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红松: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2017-05-10孙涛

人生十六七 2017年5期
关键词:铁西铁西区红松

孙涛

老板:我13年前怎么用500元钱挖到你这么一个大宝?

员工:因为您的一句话!

老板:以事业为媒,结你我共创祖国富强的缘分?

员工:不是,你招聘时说供住,我是河北人,从原鞍山钢铁学院毕业到沈阳工作,没有住的地方!

老板:哈哈,你知道我为什么供住吗?因为我当时缺一个打更的,你在这睡觉,半夜狗叫唤了,你不起来看看啊?

……

十几年前,这个老板还不是一个拥有员工300人、在全国26个省、市设有物流配送中心、连续几年在铁西区纳税千余万元的企业家。

十几年前,这个员工还不是有着沈阳市五一劳动奖章、沈阳市劳动模范、辽宁省工人先锋号等荣誉于一身的企业技术总监。

十几年过去了,两人的身份有了转变,他们却一直认为,自己都是普普通通的与铁西经济共成长的劳动者。今天,我们就来介绍这对话里的员工,现年38岁的来自铁西区北一路上全国著名的奇葩建筑“元素周期楼”里的信息化工匠——杨红松。

走进杨红松的办公室,看到一整排鲜红的荣誉锦带就知道,这里面有很多的故事,有艰辛、有血汗、有忠诚、有情怀……

勤奋学习 勇攀高峰

2002年以来,杨红松坚持技术创新,刻苦钻研,实现了博宇公司信息化管理,助推了企业成长,让博宇公司在不足十年间,从仅仅有十几名员工、资产不足十万、销售收入仅百万余元的小企业,发展成为目前年营业收入近40亿元人民币,在全国26个省、市拥有近30家分支机构的全国性跨区域连锁企业集团。

兢兢业业的杨红松,始终主抓技术,十年如一日,在了解金属贸易传统行业的业务特点后,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主动放弃节假日,带领团队研发多个管理系统。十年间,他主持设计研发的各项管理信息系统获得过政府科技立项,并获得数百万元资助。通过技术手段为集团节约成本1400多万元,已直接或间接创造利润近亿元。

让系统紧密贴合企业的实际需求,经过反复的调研和不断的修正,使得系统在稳定性、安全性、易用性上都非常出色,受到所有使用者的一致好评,也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同行业人士的充分肯定,他也是当之无愧的系统总架构师。

作为带头人,他知人善用,充分挖掘员工的长处,不仅充分发挥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完成工作,帮助企业创造了效益,也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员工的企业归属感。

工作中,杨红松一丝不苟,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坚信“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在不断强化专业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同时,他争分夺秒地学习,丰富其他专业知识,到上海针对电子金属交易的模式进行学习研究,如何进行交易、如何付款、如何配送、如何加工等一系列的专业知识,适应公司的需要,练就过硬的本领。现在,他正全力以赴地投入到金属材料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开发上。

志存高远 澎湃驰翔

如今,已经成为公司技术总监的杨红松,仍然坚持主抓研发工作,多项由他主持的系统研发项目,不仅填补了国内贸易公司网络交易的空白,也为铁西区建立金属行业硅谷奠定了技术基础。其中,中国(世界)金属生产性服务业生态系统(体系)是由博宇ERP&CRM平台、博宇金属交易电子商务平台、辽宁省金属现代服务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聯盟(获得省科技厅200万元补助)、铁西金谷金属世贸总部基地等4个平台组成。该项目是中国(世界)金属生产性服务业供应链集成和整合的智慧商务平台,为中国,乃至世界整个金属产业链上的企业提供供应链服务,服务对象包括金属生产企业、贸易企业、终端用户及配套服务企业。

这就是杨红松,一个积极进取、带头学习、忘我工作、勇于创新的信息化“匠人”。无论是从高科技手段助力企业发展创造财富的角度,还是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杨红松都是不折不扣、勤勤恳恳的匠人。

匠人匠心。匠人精神不仅仅是自身的“巧夺天工”,更重要的是能否将精神传承。在他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各个优秀,其中不乏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陈燊尧。工匠精神还在延续,在东北振兴、铁西崛起甚至生产性服务业业态升级上,匠人们正大刀阔斧、攻坚克难,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铁西铁西区红松
铁西,金色的凤凰在飞翔
最美中国话
绕口令
读《我需要一个朋友》有感
没有红松的红松林
DISTRICT CHAMP铁西冠军
DISTRICT CHAMP
帮奶奶的鸡减肥
铁西铁、铁西4.0进化论、曲艺中心
沈阳市铁西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及其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