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

2017-05-09肖斗玉

速读·中旬 2016年11期
关键词:教学建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肖斗玉

摘 要:高中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实验教学,不仅将物理实验作为教学的重要内容,更将实验作为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全面革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刻不容缓。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教学建议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物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物理实验是指物理工作者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运用各种物理仪器、设备,使物理现象反复地再现,从而有目的、有规划地进行观测和研究的一种科学实践活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曾说过:“做实验确实非常重要,因为任何理论没有实验证明是没有用的,实验可以推翻理论,理论绝对不能推翻实验。”由此可见,实验是物理学的核心灵魂。从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来看,任何物理理论的发现与提出都是建立在成千上万次实验的基础之上,没有实验就没有成熟的物理理论。同时,实验是检验物理理论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验技能是每一位物理学研究者所必备的基本能力。随着教育基础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成为学校教学的重要目标。高中物理作为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经,是教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理念的关键。

实验教学作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对教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高中物理实验能够激发学生对物理领域的新鲜感与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習兴趣。物理实验以生动、直观、形象的特点为学生带来了不一样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在枯燥抽象的理论学习之外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刺激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其次,物理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难懂的物理理论,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高中物理无论在知识范围还是内容深度上都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许多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原理已经脱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成为学生学习物理的障碍。针对这情况,教师要充分利用物理实验的作用,以实验为基础,帮助学生转变物理感性思维,加深对物理理论的认识,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最后,不同于学生对物理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物理实验更重视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能力。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巩固运用物理理论,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学创新能力,为学生以后进行更深层次的物理研究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实验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物理成绩,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时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只专注于高考大纲规定的内容,没有考虑到教学内容的全面性,更没有将物理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导致学生的物理学习严重脱离生活。就现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来看,许多教师的实验教学基本采用照本宣科的模式,将教材中的实验内容念给学生,完全没有考虑到学生能否接受消化这些实验,导致学生在学习物理实验时出现“背实验”的现象,这已经完全背离实验教学的本质。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物理实验教学,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研究物理问题,引导学生将物理实验教学成果应用到生活中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难题,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受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为学生树立物理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同时,由于高中物理教学内容任务重、难度大,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实验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学习效率,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寻找实验教学内容与生活的契合点,减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陌生感,让学生在心理上愿意主动接受物理教学。例如,教师在讲授不同容量电容器的对比实验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家用电器入手,将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实验相关概念与原理,为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物理理论奠定基础。

二、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由于教师缺乏实验教学经验,学校物理实验资源有限,物理实验教学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教师认真分析问题,改革创新实验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

首先,从操作对象来看,物理实验教学可以分为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自主实验。教师演示实验能够为学生提供正确规范的实验操作步骤示范,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实验习惯,为学生后来的自主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如果教师一味进行实验演示教学,必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因材施教,对物理新课程标准和实验教学内容进行充分解读,明确实验教学重难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实施不同的教学方式。对于步骤复杂、操作困难的实验,教师可以以演示实验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置身事外,教师在演示实验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物理实验的器材及其功能、用法,讲解实验操作原理和需要注意的问题,保证学生能够在观察实验现象的同时熟悉实验器材,掌握基础的实验理论,为自己亲自操作物理实验积累经验。从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可以看出,学生自主操作物理实验才是物理课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关键。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实验,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实验内容,丰富实验方式,给予学生专业的实验指导,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提高实验能力的同时体会到物理实验学习的乐趣。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教学规律,循序渐进,先给学生安排简单的物理实验,让学生熟悉物理实验的基本操作方式,巩固基础知识,为学生树立实验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积极性。

其次,从实验内容来看,物理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不同类型实验的侧重点不同,需要教师依据具体的实验标准选择适当的实验方式。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验证某些物理理论,帮助学生记忆巩固物理理论知识;而学生自主操作探究性实验则有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物理潜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总之,改革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其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和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经,也是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

猜你喜欢

教学建议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浅析泛义动词“打”及其对外汉语教学
“沉淀溶解平衡”认知结构测查及其学习困难分析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