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7-05-09周野
周野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7-0179-01
笔者在农村小学任小学语文教学已有20多年了,发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农村小学生怕写作文。经过多年来的总结和调查研究,孩子们怕写作的原因就是不知道不怎么写,写什么,无话可说,即使偶尔有感兴趣可写的事儿都表达不清,写不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的作文从来没有得到老师表扬和他人的认可,久而久之他们就没有兴趣写作文了,为了完成任务,就是胡乱应付差事,谈何提高能力呢?
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该怎样做呢?笔者谈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第一,引导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找到快乐,在阅读后学会积累。
农村孩子由于家庭经济收入低,加上父母的教育观念相对较落后,带孩子上街宁愿花个一二十元钱给孩子买东西吃,有也不会给孩子买书看、买书读,这是每一位农村教师都应该略有所知。作为在农村任教的班主任或语文老师要开家长会、建家长QQ群的等多种方式,加强家校的沟通,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主动购买孩子需要的课外读物。还可以为班上建一个图书角,让每一个学生捐一点,老师拿一点,学校买一点,就可以让班上的图书角的书更加丰富,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这个知识的海洋里找到读书的乐趣?积累丰富的知识呢?
首先,多给孩子讲故事。让孩子知道这么多精彩的故事是来源于书本,引导孩子主动看看故事书、童话故事、名人传记,看历史小故事等,为孩子们开展小组读书活动,“我讲你听”“你讲我听”,开展讲国学经典故事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乐趣和成就感,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首先努力一会,有了成就感就会越有兴趣,有兴趣就越用心去读,越用心就有进步 ,就自然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其次,教会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才会更好地提高阅读的效率,积累丰富的知识。阅读有多种形式,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学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这里举几个实例供参考。要学会泛读,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要学会精读,朱熹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要学会通读,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要学会跳读,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要学会速读,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 ,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吸收大量的信息。要学会再读,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对于小学生来说,教材上的范文就是最有价值的再读。要学会写读,“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自古以来的道理,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丰富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 。
第二,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
作为农村孩子,其实他们的阅历很丰富,接触的大自然中的动物、植物很多,有的同学每一天都要经过草地、林荫小道、玉米地、田埂上,只要引导他们注意观察,给他们观察的目标和任务,他们会写出好文章 。在去年的五年级一次期末考试作文,一位叫王倩的女同学写了家乡的田野,他从春天写到夏天,她写家乡春天的田野,是一片忙碌的播种景象,描绘真实感人,自然凸显农村田野里繁忙的场面。描写夏天的家乡,绿油油的稻田,晚上蛙声一片,白天蜻蜓蝴蝶纷飞,似乎在庆贺这今年要丰收,写得栩栩如生,她根本没写到秋天丰收的季节,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其实无意中就写出了丰收的兆头。考试后的一天,我问她:你为什不写到秋天呢?“以往我根本没注意观察过,没到秋天,就没写了。”他路出纯真的笑脸说。那是开学初,在引导学生写作时,交给学生的观察任务,期末写出的文章和期初写出的文章不一样,内容真实、丰富。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新课标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放在首位,思考固然也很重要,思考是观察的进一步深入,不引导学生去思考,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往往是表面的,看事物和问题没有深度,要教会学生“看山不是山,看树不是树。”当看到校园里小树在成长,要会想到我们就像小树一样成长,小树有同学们浇水和照顾,而我们成长有老师用知识的浇灌,教我们学会做人,才会成为有用之才。如果小树长在校门口,想到他是我们门卫室叔叔的象征,保护着我们等等。引导他们看到同学们的一些争执、小矛盾、小摩擦等现象,要学会深入的思考,发表自己看法,记在日记本上,这样长时间的思考和积累,他们写出的文章自然机会有深度,就会表达出独到的见解。
第三,及时批改和讲评,让学生在讲评和批改中感受到点滴进步。
批改作文要趁热打铁。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指出:“动机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是典型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绝非一种单向性的关系。”这就是说动机可以增强行为的方式,促进学习,而所学到的知识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学习的动机。因此,从作文教学讲评角度来看,教师首先要做到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也要对每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在批改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地发现学生作文本中的闪光点,哪怕是一个好词,较多地使用鼓励性的语言批改,并在班级恰如其分地讲评,不吝惜表扬,让学生体会到点滴进步和成功的喜悦,激起作文兴趣。但是,在表扬的同时,教师也应公正,及时地指出学生作文中的缺点和不足。这样一来,他们既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又从教师的批改中学习如何才能写得更好,激起了学生的写作动机,因此,趁热打铁,能让学生记忆自己的寫作过程,能让学生不断获取成功的经验,不断获取新的认识,为其写好下一篇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国2010-2020年的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所以,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不断地探究和总结,也许在近期看不到明显的成效,在将来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