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2017-05-10彭艳辉何晓玲杨一玲黄键澎刘健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7年8期
关键词:小针刀针刀肩周炎

彭艳辉 何晓玲 杨一玲 黄键澎 刘健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彭艳辉 何晓玲 杨一玲 黄键澎 刘健华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5)

目的 探讨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9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予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每3天1次,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扶他林乳胶剂局部外涂,每天3次,9 d为1 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对肩部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评估,并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观察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近期疗效显著,优于扶他林外用,适合在临床推广。

小针刀;拔罐;扶他林;肩周炎

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多是由于老年性退变、慢性损伤、长期受寒等原因引起的肩关节及其周围肌腱、韧带、腱鞘等软组织慢性无菌性炎症,为肩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好发于40~70 岁的中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5%〔1〕,临床表现主要为肩部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后期出现肩周肌肉失用性萎缩;容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痛苦。本文旨在探讨采用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 年 2 月至2016 年 6 月就诊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传统疗法科的肩周炎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4例,两组患者均完成了治疗。观察组男15例,女20例,平均年龄(56±9.53)岁,平均病程(5.58 ± 3.60)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21例,平均年龄(54±8.24)岁,平均病程(6.16±3.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1.1 诊断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1)有肩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寒湿侵袭等病史;(2)好发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体力劳动者多见,其中女性多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为慢性起病;(3)肩部出现串痛、酸痛、肿胀、沉重,夜间、劳累、气候变化时加重,休息、得温后缓解;(4)受累肌肉僵硬、痉挛、条索样变,三角肌、冈上肌可出现失用性肌萎缩;(5)肩关节周围触及多个压痛点,关节外展、上举、内旋明显受限;(6)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或冈上肌腱、肩峰下滑囊钙化征。

1.1.2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2)年龄30~70岁,性别不限;(3)病程<1年;(4)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1.3 排除标准 (1)肩部肿瘤、结核、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肩痛;(2)颈椎病、冠心病等牵涉痛引起的肩痛;(3)患有出血性倾向疾病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4)处于妊娠或哺乳期;(5)纳入本研究前1个月内接受过肩周炎的治疗。

1.1.4 剔除或脱落标准 (1)研究期间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不能继续参加研究;(2)患者依从性差;(3)研究期间接受其他治疗方法。

1.2 治疗方法

1.2.1 观察组(针刀拔罐组) (1)取穴:患者取坐位,暴露患肩,在患侧肩关节附近(疼痛反应点部位如喙突点、结节间沟、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肩胛骨等处的肌肉起止点)寻找结节、条索等疼痛反应点,并选取其中疼痛最明显的3~5个点,用龙胆紫标记。(2)操作:患者取坐位,在标记处常规碘酊消毒。术者戴无菌手套,持小针刀垂直于皮肤、刀口线平行于肌纤维及神经血管方向进针,进针深度视具体部位把握,进针后对结节、条索、粘连进行纵向切割、疏通剥离,必要时做“十”字切割,切割时可闻及“嘣”、“嘣”的切割声,针下有切厚牛皮纸的感觉,切割2~4次至针下无明显阻力感即可出针,依次松解其他疼痛反应点。所有压痛反应点操作完成后拔出针刀,用玻璃罐吸附在针刀口部位,留罐5~10 min。吸出瘀血后以无菌纱布擦净血迹,创可贴敷贴,嘱患者2 d内不得沾水。(3)疗程:每3 d 1次,3次为1个疗程。

1.2.2 对照组(扶他林组) (1)作用部位 :患肩的疼痛反应点及其周围。(2)操作:在患肩疼痛处皮肤涂抹扶他林乳胶剂(商品名为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通常每次剂量2~4 g。用手指在痛点及其周围轻轻按揉4~5 min,使药物快速渗透皮肤,直达病灶。注意不能涂抹于皮肤破损处,勿接触眼睛及黏膜。(3)疗程:每天3 次,9 d为1 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①指标:临床疗效、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肩关节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活动Melle评分评价肩关节活动功能;②观察时点:治疗前、疗程结束后。

1.4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评价标准,①治愈: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②显效:肩部疼痛程度明显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③有效: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有改善;④无效:肩部疼痛及活动功能均无任何改善。其中愈显率=治愈率+显效率,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 软件,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临床疗效 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愈显率为60.0%(治愈9例,显效12例),明显高于对照组32.4%(治愈6例,显效5例)(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4%(有效11例,无效3例),与对照组的91.2%(有效20例,无效3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疼痛程度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比较±s,分)

与治疗前比较:1)P<0.01;与对照组比较:2)P<0.05;下表同

2.3 功能活动 两组治疗前Mell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ell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较低(均P<0.01);组间比较,观察组Melle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功能活动Melle评分比较±s)

