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哉,秋之白华

2017-05-10

莫愁 2017年13期
关键词:秋之剑龙瞿秋白

○ 梅 莉

美哉,秋之白华

○ 梅 莉

杨之华(1901年~1973年),浙江萧山人,妇女运动先驱。先后任全国妇联国际部部长、第一届常委、第三届副主席,全国总工会女工部部长。

世人知道杨之华,多半是因为民国那场著名的离婚佳话。

《民国日报》上曾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这样文明和谐的离婚方式不要说在民国,就是在当下也非常罕见吧。

很显然,杨之华的名气被瞿秋白的耀眼光环给完全掩盖住了,以至于人们误以为她只是个从不幸婚姻里走出来的弱女子,却完全没想到她不仅是一个革命战士、作家,还是一名积极投身于妇女思想解放的活动家。

说起来,杨之华的革命之路,还是从破碎的第一次婚姻中开始觉醒的,而在与瞿秋白的第二段婚姻中迅速成长起来了。

1901年,她出生于萧山一个富裕的乡绅之家,五四运动前,就读于浙江女子师范学校。20岁那年,她与萧山名士沈玄庐的儿子沈剑龙举行了简单文明的新式婚礼。

婚后,夫妻两人志趣相左,罅隙渐生。沈剑龙是风流倜傥的才子,琴棋书画样样拿手,喜欢过公子哥儿的安逸生活,游戏人生,感情出轨,意志消沉。杨之华多次写信给丈夫也唤不醒,两人感情不和,几乎到分手的地步。于是,她将女儿晓光改名叫独伊,意思是只生这一个,可见对这段婚姻有多失望。

杨之华决定继续求学转移痛苦。1923年她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系,瞿秋白是她的老师。那时瞿秋白的妻子王剑虹已病入膏肓,她有时还过去帮老师一起照顾师母。王剑虹去世后,感情无着落的瞿秋白开始热烈追求杨之华。作为众口交誉的上大校花,杨之华外柔内刚的个性深深吸引了他,但这段爱情遭到世人的非议。

杨之华内心十分矛盾,但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与沈剑龙离婚,同年与瞿秋白结婚。于是有了前面的离婚佳话。当时,沈剑龙还赠瞿秋白一张自己剃光头的照片,上书“鲜花献佛”,喻意自己配不上这美丽的姑娘,她应该嫁给更优秀的男人。正是前夫的“成人之美”,才有了杨之华第二段婚姻的美满幸福,并彻底改变了她今后的人生道路。

1924年,杨之华加入中国产党,第二年当选为中央妇女部委员。1926年,她参加上海纱厂工人罢工、五卅运动。1927年,她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1928年,她和瞿秋白去莫斯科,参加中共六大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会议,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特别班学习。

杨之华不仅是个妇女运动的活动家,还是个优秀的作家,写过多篇“问题小说”批判旧思想对妇女的残害,还写过大量提倡妇女思想解放的论文随笔,创办了《中国妇女》杂志,出版《妇女运动概论》。《妇女运动概论》甫一出版,当月销售一空,创下了四个“第一”:第一次明确指出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第一次将中国妇女运动放置于广阔的国际妇女运动史中比较成败得失,第一次概括和发展了向警予阐述的妇女解放思想理论,是党内第一本以妇女运动为专题的宣传手册。

1930年杨之华回国继续从事妇女工作。1935年,瞿秋白就义,11年的夫妻情缘画上了句号,只剩下她一个人默默守着这份思念到老。杨之华后半生仍致力于妇女工作,同时宣传瞿秋白精神。文革中她被长期关押,放出后三天即含冤去世。

杨之华的一生,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美哉,秋之白华。

(编辑 陆艾涢)

猜你喜欢

秋之剑龙瞿秋白
团结奋战的剑龙
瞿秋白:两段深情,一生心系
剑龙
玉蝴蝶·秋之落花
民国一段出轨奇闻
瞿秋白第一个把“国际歌”译成中文
剑龙是武士吗?
西湖荷景
秋之况味
瞿秋白:不得不走、不得不留与不得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