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师”吴小平:我有一颗“慈母心”
2017-05-10季越
季越
2017年3月15日,第五届南昌市道德模范评选名单公布,南昌市青云谱区青联学校的语文教师吴小平进入了候选人名单。工作中,作為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她一向严格要求学生,督促他们打好自身的基础,是学生眼中的“严师”;生活上,她遵循传统,几十年如一日地奔波于学生家中进行家访,写下十万余字的家访日记。吴小平数十年“慈母”般关注学生们的成长,为民工子弟们撑起了一片温暖的天空。
严字当头,对学生严格才是爱
南昌市青云谱区青联学校,是一所企业办转公办的中学,在这里就读的学生们,大多数都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工薪家庭的子女。2013年7月,刚刚带完初三中考班的吴小平长长地松了一口气。看着学生们的成绩单,她感到一阵欣慰:“总算是没有给我丢人,各项分数基本排在区里前面。”
那时,吴小平还有一年就要退休了,考虑到高年级中途换老师可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一直从初二开始带班的吴小平,选择了去当初一班的班主任。可在了解完学生的情况后,她发现初一学生的情况远比她想得复杂。
初次见面,吴小平要求每个学生都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说说平时的兴趣爱好。一节课下来,她的心沉到了谷底。“玩电脑、打游戏”是吴小平听到最多的回答。
吴小平有些担忧,这些学生的父辈,不少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起早贪黑地干活,一切都是为了在这里生存下来,能融入这座城市。可让她感到痛心的是,一些孩子的身上已不见了他们父辈勤劳务实的影子,有的只是贪玩与偷懒。
2013年9月,学生们刚刚升入初中,课程量增多,面对一些跟不上进度的孩子,吴小平柳眉一竖,厉声说道:“中午下课后,把你们的作业全部写完,没写完的就别回去吃饭了,通知你们的家长送饭过来!”被留下的孩子一个个都不敢说话,只好乖乖地写作业,通知父母送饭到学校。
吴小平同样没有离开,一直坐在教室里陪着他们。“有一次,我陪着几个作业不合格的学生补到下午两点,连午饭都没有吃。”吴小平回忆说。就这样持续了一段时间,孩子们从最初到下午两点补完作业,慢慢变到了下午一点,到最后,在中午十二点半之前就可以把作业补完。渐渐地,孩子们的学习效率提高不少,吴小平这才取消了这样的规定。
2014年暑假,学生们的学习生活慢慢步入正轨,吴小平觉得都可以放心地退休了。可在暑假里,吴小平的电话就没有停过。原来,家长们在得到消息后,纷纷给她打来电话,请她带完这届的学生。在校长的建议下,吴小平返聘回学校两年,把他们带到了毕业。
可以拒绝礼物,但无法拒绝情意
在吴小平任教期间,很少有属于她自己的时间。“我退休之前,不是备课,就是去家访,根本没有时间看电视,我也就是2016年年底退休,才开始看看电视,现在我还在看《士兵突击》呢!哈哈!还蛮好看的!”吴小平开心地说。
现在,老师们通常都是打电话或者通过网络来跟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可是吴小平依旧选择去学生的家里进行家访。因为她觉得只有面对面的交流,才能真正地了解情况。
在家访的时候,吴小平有两个原则:一是不在学生家中吃饭。当然,也有例外的时候。2015年6月的一天,吴小平去南昌市湾里区一户学生家里进行家访,时间有些晚了。被专门赶来包饺子的奶奶留下吃饺子,她便留下来吃了一顿饭。第二天,吴小平送了一本书给学生,作为回赠。二是无论学生成绩好坏,只要没有做过分的事情,她不在家长的面前说批评学生的话。“其实,孩子有的时候就是需要被理解,他们的本质是单纯的。”吴小平说,“在学校,是家长来配合老师,而在家庭中,是老师来配合家长,缺一不可。”