2.4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晕针、血肿、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小针刀结合拔罐疗法对肩周炎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技术汇集了小针刀疗法、火罐疗法、放血疗法等多种针灸方法的优势特色,具有通经活络、祛瘀活血、祛湿散寒的作用。小针刀是“针灸针”和“手术刀”的融合产物,结合了毫针的针刺效应和手术刀的切开剥离作用〔3〕。针刀医学认为小针刀治疗肩周炎作用机制可能有以下几点:(1)小针刀对肩周软组织具有强大的松解功能。粘连、挛缩、瘢痕和堵塞是肩周炎的主要病理因素,基于“以松治痛,通则不痛”机制,小针刀直接切开剥离结节及条索物,解除粘连,降低张力、压力,能够迅速解除筋膜、肌腱、神经、血管的机械压迫,缓解疼痛〔4〕。(2)小针刀刺激能明显改善病变软组织代谢。针刀的机械刺激可使机械能转变成热能,扩张毛细血管,加快局部血液循环,快速吸收被破坏的病变组织。同时,针刀刺激能使局部组织蛋白分解,产生血管、神经的活性物质,降低5-羟色胺、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血液含量,减少对末梢神经感受器的刺激,从而缓解疼痛〔5〕。(3)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镇痛作用可能与脊髓内的局部镇痛效应有关。闸门控制理论认为细纤维兴奋能促进闸门开放,有利于细纤维携带的伤害性信息传入中枢,产生疼痛。粗纤维兴奋使闸门关闭,抑制疼痛信息的输入,起到镇痛作用。小针刀大多作用于病灶局部,且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有研究表明同神经节段内伤害性刺激较非伤害性刺激具有更强的镇痛效应〔6〕。(4)小针刀具有平衡阴阳、疏通经气从而调理全身的针刺效应。小针刀的施术部位为痛点,即中医理论中的“阿是穴”,它不仅能够起到局部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作用,还能调节阿是穴所在经络及所主脏腑的阴阳、气血平衡,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良好状态〔4〕。小针刀操作完后在针刀口处拔罐,通过负压原理有加强刺血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将瘀滞在病灶软组织中的瘀血和有害组织液直接排出,巩固针刀的减张减压作用;另一方面可将针刀切割术中导致的出血排出,防止离经之血滞留,使病灶处的软组织能够接受新鲜的血液与组织液供养,从而快速恢复趋于正常的组织弹性与功能〔7〕。而拔火罐本身也有祛风散寒,疏通经络,舒筋止痛的作用。且笔者在治疗过程中发现,患者随着治疗次数的不同,罐印颜色与出血的颜色、形态也会变化。第一次治疗时多数患者罐印颜色均偏暗紫、暗黑色,出血量较少,血色偏暗,血质黏稠;随着治疗次数,罐印颜色、血液颜色均较前变淡,血量较前增多、血质变稀。所以小针刀、拔罐两者能够相互协同,共奏良效。

扶他林乳胶剂是一种外用透皮吸收的非甾体类抗感染药,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有效成分双氯芬酸二乙胺抑制环氧合酶,从而阻断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和疼痛〔8〕,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局部软组织慢性劳损和骨关节炎所致的慢性疼痛。本研究表明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近期疗效优于扶他林外涂。可见,小针刀结合拔罐治疗肩周炎具有显效快、疗程短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1 徐星凯,许 茜,许金水.针灸治疗肩周炎随机对照试验的刺灸法运用进展〔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11):60-4.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

3 张 义,郭长青.针刀医学:针灸学的复古与创新〔J〕.中国针灸,2011;31(12):1111-3.

4 赵 勇,方 维,秦伟凯.小针刀闭合性治疗肌筋膜炎的机制思考〔J〕.中国针灸,2014;34(9):907-9.

5 柳百智.针刀的概念〔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00;28(1):2-3.

6 Defrin R,Ariel E,Peretz C.Segmental noxious versus innocu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for chronic pain relief and the effect of fading sensation during treatment〔J〕.Pain,2005;115(1):152-60.

7 侯孟君.针刀松解术结合拔罐治疗腰臀部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3.

8 卢 光,陶 蔚,朱宏伟,等.慢性疼痛的药物规范化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18(12):746-51.

〔2016-11-23修回〕

(编辑 袁左鸣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230088)

刘健华(1972-),男,教授,主任医师,主要从事针灸调整作用机制研究。

彭艳辉(1990-),女,硕士,主要从事针灸调整作用机制研究。

R245

A

1005-9202(2017)08-1990-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7.08.074

猜你喜欢

小针刀针刀肩周炎
厉害了,我的小针刀
肩痛≠肩周炎!一起来正确认识肩周炎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举办首届“忠州纯针刀”杯青年针刀人才论坛演讲比赛
重庆市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专委会举行成立大会并举办全国针刀治疗冻结肩专题培训班
不是所有的肩痛都是肩周炎
小针刀疗法在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肩关节针刀闭合松解麻醉推拿术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小针刀联合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评价
让学生试刀的教授
针刀治疗不同分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