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子德育思想探究

2017-05-10朱添

文教资料 2017年6期
关键词:现实意义老子

朱添

摘 要: 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道德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传统道德生活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其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及方法对当今高校德育工作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 老子 道德教育思想 现实意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当今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特别强调指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老子思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其所宣扬的“尊道贵德”思想,对于完善个体的道德品格,优化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强化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德育教育注意挖掘和吸收老子的德育思想,以便继承发展、古为今用。

一、老子道德教育的目标

老子生于春秋末期,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丰富而深刻的道德教育思想主要保存于《道德经》中。理想人格是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将理想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这一问题上,老子的道德教育将培养“尊道贵德”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格目标。

“道”和“德”是老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两个核心概念。“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在《道德经》中“道”是一个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既是宇宙的本原,又是万物之母,还是天道自然运行的规律。“尊道”强调的是道德教育所培养的圣人应是体认自然大道,遵循规律而为之人,并通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道德实践原则达到“无为而治”的道德境界。“德”与“道”相伴而生,二者密不可分,所谓“道之在我之为德”,“德”是“道”的外在具体表现形式。老子认为,人类最高的德性应该是与生俱来,未受外界污染的自然之德。《道德经》中所谓的“玄德”、“孔德”、“常德”等,强调的都是“自然之德”。老子指出,自然之德是人类道德的至高境界,只有未经世俗污染的“婴儿”与“赤子”方可具有,因为他们无知无欲,纯任自然。而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之中,都会受到世俗尘埃的沾染,使得心灵逐渐丧失掉空明宁静的状态,逐渐丧失自然之德。因此,后天的道德教育就显得至关重要,人们可以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复归先天的自然之德,从而达到“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含德之厚,比于赤子”的道德境界。因此,可以说,老子的道德教育以培育“尊道貴德”的圣人作为理想的人格目标,《道德经》所强调的“道生之,德畜之”的用意正在于此。

二、老子道德教育的内容

老子十分重视后天的道德教育,《道德经》中就有老子关于道德培育的诸多论述。通观《道德经》可知,为了培育“尊道贵德”的圣人,老子主要确立了以“慈”、“俭”、“让”为核心的道德教育内容。因此,老子所讲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完全可以看作是其德育内容的总纲。

1.慈爱的思想

老子指出,春秋时期诸侯争霸,民生凋敝社会局面的出现,主要就是人们之间“慈爱不施”的结果。因此,老子认为,“慈爱”德行的培育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慈爱”德行的培育途径主要有两点:

一是以道德榜样的力量,培育人的“慈爱”之德。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强调在施行道德教育之时,要以身作则,以己及人,从而以道德榜样的力量使得人人向善,培育人们的“慈爱”之德。老子认为,执政者是百姓的道德榜样,会对百姓品行的形成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因此百姓必须以慈爱治民,如若不然,百姓的道德水准就不会提升,天下就会出现“民之难治”的局面。

二是以良好的社会环境,培育人的“慈爱”之德。老子坚决反对战争,认为战争破坏国计民生,引导人们互相杀伐,不利于良好社会环境的营造,有碍人们“慈爱”之心的培育。《道德经》指出:“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目前,国际社会动乱和战争时有发生,反对战争,倡导和平仍然是当今时代不变的主题,“和平”是习近平主席执政的高频词,习主席于不同场合反复强调指出:“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因此,在施行道德教育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毕竟环境对于人们道德品行的培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2.尚俭的思想

春秋时期,贵族阶级盛行奢靡之风,老子站在国计民生的角度大力倡导节俭,以维护“抑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道德经》对贵族奢侈糜烂的生活多有抨击,指出贵族阶级为了满足一己私欲,大肆搜敛民脂民膏,使得社会出现“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的颓败局面,而他们却像强盗头子一样搜刮占有富余的财货,以满足自己“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的奢靡生活。

老子主张在进行道德教育之时,要着力培育人们的“尚俭”德行。老子指出人们物质生活的终极目标应该是“为腹不为目”,就是要摒弃一切物欲的诱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一切作用于感官的物欲享受都会激发人们的放荡享乐之心,滋生奢靡之风。奢靡之风的盛行,会使得人们的欲望无限膨胀,“横征暴敛”,“杀人掠地”等事就会频繁发生,成为社会动乱的根源。因此,老子主张统治阶级应该“去奢”,甚至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生活图景,“小国”之中的“寡民”,淳朴而无欲地生活着,生活虽然看似清俭,但他们却“甘美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乐在其中,故而“反奢贵俭”德育教育的施行应该建立在寡欲知足的基础之上,所以《道德经》进一步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的尚俭思想与后来墨家的“节用”思想对中华民族“节俭”这一优秀传统美德的形成影响巨大。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奢靡之风逐渐抬头,故而习近平主席大力倡导节俭,要求全社会“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国奢则用费,用费则民贫”、“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俭则约,约则百善俱兴;侈则肆,肆则百恶俱纵”等成了习主席经常引用的高频之典。

3.无私的思想

“无私”是老子德育思想的核心,更是在八十一章的《道德经》中反复出现的道德理念。《道德经》首先以“天长地久”为着眼点,论证了“无私”的天道依据。老子指出,天地之所以能够恒久不变地存在,是因“其不自生也”。因此,人类社会应效法天道,奉行“无私”之德。老子指出,自然之道是生养万物而“功成弗居”。因此,《道德经》指出,圣人德育天下,必须“无私奉献”,以身作则,“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老子生活的春秋时期,战乱不断,可以说,这一切动乱的根源就来自于人的私欲,人们发动战争的主要意图无外乎是对物质财富的争夺,所谓“春秋无义战”也。故而老子在《道德经》中反复强调要消除人的私欲,主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认为圣人不存占有之心,尽力照顾别人,给予别人,自身反而是充足而丰富的,所以是“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人们如果能将“无私奉献”的精神推己及人,和谐稳定社会局面的出现就终将成为必然。