而学生们对吴小平的情意也让她倍感温馨。有一次,吴小平去学生小池家进行家访,临走时,小池的奶奶给吴小平拿了一包自己家种的花生。可吴小平说什么也不拿,说:“真的不用了,我平常没有时间来弄这些,你们自己吃好了。”本是一句客气话,没想到被小池听到了耳朵里。
一个月后,吴小平的桌子上摆着一罐装满花生米的罐子。上完课回来的吴小平有些惊讶,随即向旁边的老师询问了一番。“是你们班那个高个子的小池拿过来的。”旁边的老师说。
原来,小池在每天晚上做完作业之后,便剥好当初奶奶准备给吴小平的花生,装了这么一罐。吴小平有些感动,这一罐花生在她的手中比什么都重。“我可以拒绝礼物,但是我无法拒绝这么厚重的情意啊!”吴小平感慨道。面对着学生对自己的情意,吴小平会经常买一些书籍和杂志送给他们,希望他们可以增加一点些阅读量。
温情家访,给孩子内心留一片未来
吴小平班上的学生小邓高高大大,白白净净,是一个非常阳光的男生。小邓的父亲是建筑工人,常年在外面务工,母亲则在家里照顾孩子。吴小平很好奇,相同的家庭背景环境下,为什么他可以这么阳光开朗?
2016年4月的一个周末,吴小平去了他家。让她很意外的是,一个面积不大的租住小屋,却热闹非凡。小邓正在里屋写着作业,小邓的妈妈抱着一个婴儿,费力地打开了房门:“吴老师,您来啦!快请坐,可能有点乱,别介意。”说着,小邓的妈妈将吴小平迎了进去。
一进屋,吴小平发现不仅是小邓妈妈手里抱着一个婴儿,地上还有一个孩子在玩玩具。吴小平有些惊讶,问道:“这是你的孩子吗?”小邓妈妈笑着说:“不是,这是社会福利院的孩子,因为需要人来照顾,所以就委托给我们暂时抚养他们,到时候,会有专门的社会人士领养这些孩子的。”吴小平有些疑惑地问:“那你这么多孩子的吃喝怎么解决啊?”小邓妈妈回答道:“福利院每个孩子每月给了我们600元,然后奶粉由社会人士捐赠的。”吴小平点了点头,便绕到里屋去看看小邓。
里屋的面积不大,摆了一张床、一张书桌。正写着作业,旁边还有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正趴在他的腿边欢快地叫着:“哥哥、哥哥!抱抱!抱抱!”小邓放下笔,抱起了小女孩。这时,女孩打了喷嚏,小邓赶忙抽纸为女孩擦去鼻涕。
“孩子围着你,你会不会觉得很烦啊?”吴小平问小邓。小邓答道:“不会啊,他们都是可怜的孩子,我们照顾他们是应该的,毕竟,我还有家庭。”小邓的回答让吴小平回味良久。这样的家庭,比从书上所学到的知识都要来的更加真实,母亲的爱心与包容在不经意间慢慢地影响着小邓。“善良是一个家庭所能给予孩子最宝贵的财富,这比一切的说教更有意义。”吴小平感叹道。
2016年6月,吴小平的学生们顺利考上了高中,她最终还是卸下了身上的担子,她说:“干了这么多年,我也该休息了,顺便把我这么多年的东西总结一下。”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吴小平记录了很多的东西,包括家访的日记。
直到2017年4月,吴小平依旧在不知疲惫地整理着自己的资料,而这些事情则变成了吴小平退休后生活的全部。
虽说已经退休,但吴小平还是和很多的家长保持联系。有的时候,在知道了学生困难的境遇后,她总会叹息地说:“他们太不容易了。”女儿宽慰她道:“他们不容易,你容易吗?你看看这些年憔悴的。”吴小平笑了笑:“我所能做的,只不过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他们创造条件,在他们的内心留存一片未来罢了。”吴小平拿起日记本说道,“而他们教会我的,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