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唐代题画诗中诗与绘画的关系
2017-05-10郭园园
郭园园?
摘 要:唐代题画诗是诗与画的融合,是诗与画爱情的结晶,它主要表现在诗对画中的意境、韵味以及用笔用墨等绘画技法的阐发,从大的方面来说唐代题画诗中诗与画的关系是以诗释画,并且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并对后世诗画的发展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此我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它们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唐代;题画诗;诗与画;关系
中图分类号:J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4-0163-02
一、题画诗概念
总的来说,题画诗就是根据画面的内容来作的诗,其中分为两种,一种是画家画完画然后将诗题在画上,这是从狭义的方面说,其创作主体也是画家本人。另一种站在鉴赏者的角度,也就是从广意的方面来讲,观画的人在欣赏完画作后抒发自己的审美感受,表达自己情感所作的诗,主要表现在对于画的赞美、评论、绘画特点分析等从而表达画家的想法和意图,其创作主体往往是博学的诗人,而唐代的题画诗往往是属于后者。
二、相互区别
1.融合不完善
唐代题画诗主要的形式是以诗释画,所以说画对诗具有一定的控制力,诗总是潜移默化的受到画的牵制,表现出来的大方向是要体现画面内容。唐代题画诗努力的将诗向画的那一方靠拢,诗对画的大意,情景作相应的发揮,由于绘画这种历史局限性,唐代题画诗不能够充分的表达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诗歌和绘画不同。在唐代诗歌已经非常盛行了,并且已经突破了形似的束缚,诗人大多数可以不受约束的表情达意,从绘画来看,唐代的绘画主要是写实的,还不能够完全的达到写“神”的目的。所以从要达到的高度来看,它们还不能在最高层次上的融合。再说,唐代的题画诗不是在画上题诗,题诗的人也不是画家,所以从本质上诗人与画家还未形成统一的思想,也不能在所表达的效果上达成一致,要达到这一点还需多一些努力,多一些积淀。
2.形式上相区别
徐复观在《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中写到:“唐代的题画诗,在形式上是诗与画各自别行,两不相涉”。唐代能够留下来的绘画特别少,所以诗与绘画是否结合在一起,还待考究。在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中描绘:“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一看就是题画诗,但是这首诗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唐代的题画诗更多是诗人站在一个欣赏着的角度去欣赏画作发出感慨与评论。诗与画完美的结合是在后来的宋代,自此,诗开始影响着画面,成为画面的一部分,并且在思想上达到了统一。
三、相互联系
1.注重意境
中国画自古以来追求意境的烘托,但是诗歌更注重这方面的要求。苏轼评价王维的《蓝田烟雨图》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此摩诘之诗也。或曰:非也,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以上是苏轼的话,在此不论这句诗是王维写的还是后世补的,此诗与画在意境上都有着共同的追求,前两句 “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诗中所描绘的是一幅深秋的景象。后两句诗“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画中并没有给我们呈现这样的情景,但是却通过诗歌展现给了我们,这就是诗人在观赏画作时不由自主的与画家产生了一种共鸣,诗人通过画面中的环境而想到自然中的人,这与画家所描绘出来的意境相统一,表现了他们对意境共同的追求。
2.诗人与画家交往密切
《历代名画记》中有这样的记载:阎立本在为皇家绘制了凌烟阁功臣二十四人图后,受到了皇室和后世人的赞颂,但仅此而已他的地位依旧是低下的,不被尊重的。直到文人画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现状。在此时,画家们作画不再是之前为了迎合皇帝官员们的重视与称赞,而更多的是寻求一种精神的释放,情感的宣泄,从而用画来表达他的志趣,这对于画家的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天我们的绘画更多是一种自我的突破,思想的传递,这些改变正是由于文人的参与。虽然唐代文人没有参与绘画的工作,但是二者往来密切,他们之间互相赠与诗画,文人也参与到绘画的品评中来,通过多年的文化积累加入了一些自己的审美情趣,文人与画家们的思想互相交融,深化了绘画的内涵,无可厚非的影响了绘画的发展。王维他被认为是文人画的发起者,王维的绘画艺术“画中有诗”,最早确立了诗化的文人画美学原则,以至后世的文人画家都把诗画看作一回事。并且他兼具诗人与画家两个身份,虽然在唐代和王维一样的人几乎没有,但诗人与画家在精神上的沟通是不容忽视的,它们共同影响共同发展。
四、相互作用
1.画对诗的影响
(1)画为依托
画对诗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以画为依托,是根据画面内容来作的诗,它作为画面中的一部分,不仅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艺术语言,而且还要反应画的内容,表现作者的用意,阐发绘画的主旨。甚至有时还要结合画面进行合理的布局,达到诗与画合为一体,审美的统一。随着题画诗的不断发展,我们也可以看到它对诗的影响日益显著,影响范围也是不断在扩大,并且渗透在形象描写、意境创造、风格色彩等各个方面。
(2)取其精华
所谓取其精华,唐代的诗也从绘画中汲取了一些丰富的养分,也可以说唐代绘画为诗歌开辟了道路,找寻了方向,换句话说,绘画对诗歌起着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如唐代袁恕已那首《咏屏风》后两句“山对弹琴客,溪留垂钓人,请看车马客,行处有风尘”这首诗咏的是屏风上的画,描写的也是画面中的景物,虽是在作诗,但更像是一幅画作。只是方式变了,在此诗将其转换成语言,来描绘我们身边的景色。根据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诗人几乎人人都有题画之作,可见当时的绘画对诗歌的影响之大,范围之广。甚至有不少文章都指出绘画与唐诗在描绘画面手法上尤为相似,从展子虔的游春图我们可以看出,山水画开始常常将水画在画纸的最上方,从而表现连绵不断的远山,达到水天相间你的效果,然而唐诗中对此就有不少的诗句来表达此景。甚至还有在唐诗中经常还有描绘从门窗中看到的景象,可见这是将门窗比作了我们绘画的外框,将纵深的景色平面化从而构成一幅完美的画面展现在欣赏者眼前。
