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夫唱妇随双双飞

2017-05-10梅子林学爱

企业文明 2017年4期
关键词:蒙华铁五局建设者

梅子 林学爱

蒙华铁路自2015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成千上万名建设者远离家乡,夜以继日地奋战在工程施工第一线。在这些建设者中,有一道特殊的风景线,他们就是工地上的“夫妻档”。

3月1日,笔者走进中铁五局贵州公司负责建设的蒙华铁路15标二工区,分别采访了“70后”“80后”和“90后”的建设者代表。夫唱妇随双双飞,出了工地把家归。基于人性化考虑,中铁五局贵州公司蒙华铁路项目部为这些家庭准备了夫妻房。所谓夫妻房,其实就是简易的活动板房,一张桌子,一张床,两口子还得一起吃食堂。

每天,这些“夫妻档”准时离开温馨的小窝,奔赴各自岗位,挥洒着汗水,燃烧着激情,用辛苦劳作换来家庭的希望和幸福。

1971年出生的樊军,是这个项目部的工会主席。从外表看上去他瘦高瘦高的,但干起征地拆迁工作来却雷厉风行。他为建设工地幸福之家献计献策,为困难职工排忧解难,被项目部职工们称为暖心的“樊妈妈”。

樊军的爱人李琳是一名优秀的工地试验员,为了支持丈夫工作,在工作之余又成为项目的“多面手”,拿起锅铲可以担任炊事员,能为前來视察工作的领导们烹制一桌美味可口的“私房菜”。为搞好工地文明施工,她总是第一时间穿上水鞋、撸起袖子、提起扫把、拉起水管,边冲边扫,把整个项目部打扫得干净利落。在项目前期筹备中,项目综合部人员每天要大量购买生活用品和办公用品,由于车辆不够用,她就开上自家的车,既当驾驶员又当搬运工。就是这样一位闲不住的工地“李大姐”,成了丈夫工作中的坚强后盾。

1984年出生的吴勃,是项目部的安质部长,1米85的高个子,外表帅气,性格直爽,工作上不讲人情,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安全隐患,不整改不让施工。有人说他不会转弯,他回答说:“安全管理不能绕着弯子走,必须第一时间解决,抓好安全管理是对工人的生命负责,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负责。”就是这份执着确保了这个项目施工安全优质平稳可控。

吴勃的爱人小爱,是项目的办公室主任,可谓是女中豪杰,工作中的她兢兢业业,干劲十足,拥有诸多头衔:是不厌其烦的项目“管理员”,是细致周到的“服务员”,是热衷写作的“通讯员”,是规范标准的“资料员”,是温暖贴心的“维权员”。而生活中的她又是一位温柔女性,为了尽量弥补孩子童年对父母情感的缺失,将父母小孩都接到工地一起生活,下班后抽空陪陪老人孩子,一起散步休闲,成为了工地职工羡慕的一个小家。如今,吴勃已被公司任命为项目副总工程师,小爱也获得2016年公司“优秀青年”称号。

罗庆钰和张娟,是一对“80后”与“90后”相结合的小夫妻,也是一对名副其实的“师徒”。工作就像家庭生活,男主外女主内,丈夫担任试验室主任,主要负责现场和外部关系的处理;妻子在丈夫的指导下,把部门的内业资料整理得井井有条。生活上,妻子是一个贤内助,把丈夫的生活照顾得叫人羡慕,洗衣、打饭、料理家务都任劳任怨。

陈发亚和杨应顺,也是一对“90后”小夫妻。陈发亚2012年参加工作,通过自身的努力已经成为出色的测量业务主管,除了抓好技术管理工作,工作之余便利用休息时间撰写技术论文,并都成功发表。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他腼腆地回答,我也是为了打发时间,人一闲了总是爱想些不着边际的事情……

妻子杨应顺则温柔体贴,为了解决两地分居,她索性随夫“从军”,多给丈夫一些关爱和照顾,让丈夫在忙碌之后有一个停靠的港湾。她生下女儿后,产假刚结束就申请回到岗位上班,把女儿交给了姥姥料理,一年之中两人有300多天泡在施工现场,难得有时间回去看看老人和女儿。今年元宵佳节,姥姥带着女儿来到工地上和他们团聚,相见那一刻,忍不住潸然泪下、哽咽难言。

2016年,陈发亚获得中铁五局贵州公司“首席员工”称号,并荣获公司测量技能大赛一等奖。

“这些夫妻搭档只是我们众多建设者的一个小小缩影,他们身后还有许多和他们一样默默奉献的建设者,为国家交通建设贡献着力量,也为自己幸福生活不懈努力。他们彼此照应,用自己的劳动,共同撑起一个家庭,这些家庭,是咱们企业不可或缺的基石……”中铁五局贵州公司蒙华铁路项目党工委书记张龙智如是说。

(责任编辑:李万全)

猜你喜欢

蒙华铁五局建设者
建设者
湖北省棉花生育期内涝渍高温灾害特征分析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地道战
建设者
蒙华铁路工程MHTJ-5标建华镇车站段路基地基施工技术研究
“劳动者”与“建设者”
给读者辟一方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