4.谦让的思想

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来备受推重,《尚书·大禹谟》中就有“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的说法,《周易》六十四卦中唯一“吉无不利”的一卦也是谦卦。作为周王朝的史官,老子得以博览各种典籍,而《尚书》、《周易》中尚“谦”的思想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老子认为凡事都不要做得太过,人要懂得适可而止,盈而生骄,便会自遗其咎。《道德经》反复强调指出谦下的重要价值,认为“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乃不变之道,是以圣人仿之,“抱一为天下式”,而至“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的道德境界。同时,《道德经》对“自满自矜”之行给予了坚决的抨击,甚至将其比喻为“余食赘形”,同时以“企者不立,跨者不行”为类比,坚决申明“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的道理。

天地之间的万物,老子最推崇的是水。《道德经》中就有“上善若水”的著名论断。老子认为水最大的品性是“处众人之所恶”、“善利万物而不争”,所以水也是天地之间最接近于“道”的所在。《道德经》指出,人的德行修养应该效法于水,“卑而处下”,“为而不争”,争取做到“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同时水具有以柔克刚的特性,所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在进行德育时,也要效法水的“无有入无间”之性,行“不言之教”,得“无为之益”,以无形的力量德育天下。

除了上述“慈”、“俭”、“无私”及“谦让”等道德范畴之外,《道德经》中还有很多关于“真”、“信”等道德范畴的论述。老子推崇淳朴自然的生活状态,故而其德育思想的最终落脚点就在于使人复归朴实敦厚的自然之德。老子指出,仁义等道德范畴的出现和宣扬,是社会偏离“自然之道”,丧失“自然之德”之后的畸形现象,所谓“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故而《道德经》极力倡导通过后天的道德教育,使人们回归原始而浑朴的道德本真。

三、老子道德教育的方法

为实现道德教育目标,推行道德教育内容,老子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开创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道德教育方法。

1.“不言之教”的方法

老子在《道德经》中一再强调“不言之教”,所谓的“不言之教”就是要求施教者自身应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并通过以身作则的方式无形地影响感化受教者,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所谓“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在老子看来,这种德育方式更符合“道法自然”的规律,它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然感化,这无疑开了西方“自然主义教育”的先河。

2.“循序渐进”的方法

老子认为道德教育的施行要遵循“循序渐进”的方法原则,所谓“循序渐进”就是要求施教者在进行道德教育时,不能急功近利,妄图一蹴而就,要尊重客观规律,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同时,施教者要教育受教者从小处着眼,从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逐渐培养自身的德行。老子指出,优良品行的培育都是日积月累的结果,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3.“自我完善”的方法

老子認为,人们道德品行的培育,一方面要依靠外在教育的作用,另一方面要依靠道德主体内在的自我完善。为此,老子提出以“涤除玄览”为方法的理想道德人格的培育之道。所谓“涤除玄览”就是要求道德主体排除主观欲念,保持内心的平和虚静,以此回归道德的本真状态。可以说,“涤除玄览”的德育方法正是今天广为推崇的“心灵教育”,强调通过“心灵陶冶”的方式,培育人的道德品行,正所谓“教书先育人,育人先育心”。

四、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

老子倡导“尊道贵德”,追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之道,其所倡导的慈爱、尚俭、无私及谦让等德育思想是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也与社会主义和谐价值观相互契合,对当今高校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老子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培育学生和谐的处世之道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内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社会生活中人要学会妥善地处理人际关系,从而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实现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应答”[1]。老子将“慈”作为道德三宝之首,极力宣扬与阐释慈爱思想,就是希望以慈爱之心平衡与协调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培育人们和谐的处世之道,这本质上与儒家的“仁爱”观、墨家的“兼爱”观并无二致。另外,老子所倡导的“无私”与“谦让”等思想同样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不可或缺的道德范畴。高校在培育学生和谐处世之道之时,要注意挖掘和吸收老子优秀的德育思想。

2.老子的德育思想有助于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20世纪以来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使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深刻的变化,人们在向自然不尽索取的过程中,忽视对自然的回馈与保护,生态文明受到极大的破坏。因此,生态文明意识的培育问题成为摆在高校德育教育面前的重要课题。“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应当充分有效地融入高等教育的全过程”[2]。老子的德育思想不仅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更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有着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文明思想。老子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倡导人们按自然规律办事,争取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高校的德育教育应注重吸收老子的生态伦理思想,培育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

3.老子的德育方法应该为当今高校德育工作所吸收和借鉴

老子提倡“不言之教”,强调施教者自身的道德素养,注重人格感召的力量,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注意提升个体的道德水准,以师德的力量感召与教育学生,“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之灵魂”[3]。同时,应该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心灵教育”的方式实现学生内在的自我完善。在实施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循序渐进、由小及大,逐步培育学生完善的道德品格。

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指明了道德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现途径,挖掘了人性之善,昭示了人类德性的自觉,凝聚了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道德规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宝贵资源,直至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董泽芳.科学发展观与高等教育和谐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6(1).

[2]孙正林.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困境与路径[J].教育研究,2014(1).

[3]黎开谊.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师德建设[J].思想教育研究,2011(4).

猜你喜欢

现实意义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村志在乡村文化承传中的现实意义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三重逻辑与现实意义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怦然心动》的情感与现实意义
毛泽东的党内批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
思索《鲵鱼之乱》生态危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