(3)绘画美
诗在唐代更多的表现出来一种绘画美。王维便是这一绘画美的创建者,他开创了诗歌美学的新纪元,绘画作为再现性艺术的一种,在描绘外在事物的同时也要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主题思想,所以它是以描写对象为基础的。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山水画中,它所表现出来的内容普遍具有一种的模糊性、一致性,但王维却通过这种绘画的方式,创造出一首首的佳作,他的诗使山水画所要表达的画外之意更加明确,清晰,而不是纯粹的用语言诉说情感。诗中所表现出来的事物也如同画一般形象的呈现在我们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他还善于不做华丽的辞藻,也不做琐细的内容,却将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不愧苏轼赞扬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
(4)艺术修养的提高
诗人在作诗前首先对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他的审美也在分析画,品评画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通过在观察、咏画的过程中,他会尝试着用画家的眼光去观察事物,體会画家在绘画中所表现出来的线条、色彩、构图、比例、虚实等绘画元素。从而锻炼了自己的审美品位,不知不觉也在诗中带有通过自己的审美感受所得的美学收获,在此诗人们也是不断地在进行推敲中。
2.诗对画的影响
(1)对文人画的影响
唐代的题画诗虽不如后期发展的那样完善,但对当时的文人画创作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它不仅仅只是描绘对象,同时也表达自己的艺术观点与见解。总体来讲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通过对绘画的品评,也相应的影响了后来绘画发展的方向。
虽然王维是唐代题画诗的领军人物,唐代的绘画也仅仅是文人画发展的起端,文人画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还未形成真正系统性的文人画,但是题画诗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人画的发展,因为题画诗的产生他很大一部分是文人们对于绘画后的一种品评,唐代的文人墨客们以诗的形式介入绘画中,并且形成了一些固有美学观点与文人情趣,并且自一定程度下灌输给画家们。我们来看唐代王维的水墨山水画,它里面就充分的表现出这一审美思想的渗透,随着狭义题画诗的出现,绘画的整体构图样式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并且在这种方式的不断渗透下,在这种大的环境中慢慢的促成了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
杜甫在诗《观李固请司马弟山水图三首》中说道“简易高人意,匡床竹火炉”。南宋后期文人画更多追求的是简练、含蓄的诗歌形式,在此杜甫以其简练的语言把握了文人画发展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文人画的发展。唐代题画诗在对画家品评的同时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不仅对绘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后世的绘画史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2)画史材料
与此同时唐代题画诗对绘画上面的影响还表现在它为绘画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可靠的画史材料。纵观画史,不是每个画家都被一一记录在案的,很多画史上不载的画家,通过题画诗人们才了解到这个人也能作画。如杜甫的《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的主人公刘单父子他们其实都会作画,杜甫这首题画诗却很有名,最后因此题画诗让人们才了解了这对父子,后来他们的名字才在画史上流传下去。在此唐代题画诗还反映了唐代绘画的发展情况,在初唐与盛唐时期并无咏花草画的,但直到中晚唐时期的时候这类题材才出现,在此我们可以看到它为画史材料的完善与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充分证明了唐代作为题画诗的开端它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
五、总 结
唐代题画诗它将诗与画这两种艺术形式融合在一起,从而扩宽了唐诗的题材与表现手法。它不仅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艺术成就,而且还反映了这个时代诗人与画家的思想情趣的融合与互鉴,这对于绘画与诗歌来说都是一种新的突破,文人的参与,促使它们发展越来越成熟,完善,这也为我们后期研究其它时期的题画诗提供了更加宝贵的艺术资料。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继才.中国古代题画诗释析[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6.
[3] 陈昌华.唐代题画诗的美学意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4] 吴企明.中国历代题画诗[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6.
[5] 孔寿山.中国题画诗大观[M].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传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