒(蝶形花科)、沙拐枣(蓼科)、沙枣(胡颓子科)、毛条(锦鸡儿科)、踏郎(豆科)、山杏(蔷薇科)、枣(鼠李科)等。经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将适合神木县栽植的抗旱性树种总结如下:常绿树种有侧柏、油松、樟子松、臭柏等落叶乔木有杨树、旱柳、刺槐、枣树、杏树等落叶灌木有沙柳、沙棘、紫穗槐、花棒、踏郎、柠条(又名毛条)等。

二、抗旱造林技术

1.混浆植苗袋造林技术

混浆植苗袋造林技术的主要是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抗旱造林树种的基本特征,同时利用聚乙烯塑料不透水的特征,研制出装有营养土和水配比的混浆植苗袋,把林木植入袋中的一种技术。首先在塑料袋中下方均匀打通4个直径4mm小眼,已利根系扎出。然后在塑料容器袋中放入适量的水和土,进行搅拌成泥浆状,再将苗根插入泥浆中,将塑料袋放入栽植坑中,把袋两个拎手对折封严袋口,回土埋严,修好树盘,浇透坑水。在无降水的情况下,苗木能够一个半月至两个月不失水。

2.容器苗造林技术

容苗器造林技术指的是使用营养容器来进行播种和林木的育苗。容苗器相对于裸根苗来说能够延长造林时间,可以很好地增加苗木成活率,有助于我们对缺苗进行补植,增加林木生長量以及抗逆性。为了更好地处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难的问题,我们可以广泛的推广这种造林技术。使用容苗器造林可以确保苗木根系完整,让苗木能够更好地吸收容器中的营养成分,但是这种技术成本相对较高。通过运用容器进行造林大大增加了干旱地区和沙地造林的成活率。

3.应用保水剂造林技术

保水剂(简称SAP)是一种吸水力大、保水性强的高分子物质。其作用机理是利用自身具有的吸水性、保水性、缓释性、反复吸释性、可降解性等特性,大量吸收土壤甚至空气中的水分并将其保存起来,其吸水倍率因保水剂的种类不同而有所区别,最高可以吸收自身重量的上千倍,所吸收的水分,可供植物根部缓慢地吸收利用。因而提高了土壤的最大持水量,增强了土壤的贮水和保水性能,减少土壤水分无效耗散,延长和提高向植物供水的时间和能力,有效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水剂使用方法有很多种,林业生产上主要采用拌土和沾根两种方式。

4.应用固体水造林技术

固体水又称干水。其作用机理是利用高新技术将普通水固化,使水的物理性质发生巨大变化,变成不流动、不挥发的固态物质。这种固态物质在生物降解作用下能够缓慢释放出水分,被植物吸收利用。其优点是能够解决由于降水稀少及降水时间和降水空间分布不均给干旱区造林带来的困难,特别是在苗木生长初期不断地提供水分,保证了苗木生长所必需的水分,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

5.地膜覆盖技术

应用地膜覆盖抗旱造林技术,能有效地提高造林质量,降低营林成本,是值得推广的一项林业实用技术。在石岩寨林场造林中,采用地膜覆盖可使林地土壤含水量提高2.6%、造林成活率提高22%、苗木保存率提高24.4%,造林效果较好。经调查、研究发现,造林人员须将林木种类、造林密度等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以更好地利用地膜覆盖造林技术。对已经栽种的树木进行浇水,一旦水分完全渗透,工作人员即可在1m*1m场地中心破洞,而后将苗木植入树窝,并保证地膜平整、覆盖严实。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苗木的树盘应呈现漏斗状。

6.种植后管护技术

森林管护工作由施肥、浇水、苗木防寒、病虫害防除等构成。对于施肥,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林木养护主要采用磷肥、氮肥;对于浇水,土壤深层灌水深度为50至60mm;灌水量3L左右;踩实灌过水的土;对于苗木防寒,在冬季对有需要的林木进行埋土,以更好地适应寒冷气候;对于病虫害防除,根据“因虫制宜”原则,对病虫害及时发现、防除,以确保林木处于健康生长的状态。

三、关于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建议

(1)加强技术培训,提高林业工作人员整体素质,做到懂专业技术,以适应新时期林业工作的需要。

(2)搞好规划设计,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3)把好林木种苗质量关林木质量没保证,造林不能成活,成活不能成林,成林不能成材。造林时应从起苗、运输、假植等各环节严格把关,选择优质苗木,保证造林成活率。

(4)提高整地质量严格按作业设计施工,不同整地方式规格标准不同,应当合理布局,高标准、高质量整地,起到蓄水、保墒、改变土壤理化性质等作用,为林木正常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成活率。

猜你喜欢

干旱
探讨夏季极端天气对园林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区域动态气象干旱强度指数与应用探讨
基于距平的白城地区干旱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临夏地区干旱特征及干湿气候区划
山西省忻州市2015—07—08特大干旱成因分析
脯氨酸代谢途径在调控水稻phyB突变体干旱胁迫耐性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